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芳

✍ dations ◷ 2025-07-21 09:53:42 #1917年出生,1968年逝世,台湾文学家,台湾作家,台湾诗人,国立台湾大学教授,东京大学校友,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友,国立台中第一高级中学校友,丰原人,张姓

张冬芳(1917年-1968年),台湾诗人、作家、哲学研究者,台湾台中丰原人。

张冬芳于丰原公学校毕业后进入台中州立第一中学校就读,后考入台北高等学校。在台湾完成高中学业后,旋即至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东洋哲学(日本的东洋学主要指汉学)毕业,取得哲学士学位。返台后任教则于台湾大学中文系。他与苏维熊、黄得时同为台湾大学最早的3位先修班教授(只有这3位先修班教授和先修班主任林茂生是台湾人,1945年12月获聘,其他师资是留用的元台北帝国大学预科日本人教员)。与作家吕赫若同为邻居,往来过从甚密。白色恐怖期间,吕赫若逃亡至深山,传闻被毒蛇咬死,张冬芳则避居丰原老家,四处流离寄居于亲友、佃农家中甚至坟场,终至幸免于难。1950年代后回到台中丰原,遂弃文从商,不再提笔。在世时创作诗、小说、散文、剧本多部,并曾将中国作家老舍的离婚由汉语译为日本语。

张冬芳曾赴日本就读东洋哲学,专长领域为经学,并从事现代化的汉学研究,也就是借用当代西方哲学的概念或方法论来重新诠释或理解汉学经典。

张冬芳亦精于文学,以写实诗闻名。他的诗作批判严厉,直抒时局暴政,多描写个人及友人的流亡经验。有其中一首在二二八事件爆发前1个月左右在新新月刊第2卷第1期发表的“对话”,以白描口语的方式铺陈出寒风中卖红豆仔冰的小市民辛酸,语言生动,毫不雕琢,生动而直接地再现了事件前夕台湾社会普遍穷困贫乏的景像。他以日文所写新诗〈姜太公的梦〉、〈脚印〉、〈美丽的世界〉、〈旅人〉、〈南国〉,战后由台湾诗人陈千武翻译成中文,之后被收录在陈明台主编的《陈千武译诗选集》里。

相关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可以指:
  • 菲力克斯·霍夫曼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年1月21日-1946年2月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是他首先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合成成为药物。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
  • 人牛怪运载火箭米诺陶运载火箭是美国发展的一系列固态燃料运载火箭,又称为人牛怪运载火箭,源自LGM-30义勇兵导弹以及LGM-118A和平守护者导弹这两种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良版。经由轨道科学公司所
  • 法国踢腿术法国踢腿术,又称萨瓦特(法语:Savat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马约拉纳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英语:Majorana fermion)是一种费米子,它的反粒子就是它本身,1937年,埃托雷·马约拉纳发表论文假想这种粒子存在,因此而命名。与之相异,狄拉克费米子,指的是反粒子与自
  • 海鳃海鳃,也叫“海笔”,是刺胞动物门珊瑚纲的一目,呈鹅毛形,长十厘米至两米不等,红紫色或浅红色,能发磷光。栖息在海底,主要栖息在中潮区以下的软泥底质,少数在泥沙或纯沙底,栖息时一头扎
  • 美国东部时间北美东部时区(North American Eastern Time Zone),或称美国东部时间(The Eastern Time Zone,ET),主要包括北美东海岸和南美西海岸,其标准时间(EST)为UTC-5,夏令时间(EDT)为UTC-4。此外,以
  • 小型密封便携式自控反应堆小型、密封、便携式自控反应堆(英语:Small, Sealed, Transportable, Autonomous Reactor,缩写:SSTAR)是一种已提出的由美国劳伦斯利福摩尔国家实验室为主体设计及研发的一款设计
  • 贻贝科见内文贻贝科(学名:Mytilidae),也叫蜐、海虹、青口、红蛤,贻贝科,港澳台称为壳菜蛤科,干制品则被称作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肉米黄色至橘红色不等,生活在海滨岩石上。本
  • 液压缸液压缸(英语:Hydraulic cylinder),也称为线性的油压马达,是一种机械致动器,用来从单向的行程得到单向的力。许多应用都会使用到液压缸,尤其是在工程作业车辆中,像挖土机就利用液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