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二齿兽类
✍ dations ◷ 2025-10-01 15:47:53 #二齿兽类
二齿兽下目(Dicynodontia)是群似哺乳爬行动物,属于兽孔目异齿亚目。二齿兽类是一群体型从大型到小型、长者两支长牙的草食性动物。它们也是最成功且多样性的兽孔目(不计算哺乳类的状况)动物,已知超过70属,大小从老鼠到象都有。二齿兽类的头骨有高度特化的特征:轻但强壮、头骨后方的颞颥孔变的较大,可容纳更大的下颌肌肉。头骨与下颌的前段通常是狭窄的、缺乏牙齿;原始物种的嘴部前段仍有牙齿。嘴巴前部有者角状的喙状嘴,就像乌龟与角龙类一样。当嘴巴闭起时,下颌闭起产生的强力切割动作,让二齿兽类可处理坚硬的陆生植物。许多属拥有一对长牙,可能是种两性异形的特征。二齿兽类的身体是短、笨重、水桶腰,四肢强壮。大型物种(例如恐齿龙兽)的后肢直立于身体之下,但前肢的肘部弯曲。肩胛骨与肠骨都是大而粗壮。尾巴很短。二齿兽类在二叠纪中期首次出现,在一阵快速的演化辐射后,成为晚二叠纪最成功且繁盛的陆地脊椎动物。在这段期间,它们占据大量多样性的生态位,包括大型、中型、小型、与短腿穴居的动物。只有两科在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其中的水龙兽科是三叠纪最早期(印度阶)最常见且广布的草食性动物。这些中等大小动物演化出肯氏兽类,最后被肯氏兽类取代。其中的肯氏兽科是体型笨重、接近猪到牛大小的草食性动物,是奥伦尼克阶到拉丁阶期间的最繁盛且广布的动物。到了卡尼阶,肯氏兽科被犬齿兽类的横齿兽科(Traversodontidae)、三棱龙类超越。在三叠纪晚期(瑞替阶),可能因为逐渐的干燥,它们迅速地衰落,而大型草食性动物的位置被蜥脚形亚目恐龙所主导。随者二齿兽类的衰落与灭亡,合弓纲不再是大型优势草食性动物。直到古新世中期,犬齿兽类的直系后代哺乳类兴起,在恐龙灭亡后快速地繁盛、多样化。过去认为二齿兽类在三叠纪末期完全绝种。但是最近的证据显示二齿兽类在冈瓦那大陆南部(现在昆士兰)存活下来。如果属实,这将是地质历史上的另一个“拉撒路物种”(Lazarus taxon)实例;拉撒路物种意思是那些在化石纪录中突然消失又出现的物种。以下支序图取自于Mikko's Phylogeny Archive网站的整理:始二齿兽Colobodectes内齿兽科金氏兽科罗伯特兽科Emydopoidea科锯齿兽科无齿兽科PropelanomodonGeikiidae科Odontocyclops水龙兽科二齿兽科恐异齿兽?山西兽科?史达勒克兽科肯氏兽科
相关
- 泌尿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泌尿外科是专门研究男女泌尿系统与男
- 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中药免煎颗粒,是指“供配伍用中药颗粒”,即是将单味或复方中药材,利用颗粒剂的工艺技术,经水煎煮抽提、过滤、浓缩后,再制成颗粒,使相关药材能以温水冲溶口服,方便储
- 阿拉吉欧症候群阿拉吉欧症候群是一种体染色体基因异常的疾病,其会导致胆汁郁积、先天性心脏血管疾病、骨骼结构异常、眼球角膜异常以及特殊的外观长相。此病通常借由肝脏内胆管的数目来判定
- 第一个三月期妊娠(英语:pregnancy),又称怀孕,是指胚胎或胎儿(英语:Offspring)在哺乳类雌性体内孕育成长的过程,而在哺乳动物中研究得最详细的是人类的妊娠。人类的妊娠约40周,从受精排卵算起则为38
- 倦怠疲倦或疲劳,是生理信号的一种。是生物其中一种的不舒服感觉。大致可分为精神上和肉体上。短期的疲倦通常是由于过度活动并且缺乏休息所致,严重疲倦或可致命。一般认为疲倦的人
- 陶陶器,古称瓦,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目前已知
- 宇宙膨胀宇宙加速膨胀是宇宙的膨胀速度越来越快的现象。以天文学术语来说,就是宇宙标度因子 a ( t ) {\displays
- 加拿大盾地加拿大地盾(英语:Canadian Shield)是北美大陆,从加拿大中部延伸到北部的前寒武纪(约45亿年前-5.4亿年前)古岩盘。大致上围绕哈德逊湾,是非常稳定的地盘。加拿大原住民史 · 新法兰
- 706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20年代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 前690年代 前680年代前711年 前710年 前709年 前708年 前707年 | 前706年 | 前705年 前704年 前703年 前
- 神谕神谕(英语:Oracle),即神示、神意,一种占卜的形式。在经由神明启示后,经过某个中介者(祭司),传达神明的意旨,对未来做出预言,回答询问,以预知未来。中国的降乩、扶鸾、乞梦,或者掷杯、求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