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 dations ◷ 2025-09-26 10:58:40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续古逸丛书》影宋《武经七书》本
1935年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丛本
丁氏八千卷楼藏刘寅《武经七书直解》影印本《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是一部记录唐朝名将李靖的军事思想的兵书。《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又称《李卫公问对》,简称《唐李问对》。旧题李靖所撰。由于新旧唐书都没有此书的记载,所以许多人怀疑此书是伪作。北宋陈师道等认为是宋人阮逸伪托,元朝马端临则认为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王震等人所校正。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是熟悉唐太宗、李靖的思想的人根据他们的言论所编写的,系唐太宗李世民与卫国公李靖多次谈兵的言论辑录,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军制、阵法、训练、边防诸问题,但主要讨论作战指挥。该书体裁是传统的问答式,全书共有98次问答。这种体裁结构虽松散,但论及之处颇为广泛,并常旁征博引,对前人军事思想大胆地评说扬弃。虽是问对,却是有问无对,盖唐太宗本是一位娴于骑射、富有疆场战斗经验的马上君主,而李靖又是满腹韬略的军事家,他们之间的问对,往往能相互引发,启迪军事思维。譬如李靖对用兵“奇正”的独到见解,则是与唐太宗思维碰撞之中产生的。可见,问对论兵模式本身具有优点,同时也是古代文人对戎事笔录的一个传统。该书的另一特点,是详举战例研究战争的方法,将抽象的军事理论具体化,如该书引用西晋马隆讨伐凉州树机能使用八阵图、偏箱车的战例,得出“正兵古人所重”的结论;或先举理论,再依战例阐明,如李靖对分合作战原则的阐述。该书开史论结合研究军事之先河,影响后世兵书一般都以详举战例为特点。该书十分重视部队的军事教育与管理。强调将帅要深晓兵法,“教得其道,则士为乐用;教不得法,虽朝督暮责,无益于事矣。”提出训练要由少及多、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还要根据部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该书继承并发展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军事思想,并提出了一些新的军事理论,备受历代的重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被收入到《武经七书》中,作为武学科举的必读教材。南宋戴少望《将鉴论断》称其:“兴废得失,事宜情实,兵家术法,灿然毕举,皆可垂范将来。”该书另一重要贡献在于:对《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和阐述,例如奇正、攻守、虚实、主客,着重探讨了争取作战主动权的问题。并对阵法布列、古代军制、兵学源流等一系列问题也进行了探讨。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98个问答。
相关
- 肱骨肱骨(humerus)是肩到肘的长骨,是上臂的一部分。它将肩胛骨和前臂的桡骨和尺骨连接起来。肱骨由三部分组成。肱骨上端(英语:Upper extremity of humerus)包括一个球型部分、一个较
- 太阳能太阳能(英语:Solar energy),是指来自太阳辐射出的光和热被不断发展的一系列技术所利用的一种能量,如,太阳热能集热器(英语:Solar thermal collector),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热能发电,和人
- 洋菜琼脂,亦称寒天、琼脂胶、海菜胶、海燕窝、藻胶、石花菜、牛毛菜、大菜、菜燕等,是从海藻植物中提取的胶质。由日本美浓屋的太郎左卫门在17世纪60年代首次提取。可作为鱼胶的代
- 股疝股疝是一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
- 德里达雅克·德里达(法语:Jacques Derrida,1930年7月15日-2004年10月9日),当代法国解构主义大师、当代最重要亦最受争议的哲学家之一。德里达一生总共发表超过40多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散文
- 语素构词学语素构词学(英语:Morpheme-based morphology)是一种具有如下三个基本公理的构词学观点:语素构词学有两种主要的学理,一个是布鲁费尔德的,而另一个是霍克特的。对布鲁费尔德来说,“
- 团藻目团藻目(Volvocales)为藻类植物之一植物目。该植物于植物分类表上,归于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同纲者尚有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 等等植物目。
- 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英语:FAD),又称活性型维生素B2、核黄素-5'-腺苷二磷酸,是一种参与了重要的代谢反应的氧化还原辅酶。FAD是一种比NAD和NADP更强的氧化剂,能被1个电子或2个电子
- CIn有机铟化学是研究含碳-铟键化合物的化学分支。由于铟在自然界含量稀少、分布分散,故没有同族的硼和铝研究的广泛而深入。在有铟化合物中,铟可以以+1或+3氧化态的形式出现。三
- 外群外群,或称外类群,是一个分支系统学概念,指与所有近缘单系群(两个及以上)关系都较远的类群,这意味着该群在演化过程中从母群分支出去的时间要早于其他群。下面举出一些例子,其外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