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打孔卡片
✍ dations ◷ 2025-07-18 18:43:39 #打孔卡片
打孔卡(Punched card)又称穿孔卡、霍尔瑞斯式卡或IBM卡,是一块纸板,在预先知道的位置利用打洞与不打洞来表示数字消息。现在几乎是一个过时的存储器,但其设计转变成现今常用于考试及彩券投注等用途的光学划记符号识别卡片。1801年,法国人约瑟夫·玛丽·雅卡尔发明了打孔卡用在控制织布机织出的图案。1880年代,美国人口调查局职员赫尔曼·何乐礼发明了用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穿孔卡片及机器,并用于1890年美国人口普查,仅6周就完成了统计。而此前1880年美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全靠手工处理,历时7年才得出最终结果。何乐礼创建的公司,发展为今日的IBM。1890年代至20世纪初,穿孔卡广泛运用在商业和相关文书。20世纪期间,打孔卡应用在单位记录机作为输入端、处理和计算机程序。早期的数字电脑运用打孔机已输入信息的打孔卡当做计算机程序和数据的主要输入介质。另外,一些投票机也运用打孔卡。1928年,IBM发明的80列、矩形孔卡片,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其工作原理如下:编号为0至9,总计10行;以及一块区域,用于第11、第12行(注意,没有编号为第10的行)。每列的穿孔组合用于表示单个字符:总计表示了67个字符。进入到数字计算机时代,上述穿孔卡片字符表示方式发展为6比特的字符编码:用4比特表示第0行至第9行的哪一行被穿孔;用2比特表示第11、第12行的哪一行被穿孔。这可以表示所有的单孔或者双孔的字符表示,这被称作“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Binary Coded Decimal Information Code,BCDIC, BCD码)。1964年,IBM在BCDIC上又增加2个比特,形成了8比特的“扩充的二进制编码的十进制交换码”(Extended Binary Coded Decimal Information Code,EBCDIC),首先用于IBM System/360计算机。EBCDIC向后兼容BCDIC,扩充了小写字母,以及从ASCII码借鉴来的一些控制字符(穿孔卡片实际上不需要,也不表示控制字符)。因为EBCDIC脱胎于穿孔卡,所以其字母表是以9个为一组,彼此不连续编码表示的,这给程序员带来了很大不便。例如,字母“I”编码为0xC9;而字母“J”编码为0xD1,二者中间有8个码位间断。EBCDIC一直用到当前的IBM System/390计算机系统。本条目部分或全部内容出自以GFDL授权发布的《自由在线电脑词典》(FOLDOC)。
相关
- 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英语:Rhabdomyolysis)是人体肌肉细胞坏死所造成的疾病。一些肌肉细胞崩坏后释放的产物(如肌红蛋白)会进入血液并对肾脏造成伤害,导致肾衰竭。横纹肌溶解症的症状包括
- 艰难梭菌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称难辨梭菌、难辨棱状芽孢杆菌(c-diff)或困难梭菌,属厌氧性梭菌属细菌,一般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厌氧性细菌是指那些在无氧条件下要比在有氧环境
- 喹硫平喹硫平(Quetiapine),由阿斯利康制药商品名为思乐康、思瑞康(Seroquel),而由奥利昂集团(Orion Pharma)商品名为Ketipinor,两者都是富马酸喹硫平盐的药物,是非典型的抗精神病用药,主要治
- 环己烷构象环己烷构象主要研究环己烷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构象,是构象分析的重要内容。很早就有人提出环己烷可能不是平面型结构。1890年,德国人赫尔曼·萨克森(Hermann Sachse)提出通过折纸来
- 谢琳卡谢琳卡(1981年-),女,武汉人,武汉“疫情吹哨人”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主治医师。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2019年12月30日晚
- 低频低频(LF, Low frequency)是指频带由30 KHz到300 KHz的无线电电波。LF多用作卫星导航系统(差分全球定位系统)、国际广播以及AM广播等,另外亦可用作电波时计(授时)。一些无线电频率识
- 集块岩集块岩(英语:Agglomerate)是火山运动所产生的火成岩,通常为大型的火山物质的混合岩块,多见于火山活动的中心区域。它被定义为至少含75%的火山弹(Bomb)的岩石,通常为粗粒的混合质熔
- 爱丽舍条约爱丽舍条约(Élysée Treaty)又称作德法合作条约、法德友好条约,是于1963年1月22日由时任联邦德国总理康拉德·阿登纳和法国总统夏尔·戴高乐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的合作条约。签
- 平面三角形化学中,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描述了一个分子中,三个原子分别和同一个原子键结,三个原子形成一三角形,另一个原子在三角形中心,四个原子共平面的现象。。理想的平面三角形分子构型中
- 空性空(梵语:śūnya)或空性(梵语:śūnyatā),是基本佛教术语,诸法的空性义为非真实性。空性是内在而言,外在的显示,即为空相。空是梵文śūnya的意译,音译舜若;其对应的名词形式梵文是ś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