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英国内阁改组

✍ dations ◷ 2025-07-08 16:18:19 #2014年英国内阁改组

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在2014年7月15日改组联合内阁,意在加强保守党的地位,为明年大选做好准备。惟碍于保守党及自民党联合政府协议(英语:Conservative–Liberal Democrat coalition agreement),戴维·卡梅伦只可改组隶属己党的职位,其余自民党出任的职位不在其控制范围。

鉴于戴维·卡梅伦内阁大部分阁员在2010年上任后都未被换走,改组前亦只有一个高层人事变动,稳定程度属历届之罕有,因此外界十分关注是次改组。改组期间亦任命了新任英方欧盟委员会专员,接替任期即将结束的凯瑟琳·阿什顿。

事前首相府已经放风指,内阁改组期间将会积极提携女性,“多达十名”女性将加入内阁或初级政府。传媒因而猜测男性大臣去向,亦代表男性后座议员更难升官,更有指“如果你是男性白人,那么你没有机会升官”。这些消息令戴维·卡梅伦在开始改组前就招致朝野批评,保守党的雅舒觉勋爵(英语:Michael Ashcroft)认为“决定接下来的大臣改组会是舆论而非能力”,工党影子内政大臣(英语:Shadow Home Secretary)伊薇特·库珀批评这些任命是“临急抱佛脚”,旨在明年春季大选前争取女性选民支持。首相在改组期间擢升伊丽莎白·特拉斯,接替欧文·派特森出任环境大臣,更成为史上最年轻女性阁僚;妮基·摩根入阁出任教育大臣;而现任就业国务大臣艾斯特·麦克维和新任上议院领袖蒂娜·斯托厄尔则可列席内阁会议。最终内阁17名保守党人中有5名女性,所有保守党大臣中有四分一是女性。

《每日邮报》翌日以“艾斯特大腿闪亮、唐宁街猫步之战”为题,头版报导是次内阁改组。其中在第四和五页,报章插图写道“艾斯特:唐宁街猫步女王”,又大篇幅附上多名女性前赴首相府时的照片,包括艾斯特·麦克维、伊丽莎白·特拉斯、妮基·摩根、蒂娜·斯托厄尔,以及新上任的初级大臣彭妮·莫当特、安珀·路德、普丽蒂·帕特尔、安娜·苏布里和克莱尔·佩里。跨党派的女政客纷纷出言批评或谴责报导的标题和图片,保守党的前威尔士事务大臣谢丽尔·基兰感到“震惊”,自民党党鞭珍妮·卫络(英语:Jenny Willott)形容报导“骇人”,工党议员安妮·麦桂(英语:Anne McGuire)批评报导等同美化“托尼·布莱尔宝贝(英语:Blair Babe)”。不过事件的主角艾斯特·麦克维未有正面回应报导,只是说“获邀出任其中一个最重要职位而感到高兴”。

蒂娜·斯托厄尔成为有记忆之中首位上议院领袖未能入阁后,旋即引起争议。舆论普遍认为英国首相是为了留位给威廉·黑格,惟他担任的下议院领袖通常不是内阁阁员。工党以至保守党贵族都批评此举,隶属执政党的迈克尔·福塞斯勋爵直指,上议院领袖拥有阁僚职权是“重要”的。7月22日,戴维·卡梅伦致函保守党贵族协会主席佩咸市集的约翰·麦格雷戈勋爵(英语:Lord MacGregor of Pulham Market),信中对斯托厄尔情况感到遗憾,提到上议院领袖“按惯例应为内阁阁员,但不幸地在此事上不可行”。上议院宪法委员会(英语:Constitution Committee)在后来的报告指出,“我国宪制核心在于大臣应从两院制议会中被拣选,若任一院在内阁中不被代表,施政将举步维艰。”工党议员亦批评,蒂娜·斯托厄尔的年薪因未能入阁而比上任少22,000英镑。保守党决定代政府支付余下薪金,但又随即引起利益冲突之嫌,认为会影响上议院领袖执行职务。斯托厄尔最终拒绝保守党的建议。

环境大臣欧文·派特森因应对夏季水灾不力及呼吁捕杀獾,而引起广泛批评,最终遭到革职。据报派特森警告首相,逼他离开政府会是“一大错误”,而保守党的郊野支持者可能会改投英国独立党;欧文·派特森之后表示会继续针对政府在多个范畴的施政。著名记者基斯托夫·博卡(英语:Christopher Booker)亦斥责戴维·卡梅伦犯下任内最严重的错误,形容派特森被革职是“侮辱郊野”。有指政府是在环保团体、可再生能源公司和环保主义公务员的压力下,才决定革职。

内阁改组后数日,派特森被发现经常陪同利亚姆·福克斯出入。曾任国防大臣的福克斯一度被认为有望回朝,但据报只获提议出任外交部初级职位而感到“被羞辱”。戴维·卡梅伦顾问担心派特森和福克斯将领导党内反首相势力,动摇他的地位。

改组内阁前,保守党首席竞选策略师连顿·郝彼(英语:Lynton Crosby)警告戴维·卡梅伦,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会“毒害”选情。最终戈夫被调任首席党鞭,实际上等同降职。戈夫妻子莎拉·范(英语:Sarah Vine)和特别顾问多米尼克·卡明斯都批评戴维·卡梅伦向教育压力团体“投降”。不过戴维·卡梅伦赞扬迈克尔·戈夫“为国贡献不凡”,解释道“首席党鞭是数一数二重要的政府职位”,强调“有能者居之”。卡梅伦又指,新任党鞭涉猎范围将被过往更为广泛,迈克尔·戈夫将在政府沟通战略和保守党竞选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戈夫亦拒绝形容调职属降级,纵使因突然离任教育大臣而难受,但对“进入政府核心任职感到兴奋”。

不太知名的奥福德的乔纳森·希尔男爵(英语:Jonathan Hill, Baron Hill of Oareford)在今次改组中获任命为英国的欧盟委员会专员,却遭到国内和欧洲大陆的批评。改组前,外界相信欧盟专员一职会由前卫生大臣安德鲁·兰斯利、或前首席党鞭安德鲁·米切尔、或已退休的大学国务大臣戴维·威利茨、又或前保守党党魁迈克尔·霍华德接任。改组前一个月,希尔更认为此职位是“不情愿的征召”,对此“没有、没有、没有”兴趣。不单新上任的不情愿,就连新任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本来也希望是高知名度或女性出任专员,外界担心英方或因而被忽视。英国独立党党魁奈杰尔·法拉奇嘲讽乔纳森·希尔“你是谁”,又批评他完全没有能力重新谈判。开放欧洲(英语:Open Europe)总监麦斯·皮申(英语:Mats Persson)亦攻击是次任命,担心其他国家会派出皇牌到布鲁塞尔,最终会令到英方担任欧盟委员会关键职位,例如内部市场、竞争或贸易的机会更加渺茫。乔纳森·希尔的提名听证会亦非一帆风顺。欧洲议会的左翼议员认为他与伦敦市过于紧密,因而需要出席第二场听证会,期间希尔被形容为“有魅力但内里空洞”。他的提名最终获通过,并留任至英国去留欧盟公投后。

国际发展部(英语: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艾伦·邓肯、外交部晓·罗拔臣(英语:Hugh Robertson (politician))和副律政司奥利弗·赫德被革职后获戴维·卡梅伦晋升为爵士,前两者成为圣米迦勒及圣乔治勋章二等勋爵士,后者则为下级勋位爵士。工党的萨拉·钱皮恩批评,晋爵男性比起阁内女性还要多,且只有男校旧生受惠,就可见戴维·卡梅伦变得多么离地。至于作为现代史中任职阁僚时间最长之一的肯尼斯·克拉克获颁名誉勋位,外界大多不贬只褒,惟独工党的斯蒂芬·彭(英语:Stephen Pound)批评“无意批评长期服务奖,但用勋位去止离职之痛就好比滥药”。戴维·卡梅伦回应时引用前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执行官费德·古温(英语:Fred Goodwin)为例,提及他虽形象败坏却仍在2004年获托尼·布莱尔晋爵,讥讽工党没资格说教。

相关

  • Armillaria mellea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P. Karst., (1881)蕈伞凸面子实层连生美味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臻蘑、蜜蘑、蜜环蕈、栎蕈,分布于全球各地区,为小皮伞科真菌,也
  • 短鲔短金枪鱼(学名:Thunnus obesus),俗称大目金枪鱼,又叫短墩、大目串、大眼金枪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被IUCN列为次级保育类动物,分布于全球热带至亚热带海域,栖息深
  • 纸塑纸塑,又名模压成型、纸浆纤维、纸浆模塑,是一种包装材料,通常由回收纸板和新闻纸制成。它设计用于保护包装或用于食品和饮料包装。几种类型的纸浆模塑可由几个过程制造。这类产
  • 少林传人《少林传人》(英文:Shaolin Prince)是1983年邵氏出品,著名武术指导唐佳的导演处女作,也是他一生中仅有的三部导演作品之一,狄龙、尔冬升、白彪主演,黄培基、元彬、元华、李海生、江
  • 深圳地铁中车长客A型电动列车深圳地铁中车长客A型电动列车是深圳地铁的一款列车,于7号线、9号线、10号线行走。列车由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制造。深圳地铁于2014年向时称北车长客的中车长客
  • 策动力策动力,是指当物体在周期性外力的持续作用下做受迫振动时,物体所受到的周期性外力。物体受迫振动的振幅与策动力的频率有关。
  • 贺齐贺齐(2世纪?-227年),字公苗,汉末会稽郡山阴人,三国东吴将领,会稽士族贺氏的家主,在江东内部平定山越所战披靡,期间也有参与前线作战。本为“庆”姓,贺齐的伯父庆纯,在儒学界有很大的声望
  • 钱宝廉钱宝廉(1820年-1878年),原名宝衡,更名鋑,字平甫,号湘吟,浙江嘉善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道光三十年(1850年)庚戌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官内阁学士、顺天学政等职,官至吏部
  • BACCANO!大骚动!角色列表《BACCANO!大骚动!》角色列表列举了日本轻小说《BACCANO!大骚动!》的主要人物。甘德鲁兄弟从父亲继承来的黑手党。表面上是经营爵士舞厅。本部位于新泽西洲。在曼哈顿设有分部位
  • 机动战士高达U.C.HARD GRAPH 铁之悍马 《机动战士高达U.C.HARD GRAPH 铁之悍马》(機動戦士ガンダムU.C.HARD GRAPH 鉄の駻馬)是夏元雅人作画,今西隆志监修的日本高达系列漫画作品。原作为矢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