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维英

✍ dations ◷ 2025-10-02 12:52:36 #1904年出生,1988年逝世,越南革命家,越南历史学家,陶姓,河内人,清化省人,人文佳品运动

陶维英(越南语:Đào Duy Anh;1904年4月25日-1988年4月1日)越南近代学者。他对越南历史、地理、词典、文化和民间文学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陶维英出生于清化省,后搬到河东省青威县(今河内市青威县)居住。1923年毕业于顺化的国学,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到殖民政府里当公务员,而是来到广平省洞海市的一所小学里教书。他也积极参与运动,比如1925年要求赦免潘佩珠的运动,以及1926年潘周桢的葬礼。

1926年,陶维英辞职来到西贡,后又至岘港。途中他与潘佩珠会面。他加入了黄叔沆的《人民之声》(Tiếng dân)报社当编辑。同年加入越南革命党。1928年,该党改名新越革命党,自任总书记。他又成立《观海丛书》(Quan hải tùng thư)杂志,以“卫石”(Vệ Thạch)为笔名,宣扬科学思想和唯物史观。

1929年7月被法属印度支那殖民政府逮捕,翌年投入监狱。此后,陶维英致力于研究学术。八月革命之后,被聘往文科大学史学科教书。1946年,任全国文化大会运动委员。法越战争期间,在第四战区的文艺支会活动。

1950年任教育部文学艺术局史地班负责人。1954年任河内师范大学和文科大学教授。1956年,河内综合大学(今河内国家大学)成立,任越南古代史部主任。1958年,在月刊“人文”第5号(11月20日)杂志上发表自由化和民主化问题的文章,发起了人文佳品运动。1958年在教育省任职,1960年迁史学院。此后离开政坛,专心研究学术。1988年4月1日在河内逝世。

2000年,因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追授胡志明奖。

相关

  • 摇床摇床(英语:shaker),是一种在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用于搅拌溶液的装置。 一个典型的摇床有一个可以由电动机驱动的能水平震动的面板。待搅拌的液体装在烧杯、广口瓶或锥形瓶
  • 圣何塞圣何塞(英语:San Jose;/ˌsæn hoʊˈzeɪ/),是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的一个城市。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圣克拉拉县和硅谷境内,是在人口上加州的第三大城,仅次于洛杉矶和圣迭戈,并且在2
  • 总统府参军长中华民国总统府侍卫长,是国民政府参军长的后继官职。1996年《总统府组织法》修正,原本在国防军事方面扮演总统辅佐角色的上将衔总统府参军长与参谋总长的功能重叠,故予废除,仍保
  • 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结构式(CH3)2CHCH2COCH3。无色有愉快气味液体。性质稳定。微溶于水,与多数有机溶剂互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具强的局部刺激性和毒性。由异亚丙基
  • 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逊清皇室流亡小朝廷,是指1924年11月5日清逊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为时12年的逊清皇室小朝廷统治遂告终结,溥仪在大清皇帝尊号被正式废除后,依旧被部分满清遗老旧臣尊为皇帝,在北
  • 殖民地民兵分钟人(Minuteman),也有译作义勇军、义勇兵、快捷民兵、瞬息民兵、民兵,是指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麻省的一类召之即来的特殊民兵组织。其成员从美国各地民兵中挑选出特别精壮的成员
  • 新泽西方案新泽西方案(英语:New Jersey Plan)又称小州方案(英语:Small State Plan)或帕特森方案(英语:Paterson Plan)是由新泽西州代表威廉·帕特森于1787年6月15日在费城召开的美利坚合众国制
  • 双唇挤喉擦音双唇挤喉擦音(Bilabial ejective fricative)是一种辅音,出现于一些口语中。双唇挤喉擦音的国际音标(IPA)写作⟨ɸʼ⟩,其等价的X-SAMPA音标则记作p\_>双唇挤喉擦音的特征包括:当符
  • 台湾马鞍树台湾马鞍树(学名:),又名岛槐,为豆科马鞍树属下的一个种。
  • One Up!!!/苺牛乳《One Up!!!/苺牛乳》是是日本的女子偶像团体美女甜甜圈!!!的第18张单曲,于2012年8月8日由波丽佳音发售。这首单曲曾达到日本Oricon公信榜单曲周排名第四名,日本朝日电视台MUSI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