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

✍ dations ◷ 2025-07-11 05:08:56 #南太平洋气旋季,2013年气象

2013-14年南太平洋热带气旋季,泛指在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内的任何时间,于南太平洋所产生的热带气旋。大部分于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通常都会于11月至4月期间形成。

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南,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水域。在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气旋是由斐济和新西兰命名,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会把在该地区的热带低气压的编号以P字母作结。

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1月4日,斐济气象局升格07F为热带低气压。

1月5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该低压系统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同日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升格为热带风暴,编号为07P。

1月6日,斐济气象局升格07F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Ian(伊恩)。

1月8日,斐济气象局升格伊恩为二级热带气旋。

1月9日00: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伊恩的强度由60节直接调升至85节的二级热带气旋级别。同日,斐济气象局直接升格伊恩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

1月10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降格伊恩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却把伊恩的强度继续调升至90节。06:00UTC,斐济气象局再度升格伊恩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12:00UTC左右,伊恩突然爆发性增强,中心密集云团区在数小时内扩大,并变得十分浑圆、完整及对称。斐济气象局在12:00UTC把伊恩升格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并在对南太平洋汤加区域的警报中表示,伊恩的最高阵风预计达到155节的“非常破坏性的飓风程度”(very destructive hurricane force)。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则把伊恩的强度调升至105节的三级热带气旋水平。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伊恩升格为四级热带气旋。21:00UTC,斐济气象局曾经短暂地把伊恩降格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

1月11日03:00UTC,斐济气象局把伊恩再次升格为五级强烈热带气旋,并预料汤加区域会在未来短时间受到110节的强烈风力吹袭。

1月12日,斐济气象局降格伊恩为四级强烈热带气旋。当日上午(国际时间),伊恩离开斐济气象局负责的监察区域,进入南纬25度以南的,由新西兰气象局负责的监察区域。12:00UTC,新西兰气象部门首次为伊恩发出报告,并把伊恩降格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80节)。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伊恩为三级热带气旋。18: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直接降格伊恩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3日06:00UTC,新西兰气象局降格伊恩为二级热带气旋。12: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伊恩为热带风暴。同日晚上(国际时间),新西兰气象局降格伊恩为一级热带气旋。

1月14日06:00UTC,新西兰气象部局把伊恩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1月15日06:00UTC,从新西兰气象局绘画的天气图中显示,伊恩的闭合低压中心已经消失,伊恩正式完全消散。

1月13日,一热带扰动于南纬10度,东经160度的所罗门群岛附近海面形成,斐济气象局给予编号08F。

1月15日,斐济气象局停止对08F发出报告。

1月16日晚上,08F重新进入东经160度以东、斐济气象局的监测范围,斐济气象局于是重新对08F发出报告。

1月17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升格08F为热带低气压。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08F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06:00UTC,斐济气象局升格08F为一级热带气旋,并命名为June(朱恩)。

1月18日18:00UTC,斐济气象局降格朱恩为热带低气压,并为它发出最后报告。同日晚上,朱恩离开斐济气象局的监测范围,进入新西兰气象局的监测范围。

1月19日00:00UTC,新西兰气象局开始为朱恩的低压系统发出报告。同日06:00UT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朱恩发出最后报告。同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认为当时朱恩的低压系统已变为副热带气旋。

副热带气旋朱恩在1月20日及1月21日从西北至东南横过新西兰北岛远北区,并为整个北岛及南岛北部带来烈风及数十毫米的雨量。

1月22日,朱恩完全离开新西兰北岛,移入新西兰东南的南太平洋海域。同日12:00UTC,新西兰气象局不再提及朱恩的名字,因为朱恩当时已完全转化为温带气旋。

2月4日,热带气旋埃德娜(Edna)越过东经160度,由澳洲地区海域进入斐济气象局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域,当时斐济气象局定性埃德娜为一级热带气旋。

2月5日00:00UTC,斐济气象局升格埃德娜为二级热带气旋。同日随后时间,埃德娜开始减弱,斐济气象局在12:00UTC降格埃德娜为一级热带气旋。

同日下午(国际时间),埃德娜移入南纬25度以南,由新西兰气象局负责的南太平洋海域,当时新西兰气象局定性埃德娜为一级热带气旋。到了18:00UTC,新西兰气象局降格埃德娜为热带低气压。

2月7日凌晨(国际时间),埃德娜的低压系统被南方一个温带气旋吸收,埃德娜正式消散。

2月25日, 斐济气象局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8度, 东经175度, 刚好于热带低气压14F以南的南太平洋海面上的低压系统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15F。

2月27日06:00UTC,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15F升格为热带风暴, 并编号为16P。

3月1日00:00UTC, 斐济气象局升格15F为一级热带气旋, 并命名为Kofi(科菲)。

3月2日下午(国际时间), 科菲离开斐济气象局监测范围, 进入南纬25度以南的新西兰气象局监测范围。

3月3日, 新西兰气象局升格科菲为二级热带气旋。

3月4日, 新西兰气象局降格科菲为一级热带气旋。

3月5日, 新西兰气象局定性科菲为副热带气旋。同日12:00UTC, 新西兰气象局定性科菲为温带气旋。

3月7日, 斐济气象局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7度, 东经173度的低压区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8F。

3月9日, 斐济气象局升格18F为热带低气压。

3月10日上午(国际时间), 斐济气象局升格18F为一级热带气旋, 并命名为Lusi(露西)。同日00:00UTC,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卢西为热带风暴, 并编号为18P。

3月11日上午(国际时间), 斐济气象局升格露西为二级热带气旋。

3月12日06:00UTC,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露西为一级飓风。

3月13日, 斐济气象局升格露西为三级强烈热带气旋。同日12:00UTC, 斐济气象局降格露西为二级热带气旋; 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露西为热带风暴。

露西在同日12:00UTC越过南纬25度, 进入由新西兰气象局负责的区域。

3月14日00:00UTC, 新西兰气象局定性露西为副热带气旋, 但中心风力仍然相当于二级热带气旋。

3月16日, 副热带气旋露西以50节的风力从北面横过新西兰南岛塔斯曼, 并为南岛及首都威灵顿为来烈风及雨量。根据由新西兰气象局对新西兰本土的恶劣天气警告(16/3 下午8:13发出)之内容, 南岛北部及首都惠灵顿曾受到达130km/h的阵风吹袭, 累积雨量达到120毫米。

同日18:00UTC, 新西兰气象局将露西定性为温带气旋。

3月18日, 斐济气象局对一个位于热带低气压19F东南方、南纬19度, 西经159度的新低压区给予编号21F, 并定性为热带低气压。

3月19日06:00UTC, 斐济气象局升格21F为一级热带气旋, 并命名为Mike(麦克)。同时,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麦克为热带风暴, 并编号为20P。

同日晚上(国际时间), 麦克越过南纬25度, 进入由新西兰气象局负责的区域, 当时新西兰气象局已定性麦克为副热带气旋。

随后几日, 副热带气旋麦克向南横过南太平洋, 并大致维持中心风力35节的强度。

3月24日00:00UTC, 新西兰气象局将麦克定性为温带气旋。

除了被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没被命名的热带低气压和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是热带风暴的热带气旋。以下列出那些热带气旋的资料。

10月19日一热带扰动于瓦努阿图北方海面生成,FMS给予编号01F,美国海军实验室编号为94P。10月21日FMS与JTWC认为01F已消散。

10月2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10月22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1月21日晚上(国际时间), 一热带扰动于南纬20度, 东经165度的南太平洋海面形成,FMS给予编号09F。

1月22日09:00UTC, FMS升格09F为热带低气压。

1月25日, FMS为09F发出最后报告。

1月22日09:00UTC, 一热带扰动于南纬12度, 东经172度左右的南太平洋海面形成,FMS给予编号10F。

1月24日晚上(国际时间), FMS停止向10F发出报告。

1月29日09:00UTC, 一热带扰动于南纬19度, 东经176度左右的南太平洋海面形成,FMS给予编号11F。

同日21:00UTC, FMS为11F发出最后报告。

1月30日凌晨(国际时间), 11F进入新西兰气象部门的监测范围, 新西兰随即把11F定性为副热带低压。

1月31日, 11F逐渐减弱消散。

2月16日, FMS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2度, 东经170度, 南太平洋海面上的低压系统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3F。

2月20日, FMS为13F发出最后报告。

2月24日, FMS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3度, 东经169度, 南太平洋海面上的低压系统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4F。

2月25日, FMS升格14F为热带低气压。

2月26日, FMS停止向14F发出报告。

2月27日, FMS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4度, 东经160度的低压系统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6F。

同日06:00UTC, FMS为16F发出最后报告。

3月7日, FMS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6度, 东经168度的低压系统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7F。

3月9日, FMS停止向17F发出报告。

3月13日, FMS升格一个位于南纬15度, 西经170度的低压系统为热带扰动,并给予编号19F。

3月17日06:00UTC, FMS升格19F为热带低气压。

3月19日, FMS停止向19F发出报告。

3月12日, 来自澳洲海域的热带气旋哈迪的残余进入东经160度以西的FMS监测区域, FMS给予编号20F, 并定性为热带扰动。

3月18日, FMS停止对20F发出报告。

本年未用名称以灰色表示,黑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粗体名称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橙色表示下一个即将使用的热带气旋名称。

相关

  • 模块模块是指由数个基础功能组件组成的特定功能组件,可用来组成具完整功能之系统、设备或程序。模块通常都会具有相同的制程或逻辑,更改其组成组件可调适其功能或用途。模块也可以
  • 巫统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United Malays National马来民族统一机构(马来语:Pertubuhan Kebangsaan Melayu Bersatu;英语:United Malays National Organization),又译巫来由
  • 各州议员列表马来西亚第14届州议员列表为2018年5月9日马来西亚第14届全国大选时与国会选举同步进行的12个州议会选举,以及2016年砂拉越州议会选举所选出的议员,并在州议会届满前议员卸任与
  • 中国新石器文化列表该列表列举了由考古发掘所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文化,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以图例方式大纲列出。对这些文化的时间断代有不同意见,所以时间选取都是假设性的:12000-6000 转年、 东胡林
  • 绵清二等侍卫(嘉庆十七年~?年) 散秩大臣(道光五年~?年) 正蓝旗蒙古副都统(道光九年~?年) 镶黄旗总族长(道光九年~十三年) 正白旗总族长(道光十六年~?年)贝子绵清(1791年12月9日-1851年7月26日),贝勒永鋆
  • 爱,川流不息《爱,川流不息》是大爱剧场长情剧展梦田系列第二单元,描写严世川的真实人生。全剧共5集,于2013年2月4日-2013年2月8日在大爱电视《长情剧展》时段(台湾时间星期一~星期五晚上22:00
  • 老翁龙舌兰老翁龙舌兰(学名:)为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原产于墨西哥海拔高度900至2500米山区,性喜光照充足。引进台湾后对于平地适应状况良好,园艺造景之外也可盆栽观赏。叶
  • 被毁灭的人《被毁灭的人》是美国作家阿尔弗雷德·贝斯特出版于1953年的科幻小说,并于同年获得第一届世界科幻奖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 利玄利玄可以指:
  • 威廉·卢卡斯·迪森威廉·卢卡斯·迪森(英语:William Lucas Distant;1845年11月12日-1922年2月4日),英国昆虫学家。威廉·卢卡斯·迪森出生于伦敦罗瑟希德,捕鲸船船长亚历山大·迪森(Alexander Dis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