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子理惑论

✍ dations ◷ 2025-07-11 19:08:07 #牟子理惑论

《牟子理惑论》,又叫《理惑论》、《牟氏理惑论》、《牟子》,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论书,相传由东汉牟子著述。全书以问答体写就,回答了儒家思想对佛教的偏见和诘问,体现了佛教初传中国时的思想面貌,被认为是了解佛教初传中国之情况,研究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献。

全书凡39章,主要围绕佛和儒的“剃发出家与行孝之争”、“不婚无嗣与礼教之争”、“神灭与神不灭之争”展开——简单而言即“夷夏之争”,最终落到佛道儒三教一致的观点上。《理惑论》内容所涉交州(今越南)风俗、中国人对佛教的偏见等,与魏晋汉时期状况符合,诸多提问是魏晋南北朝时佛教与道教、儒家争论的焦点,论据论点也没能突破当时的藩篱,还是六朝以前的观点。

该书最早见于南北朝刘宋、南齐时人陆澄所著的《法论》一书,称作《牟子》,引用了其中“汉明帝遣使求法”的故事。《法论》已经失传,但在齐梁僧人僧佑编纂的《出三藏记集》书中留下了目录。僧祐在著述《弘明集》中收入了《理惑论》全文,这是可查的最早的全文记载。

另外,在《隋书·经籍志·子部儒家类》目录中记有《牟子》二卷,《新唐书》、《旧唐书》也都记载了《牟子》的存在。南朝梁时《世说新语》引用了其正文内容一则。在唐朝《北山录》中说《理惑论》原名《治惑》,后为避唐高宗李治之名讳而改称为《理惑论》,但版本或已与原本不同。

该书作者“牟子”者究竟是何身份,现已很难考证。首载《牟子》书名的《法论》,对其作者也说“一云苍梧太守牟子博传”,并无确指。《隋书》指出作者为“汉太尉牟融撰”。

按史,“牟子博”名不见经传,无从考证。有学者怀疑是传抄错误,将“传”作“博”,最后留下“牟子博传”四字。另一重要人选,东汉人牟融,在《后汉书》中有他的传记。但牟融是汉明帝、汉章帝时人,而《牟子》一说序文中说作者是汉灵帝、汉献帝时人,两个年代相去百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牟子名叫牟融,字子博,苍梧人,东汉末年的隐士,公元189年后迁往交趾郡,因信仰佛教而遭非议,故著书梳理争论,以申佛论。这一观点被记载在《佛祖统纪》一书中。

也有观点认为,该书可能不是东汉写成,而是经过魏晋南北朝逐渐完成,并更改了数个版本后在《弘明集》中定稿,并传播开来。

相关

  • 亚历山大·贝克曼亚历山大·贝克曼(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Беркман)(1870年11月21日-1936年6月28日)是一个以政治激进主义、写作著称的无政府主义者。他是二十世纪无政府主义活动的主要倡
  • Code Geass 漆黑的莲夜《Code Geass 漆黑的莲夜》(日语:コードギアス 漆黒の蓮夜)是基于动画“Code Geass”系列展开的漫画,同时本作是迎接“Code Geass”动画系列第二作的活动第一弹,预定于2010年1月
  • 敏东敏东(缅甸语:မင်းတုန်းမင်း,缅甸语委转写:;1808年7月8日-1878年10月1日),一译曼同、曼桐或孟桐,是缅甸贡榜王朝的君主,1853年至1878年在位。1852年,第二次英缅战争结束,英
  • 刘注刘注(?-前115年),汉朝宗室,西汉楚王。其曾祖父楚元王刘交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前129年,其父刘道去世。刘注继位,一共在位十四年。前115年,刘注去世(据史记,汉书作前117年去世,在位12年),谥
  • 1961-62球季英格兰足总杯1961/62球季英格兰足总杯(英语:FA Cup),是第81届英格兰足总杯,今届赛事的冠军是热刺,他们在决赛以3:1击败般尼,夺得冠军。本届赛事继续在旧温布莱球场举行。热刺继去季的冠军后,再度
  • K·C·尼古劳基里亚科斯·科斯塔·尼古劳(英语:Kyriacos Costa Nicolaou,简称KCN,1946年6月5日-),塞浦路斯裔美国化学家,有机合成大师级人物之一。主要对天然产物全合成、全合成策略进行研究。已
  • 牛占华牛占华(1959年10月-),男,汉族,天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位改革司司长,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 森重文森重文(1951年2月23日-)是日本数学家,专门是代数几何和双有理几何,因三维代数簇的分类而著名,被代数几何学家称作森重文纲领。他于1990年获得菲尔兹奖和日本学士院奖,2004年获藤原奖。他是日本学士院院士。他在1978年于京都大学获得博士。森重文把代数曲面分类的传统方法推广至三维代数簇。传统方法用到代数曲面的极小模型概念。他发现若作一些改变,极小模型概念也可以用到三维代数簇上,如果我们允许有一些奇点在上面。2014年8月11日,森重文当选国际数学联盟总裁,任期自2015年1月开始。
  • 百人一首《百人一首》(日语:百人一首/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 )原指日本镰仓时代歌人藤原定家私撰的和歌集。藤原定家挑选了直至《新古今和歌集》时期100位歌人的各一首作品,汇编成集,因而得名。这份诗集今称为《小仓百人一首》。后来,集合100位歌人作品的一般私撰集,亦称作“百人一首”,如《后撰百人一首》《源氏百人一首》《女房百人一首》等。今日的“百人一首”多指印有百人一首和歌的纸牌,或是用这种纸牌来玩耍的歌留多游戏。“百人一首”,通常指的是“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平安时代末期到镰仓时代初期,在京都・小仓山的山庄中的藤原定家
  • 李麓芸李麓芸(1937年5月-2020年4月15日),女,湖北汉口人,中国医学遗传学家,原湖南医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37年5月出生。1960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医疗系,留校临床妇产科工作。1978年开始从事临床细胞遗传学的技术、应用和基础理论的研究。1979年在国内最先以绒毛为材料进行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她与夏家辉等人提出了人类高分辨染色体技术,1983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交流,被载入《人类染色体变异和异常登记库》。该成果先后获1986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