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沉没成本
✍ dations ◷ 2025-07-19 07:32:26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英语:Sunk Cost),或称沉淀成本或既定成本,是经济学和商业决策(英语:Decision-making)制定过程中,会用到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英语:Prospective cost)(Prospective Costs)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作出的。举例来说,如果某人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沉没成本。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某人买了一辆自行车,然后骑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而改变,例如某人留着那辆自行车骑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因为折旧而使卖出价会越低。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人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两种情况下都已经付钱,所以不应该考虑退钱这件事情。如果后悔买票了,那么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还可以通过腾出时间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来降低机会成本,而选择前者还要继续受冤枉罪。人类与其他物种都对时间沉没成本有一定的敏感性。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做“沉没成本谬误”(然而对于完美主义者这也可能是一种满足性效益)。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讯息作出决定错误地分配了资源。这些思考可能反映了对衡量效用尺度的不统一,因为这种衡量对消费者来说是主观且独特的。如果预订了一张电影票还发现电影确实不对胃口,可能会等到散场再走,而觉得保存了脸面,这也是一种满足性效益。某些人则可能从给电影找碴中得到些娱乐,并对自己的鉴赏结果感到自豪,或者觉得有足够资格在其他人面前批评电影。沉没成本的概念在分析商业决策时候会被用到。一个常见的沉没成本例子就是宣传品牌的促销。这种情况经常导致不能被正常消化的成本,它不是典型的可能降低品牌价值换来销量的方式(除非执行退出市场策略)。在做将来投资、销售或广告决策时,仅应考虑未来的可能性,不能因为最近大笔广告投资而便宜行事。沉没成本谬误有时也叫“协和效应”,指英国和法国政府继续为协和式飞机提供基金的事,而当时已经很显然这种飞机没有任何经济效益可言。这个项目被英国政府私下叫做“商业灾难”,本就不该开始,当时也就要取消了,但由于一些政治、法律等问题,两国政府最终都没有脱身。
相关
- 竞争排除原则竞争排除原则(也称竞争排斥原理或高斯定理)在生态学里指的是,两个物种不能同时,或者是不能长时间地在同一个生态区位生存。因为两者之间会展开竞争,导致其中的一方获胜,可以留在原
- 肠脏肠脏,或称肠,是指消化系统中,由胃至肛门之间的消化管道,为大部分化学消化过程的所在地,将食物的营养吸收。肠脏主要分为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及回肠)及大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两部分。
- 角质软化剂角质软化剂是一种用来降低皮肤角质层的密度,以便医生进行后续的治疗的物质,主要用来消除因为疣或其他病变而引起皮肤上过度生产的表皮细胞。角质软化剂包括诸如水杨酸、煤焦油
- 奥塔尔·伊奥塞里安尼奥达·伊奥塞里安尼(格鲁吉亚语:ოთარ იოსელიანი,俄文:Отар Иоселиани,1934年2月2日-),生于苏联时代的第比利斯,是一位格鲁吉亚裔导演及编剧,现定居法国。
- 千分尺千分尺,中国大陆称为千分尺(中国大陆的初中课本称其螺旋测微器或千分尺)、台湾称为螺旋测微器、测微器、分厘卡,一种测量工具,用于精密测量小尺度的长度。从原理上,螺旋测微器可
- 人体工学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机械方面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包括从整个生物体到器官 , 细胞和细胞器的任何水平,使用物理学上力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力学”(1899年)和相关的“生物力学技术
- 非整倍体非整倍体(Aneuploidy)是指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非整倍变化的情况。比如正常情况下应拥有46条染色体的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变成了45或47条。需要注意的是,非整倍体与发生染色体整
- 亚历山大·皮丘希金亚历山大·尤里耶维奇·皮丘希金(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Ю́рьевич Пичу́шкин,英语:Alexander Yuryevich Pichushkin,1974年4月9日-)在莫斯科时间2006年6月16
- 后土后土是中国神灵地祇(泛指所有大地上的自然神)的代表,统辖所有土地,类似西方神话的大地之母盖亚,后土下辖神州地祇、社稷、国社、山神、城隍、土地神等各级大地之神;后土尊称为承天
- 尚之信尚之信(1636年-1680年),字德符,号白岩,别称“俺答公”,汉军镶蓝旗人,祖籍山西洪洞,平南王尚可喜长子。尚之信年少时曾入宫为侍卫,顺治帝赐其同公爵秩。及后,尚之信归广东,辅佐尚可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