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ub2/subOsub3/sub

✍ dations ◷ 2025-10-09 16:26:34 #Bi<sub>2</sub>O<sub>3</sub>
三氧化二铋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Bi2O3,是铋最重要的化合物之一,虽然三氧化二铋可以从天然的铋华(一种矿物)取得,但是它主要的来源通常是炼铜或铅时的副产物,或直接燃烧铋(蓝色火焰)得到。三氧化二铋可以通过干法或湿法制备。干法通常是熔化铋,在反应炉中通入高压的纯氧,使之燃烧得到。或者在常温下,用铋盐和氢氧化钠在有分散剂的条件下固相反应得到。湿法在溶液中反应,如在强碱中,Bi3+被直接转换为Bi2O3。也有文献利用两步反应得到氧化铋,如用浓度较低的NaOH溶液和Bi(NO3)3反应,先沉淀出碱式硝酸铋,洗涤沉淀,再用NaOH转化为Bi2O3;又如先用氨水和硝酸铋溶液反应,沉淀出氢氧化铋,再灼烧进而得到Bi2O3。三氧化二铋为淡黄色热色性固体,加热时变为橙色,继续加热变为红棕色,冷却时恢复颜色。它通常以α、β、γ和δ这4种晶型存在,其中α型低温稳定,在724℃转变为δ型。ε型和ω型也有报道。Bi2O3可溶于酸,不溶于碱。和酸反应生成铋盐:Bi2O3和NaOCl反应,可以得到一种棕褐色物质,可能是Bi2O5。Bi2O3可以被大部分还原剂还原,如C、CH4等。一些材料上用的Bi2O3薄膜具有电致变色现象,发生的化学反应为:三氧化二铋可以应用于电子陶瓷粉体材料、电解质材料、光电材料、高温超导材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相关

  • 链霉菌链霉菌属也称链丝菌,是放线菌门一个大属,约有近千种。链丝菌好气,绝大部分腐生,其基质菌丝不断裂,气生菌丝分化成直的、弯曲的或螺旋状的孢子丝,成熟的孢子丝生成链状的分生孢子,故
  • 脂肪储存脂肪组织在人体组织学上属于人体内一种松散的结缔组织,由脂肪细胞(一种细胞质内含有脂肪滴的细胞)组成,用来储存脂肪。可分为单房性脂肪组织和多房性脂肪组织两大类:脂肪组织的主
  • 德新社德新社,全称德意志新闻社或德国新闻社(德语:Deutsche Presse Agentur,简写为DPA),是世界大通讯社之一。建于1949年的西德,为国家通讯社,两德统一后,成为德国全境的官方通讯社。其总部
  • 马森三色染色法马森三色染色法(Masson's trichrome stain),是一种用于组织学的染色方法。从皮埃尔·马森(英语:Pierre Masson)(1880–1959年)的原始配方开发而来的新配方具有不同的特定应用,但都适
  • 安纳托利亚语族安那托利亚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在有些分类中,此族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极为接近)。此语族语言曾在小亚细亚使用,目前已消亡,包括赫梯语、卢维语(“赫梯象形文字”使用的语言)和
  • 溴化钾3.119 g/ml(液)65 g/100 mL (20 °C) 67.8 g/100 mL (25 °C)102 g/100 mL (100 °C)溴化钾,分子式:KBr。它是一种白色稍具潮解性的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在乙醇中微溶。可以用作
  • 金巴利金巴利(意大利语:Campari)是一款力娇酒,起源于意大利,根据出售国家不同,起酒精浓度有多个版本,包括20.5%、21%、25%及28%。金巴利使用多种草药和水果酿制,包括厚叶橙(英语:Citrus myrt
  • 分子质量分子量,又称“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子量的符号为Mr。定义为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质量的1/12之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
  • 卡勒保罗·卡勒(Paul Karrer,1889年4月21日俄罗斯莫斯科 - 1971年6月18日),瑞士有机化学家,因在维生素上的研究,,他和沃尔特·霍沃思在1937年共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
  • 雷,古代亦写作“靁”,在气象学中指因为闪电通过而同时释放高能量,将周围的空气急剧膨胀产生冲击而形成的声波,一般会表现为伴随闪电现象发生的隆隆声响。因为声音和光在大气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