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斯·扬松斯

✍ dations ◷ 2025-07-21 10:49:58 #马里斯·扬松斯

马里斯·伊瓦尔斯·格奥尔格斯·扬松斯(拉脱维亚语:Mariss Ivars Georgs Jansons,1943年1月14日-2019年11月30日)生于里加,拉脱维亚指挥家。其父亲阿尔维兹·扬松斯(英语:Arvīds Jansons)也是一名指挥家,母亲伊赖达·扬松斯(Iraida Jansons)是犹太女中音歌唱家,曾为里加歌剧院的首席歌手。

扬松斯童年时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并在里加歌剧院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1946年他的父亲获得国际指挥比赛第二名,而被前苏联指挥大师穆拉文斯基选中作为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助理。1956年举家迁往列宁格勒,扬松斯自此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主修钢琴和指挥专业,同时他的小提琴水准仍旧是学校最棒的。以优异成绩研究生毕业的扬松斯,1969年得到了去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留学的机会。在留学期间,他在维也纳师从汉斯·斯瓦洛夫斯基和卡尔·厄斯特赖歇尔(英语:Karl Österreicher),同时在萨尔兹堡,他又有幸得到指挥大师卡拉扬的点拨,并被卡拉扬选为柏林爱乐乐团的助理。1971年,扬松斯获得了卡拉扬国际指挥大赛的第二名,并在列宁格勒爱乐乐团首次登台。1973年,担任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的副首席指挥的职位,并担任穆拉文斯基的助理。在此期间,扬松斯不但深受穆拉文斯基的影响,而且也随同穆拉文斯基进行了多次世界巡演。在穆拉文斯基逝世后,扬松斯仍然与列宁格勒爱乐乐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与穆拉文斯基的接班人尤里·捷米尔卡诺夫合作密切。

1979年,扬松斯担任奥斯陆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至2000年,在扬松斯的带领下,奥斯陆爱乐乐团从北欧一个小乐队已经跃升为国际上一流乐队。1992年,扬松斯担任伦敦爱乐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1997年到2004年,担任匹斯堡交响乐团(英语:Pittsburgh Symphony Orchestra)音乐总监。2001年被推举为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的荣誉会员,同时他也是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荣誉会员(1999)。2003年,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4年,扬松斯欣然接受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的职务。至此,扬松斯成为了少有的同时担任欧洲两个顶级乐队首席指挥的指挥家。除此以外,他在1992年初次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时,就与之建立了亲密、融洽、特殊的友好合作关系。2006年,扬松斯首度指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他在这场音乐会中选择了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和莫扎特的《费加洛婚礼序曲》等让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并当选为维也纳爱乐乐团2006年度的年度指挥家。在2012年,扬松斯再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以此纪念扬松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20周年。

在1996年的奥斯陆,扬松斯曾与死神擦肩而过。1996年的4月25日,扬松斯在奥斯陆指挥普契尼的歌剧《波西米亚人》,在演出最后一幕时,心脏病突发,倒在了指挥台上。由于当时扬松斯没有选择在身体很糟糕的情况下停止指挥,造成了他日后很严重的心脏问题。此后,他一直在瑞士疗养,后来匹兹堡的外科医师在他的胸口安装了一个心脏起搏器,以帮助他的心脏正常工作。而在1984年11月21日,扬松斯的父亲阿维德·扬松斯,在曼彻斯特指挥哈雷乐队的音乐会上,也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当时,扬松斯正在米德尔斯堡率领奥斯陆爱乐乐团进行他们在英国的首次巡演,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打击,他秉着对事业高度的责任意识,坚持完成了演出任务。扬松斯曾表示,由于遭受欧洲和美国的时差问题,考虑到自己的身体状况,在2004年扬松斯离开了美国的匹兹堡交响乐团。而此后,扬松斯也很少指挥歌剧,直到2006年,扬松斯与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合作肖斯塔科维奇的歌剧《姆钦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英语:Lady Macbeth of the Mtsensk District (opera))》(导演Martin Kušej),是其1996年后首次指挥歌剧;2011年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合作了音乐会版柴可夫斯基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6月至7月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在荷兰歌剧院演出了十场《叶甫盖尼·奥涅金》(导演Stefan Herheim)。重返指挥台的扬松斯,仍旧继续着他对音乐的热情和他“音乐不能停”的精神。

扬松斯2019年11月30日于圣彼得堡逝世,享寿76岁。


扬松斯作风严谨,对待排练演出极度认真,自称“在向上帝借时间”的扬松斯,对音乐事业有着高度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他的音乐听起来热情洋溢、对比鲜明、自然流畅。他最擅长的是俄罗斯及东欧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中期到晚期的作品,同时,对于德奥系古典主义以及一些现代派的作品也很有建树。很多指挥家在诠释一部作品时,总会运用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而这些方式往往也会给后来的指挥家带来灵感,被后来的指挥家所效仿。与众多指挥家一样,扬松斯在指挥时也会赋予一部作品自己的特色。比如众所周知的“拧毛巾”处理,就是一种在乐句结尾处突然加速,瞬间将气氛推向高潮的处理。此外,在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和对音色的处理上,也是扬松斯近几年极为注重的方面。这些特点都是扬松斯受到穆拉文斯基和卡拉扬两位大师的点拨,以及自己多年在乐坛上潜心研究的结果。很多人喜欢将扬松斯和当今柏林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西蒙·拉特进行对比,说扬松斯是当代的富特文格勒,而拉特是当代的托斯卡尼尼。扬松斯对这个看法不敢苟同。富特文格勒一直是扬松斯最崇拜的指挥家,而扬松斯也一直以富特文格勒为自己的标杆。作为当今古典乐坛中流砥柱的指挥家,扬松斯指挥的音乐会场场爆满,而被誉为“古典音乐的票房保证”。

对于音色上的处理,似乎是俄系指挥家比较薄弱的环节。但扬松斯的音色却一直很有自己的特点。从2006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听到,扬松斯善于通过突出弦乐的中低声部增加音色的厚重感和流动感。值得注意的是,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通常只有6把大提琴,而扬松斯指挥的2006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却出现了8把大提琴,足见扬松斯对于弦乐的中低声部的重视。可以说,扬松斯对于音色的考究,在当今指挥家中是很独树一帜的。与当今很多指挥家偏于明朗的音色不同,扬松斯的音色偏向于厚重,同时铜管乐声部又不乏嘹亮;并且打击乐声部与管弦乐声部的融合又非常的融洽,丝毫没有突兀或者是凌驾于乐队之上的感觉。因此,在处理浪漫主义后期作品的复杂的情感时,就更显得游刃有余。而扬松斯指挥下的合唱团,更是有了一种神圣的味道。扬松斯的合唱团的音色空明而纯洁,细腻而富于变化,在演唱一些宗教作品比如安魂曲的时候,更突显出了一种圣洁的味道。也许,这与扬松斯从小生活在歌剧院,对人声比较敏感有关。在2008年卢塞恩音乐节上,扬松斯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合唱团的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中,圣洁的合唱更让这部作品焕发出夺目的色彩。在唱片中,他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约瑟夫·海顿的《第十四号“管乐队”弥撒》,以及跟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的《德沃夏克安魂曲》,普朗克《荣耀颂》中也能听到他对合唱团音色独特的处理。

现在,扬松斯指挥下的两个乐队也各保持着自己在音色上的特点。扬松斯指挥下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呈现出的是一种偏暖,柔和的色彩。作品中充满着古典主义人文精神的色彩。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的前任首席指挥伯纳德·海廷克在评价扬松斯时曾说:“这个乐队在里卡多·夏伊时代丢失的传统音色又被扬松斯找回来了。”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则更多的呈现出一种亮丽、洁净的音色。乐队各声部之间的层次感也特别的清晰。在这种音色下的音乐作品,线条和细节更清晰,演绎作品的效果也更加客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扬松斯指挥棒下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呈献给我们的是古典音乐的酒神精神,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则更多的呈现给我们太阳神精神。

扬松斯比较擅长的作曲家有: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肖斯塔科维奇,柏辽兹,勃拉姆斯,西贝柳斯,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穆索尔斯基,理查德·施特劳斯等等。同时,他的古斯塔夫·马勒,贝多芬,海顿,舒曼等人的部分作品也颇受好评。在担任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席指挥后,他又开始大量演出瓦格纳,布鲁克纳,勋伯格,马蒂努,奥涅格,曼努埃尔·德·法雅,雷斯皮基等人的作品。此外,扬松斯也大量首演了很多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比如2005年12月22日,他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首演了汉斯·维尔纳·亨策于2003年创作的一部新作:《塞巴斯蒂安之梦》()。扬松斯与奥斯陆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全集更被认为是最优秀的版本之一。而在2006年,扬松斯与世界上几大一流乐队合作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全集的发行,也让肖斯塔科维奇这个作曲家又一次活跃在了古典音乐爱好者们的视线里。而作为扬松斯处理德奥系作品也不逊色于其他指挥家的证明,他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人的部分交响曲录音也颇受好评。而目前,扬松斯正在着手于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录制马勒交响曲全集,以及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录制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同时,他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也在录制马勒的部分交响曲。

相关

  • 浆果紫杉欧洲红豆杉(学名Taxus baccata),红豆杉科红豆杉属常绿乔木。植株高10-20m。叶线形,深绿色,长1-4cm,螺旋状着生,基部扭转排成二列。假种皮肉质、杯状、红色;种子坚果状,位于假种皮中。
  • 马来西亚之声马来西亚之声英语译名:Voive Of Malaysia ,VOM隶属于马来西亚外交部,使用英语、阿拉伯语、马来语、印尼语、他加禄语和华语播出节目,目前已停播。马来西亚之声从1963年2月15日开
  • 蓄奴州与自由州蓄奴州是指美国内战前认为奴隶制度合法的州份,相对的自由州是指禁止输入奴隶或随时间逐渐消除奴隶制度的州份。奴隶制度问题是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之一,随后于1865年亦根据美国
  • 那坡县那坡县位于广西西部。东界靖西市,北和西与云南省富宁县接壤。南和西南与越南为界。目前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2230平方千米,2002年人口为19万。那
  • 占星术杀人事件《占星术杀人事件》(日语:占星術殺人事件,英语:The Tokyo Zodiac Murders),或译作占星术杀人魔法,是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的推理小说,为其笔下的侦探御手洗洁系列第一册(但并非御手洗
  • 哈维·塞缪尔·费尔斯通哈维·塞缪尔·费尔斯通(Harvey Samuel Firestone,1868年12月20日-1938年2月7日)是一位美国商人,汽车轮胎生产商凡士通的创始人,和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一起被视为当时美国
  • 川上优子川上优子(日语:川上 優子/かわかみ ゆうこ ,1975年8月1日-),日本女子长跑运动员。她曾在泰国曼谷举行的1998年亚洲运动会中获得女子10000米金牌。她也曾参加1996年夏季奥运会和200
  • Beep!!/Sunshine Sunshine《Beep!!/Sunshine Sunshine》为日本歌手Superfly于2011年3月9日发行的12th单曲。
  • 国道246号国道246号(日语:国道246号)是一条自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开始,途经神奈川县中部之后再连往静冈县沼津市的一般国道。虽然主要是以平面道路接串而成,由于国道246号大致承袭了自律令时代就开始存在的足柄道(日语:矢倉沢往還)之路线遗迹,也是东海道的主线遗迹,无论是对东京或对全日本而言,都有相当程度的重要性与知名度。国道246号连结东京都与神奈川县,虽属一般道路等级但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而与其起讫点接近的,则还有第一京滨、第二京滨两条重要性不分上下的道路。不过,与主要连结沿海工业地带的两条京滨道路不同,国道24
  • 袁心玥袁心玥(1996年12月21日-)是重庆人,中国女子排球运动员,司职副攻位置,亦为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成员及主力副攻,身高2米01,是中国女排现时第一高,亦是中国女排有史以来首位超过2米的球员。现时效力于天津渤海银行女排。袁心玥身高2米,其身高优势使其发球颇具威胁,2014年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对阵土耳其队的比赛,袁心玥的发球屡次直接得分,是中国队最终逆转获胜的关键。袁心玥的三号位和二号位的快攻均有一定威胁,其拦网状态不甚稳定。袁心玥最大的特点是敢打敢拼,场上士气很旺,里约奥运期间其在比赛时的呐喊声能盖过现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