氢氧混合气

✍ dations ◷ 2025-10-03 20:42:49 #氢氧混合气
氢氧是氢气(H2)和氧气(O2)按2:1摩尔比例混合的混合物,这个比例和水中氢和氧的比例相同。这气体混合物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的火炬上,而且是最初用作焊接的气体混合物。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用4:1或5:1的氢氧比例,以免产生氧化焰。氢氧被加热至自燃温度时会燃烧。按2:1摩尔比例混合的氢氧混合气的自燃温度是570 °C (1065 °F)。当燃烧时,混合气释放能量,而且会转变成水蒸气,令反应能继续进行。每摩尔的H2释放出241.8千焦耳(低热值)。2:1摩尔比例的氢氧混合气能通过电解获得:烕廉‧尼科尔森(英语:William Nicholson (chemist))是在1800年第一个以电解来分解水的人,而用来分解水的能量通常多于燃烧氢氧混合气所获得的能量。石灰灯(英语:limelight)用氢氧混合气所制的火焰来把氧化钙加热至白炽。由于氢氧具有高爆炸性,石灰灯已被电光源取代。氢氧混合气曾被用作铂的加工,因为在那时只有氢氧火焰能熔化铂(铂的熔点为1768.3 °C),但氢氧后来被电弧炉取代。氢氧吹管(英语:blowpipe (tool))是由英国矿物学家爱德华·丹尼尔·克拉克(英语:Edward Daniel Clarke)和美国化学家罗伯特·黑尔(英语:Robert Hare (chemist))在十九世纪初期发明的。它的火焰的温度高得能熔化耐火(英语:refractory)的物料,如铂、瓷器、耐火砖和刚玉,而且在科学中的几个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氢氧吹管在韦尔讷伊加工法被用于产生人造刚玉。氢氧火炬是氧气火炬的一种。它以氢作燃料,以氧作氧化剂。它被用于焊接,金属,玻璃和热塑性塑料 。由于以乙炔作燃料的火炬比较好,所以越来越少人使用氢氧火炬。“水割炬”是使用直流电的手提式的氢氧割炬。它由电解器、气压表和回火防止器(英语:flashback arrestor)组成。当需要的时候,电解器会把水分解为氢和氧,所以不需要分开的氢气和氧气供应。第一个水火把是在1962年由赫尼斯制造业(今名亚利桑那州制氢工厂)的威廉·罗兹和雷蒙德·赫尼斯设计,现在以“水焊接器”的商标上市。它的割嘴原本使用皮下注射用针头(英语:hypodermic needle)。

相关

  • 超嗜热生物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垂直垂直是一个几何术语。在平面几何中,如果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相交,且它们构成的任意相邻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术语“垂直”(符号:⊥)衍生一个形容词(垂直)或者名词(垂
  • 包豪斯国立包豪斯学校(德语:Staatliches Bauhaus),通常简称包豪斯(Bauhaus),是一所德国的艺术和建筑学校,讲授并发展设计教育。“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组成(“Bau”为“建筑”,
  • 人均购买力平价这是一个各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列表(购买力平价),世界银行提供。所有数据使用国际元统计。 非主权实体或特殊地区使用斜体表示。| style="text-align: left; vertical-align: top
  • 2,5-二甲基-2,5-己二醇2,5-二甲基-2,5-己二醇(英语:2,5-Dimethyl-2,5-hexanediol),分子式C8H18O2。从石油醚中析出的2,5-二甲基-2,5-己二醇为薄片状结晶,从乙酸乙酯中则析出棱晶。易燃。溶于水、乙醇、
  • 新型流行性感冒等对策特别措置法新型流行性感冒等对策特别措置法(日语:新型インフルエンザ等対策特別措置法/しんがたインフルエンザとうたいさくとくべつそちほう,平成24年法律第31号)是日本的法律,旨在透过强化
  • 配合物稳定常数配合物稳定常数(也称形成常数,结合常数) 是在溶液中形成配合物的平衡常数。它是反应物之间形成配合物的相互作用的强度的量度。配合物主要有两种:金属离子和配体相互作用形成的
  • 皇家地理学会皇家地理学会(英语: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with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是为促进地理学发展而于1830年在英国设立的一个学会。在地理学占有重要的位置。
  • 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英语:Glia、glial cells、glial neuroglia),又称神经胶细胞、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非神经元细胞,不会产生电脉冲。 它们维持体内稳
  • 香附香附(学名:Cyperus rotundus),别名莎草、大香附、香头草、土香草、土香(台湾和闽南一带)、水香棱、地藾草,为莎草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三棱形,高40厘米;叶近基生出,细长,呈线形,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