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萍

✍ dations ◷ 2025-07-19 06:11:39 #杨云萍
杨云萍(1906年10月17日-2000年8月6日),台湾作家、历史学者,原名友濂,不过他的字号云萍较为人所知。杨云萍生于士林,祖父为士林宿儒,父亲杨敦谟是医生,可说生长于书香世家。大正十年(1921年)入学台北第一中学校(今建国中学),大正十四年(1925年)与江梦笔创刊台北第一本白话文杂志《人人》。大正十五年(1926年)入日本大学预科,颇受日本作家之熏陶。昭和七年(1932年)返台,投入南明史、台湾历史与台湾文化研究。1943年,杨云萍、斋藤勇、周金波与日本人长崎浩参加第二回“大东亚文学者大会”。战后杨云萍从事文化运动,参与《台湾文化》的刊行。1947年8月,杨氏出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担任教授,直到1977年退休。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成立后,杨氏曾出任专任委员。此外,杨氏亦曾担任台北市文献委员会委员、台北市政府文献委员顾问等职。他与许寿裳交往密切,编了《鲁迅的思想与生活》,收许记鲁迅文10篇,1947年台北市台湾文化协进会出版,许同时新写序文1篇。许寿裳曾向陈仪保举杨云萍做行政长官公署参议,并且在主政台湾省编译馆期间,聘他为参议兼编译馆台湾研究组主任。编译馆撤废以后,许寿裳还力保杨云萍出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正教授。杨云萍早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在《台湾民报》发表新诗与小说,他著有白话文小说〈光临〉、〈罪与罚〉、〈月下〉、〈弟兄〉、〈黄昏的蔗园〉、〈咖喱饭〉、〈秋菊的半生〉、〈青年〉等,另有日文诗集《山河》,以及未完成的日文日记体小说〈部落日记〉。杨云萍的短篇小说都很短,采用近似散文诗的体裁,节奏紧迫,颇能抓住事实的真相,让人看见字句里隐藏得另一个又广又深的世界。文学作品的出版:杨云萍的日文诗集《山河》是在1943年出版,由台湾清水书店,收录24首诗。“他的诗作,部分表现台北大稻埕风物民情,另一部分则属生活断想,具有思想厚度”。文学作品及历史研究的出版,目前为止(2014/10/04),已知的有:文学作品及历史研究的刊载,目前为止(2014/10/04),已知的有:

相关

  • 群体免疫群体免疫(英语:herd immunity或community immunity)是指人或动物群体中的很大比例因接种疫苗而获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没有免疫力的个体因此受到保护而不被传染。群体免疫理论表明,
  • 奥古斯特·魏斯曼弗里德里希·利奥波德·奥古斯特·魏斯曼(德语:Friedrich Leopold August Weismann,1834年1月17日 - 1914年11月5日),德国的进化生物学家。恩斯特·迈尔将他列为19世纪第二个最显
  • 兰花兰科(学名:Orchidaceae)植物俗称兰花,是开花植物中最多样、最广布的科之一。花朵艳丽的热带兰花通常叫做洋兰,亦叫胡姬花。洋兰并不一定是外来种,大中华地区亦有丰富的野生洋兰资
  • 蛋白石蛋白石,英语音译为“Opal”或“澳宝”,宝石学名称为欧泊,是二氧化硅的水合物,成分为SiO2·n H2O,是非晶质结构,所以无一定的外形,断口为贝壳状,主要是二氧化硅的胶体沉淀形成的,如果
  • 酿造酒酿造酒(英语:Fermented Alcoholic Beverage),只利用酒精发酵过程酿造而成的酒精饮料。这种酒精浓度通常低于20%,低于蒸馏酒。常见的酿造酒有啤酒及葡萄酒。酿造酒是一种酒精饮料,
  • 裨治文裨治文(1801年4月22日-1861年11月2日),又名高理文,原名伊利亚·科尔曼·布里奇曼(Elijah Coleman Bridgman),美部会传教士,响应新教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英国人马礼逊(R.Morrison)的呼吁,而
  • 弗朗西斯·西蒙弗朗西斯·西蒙 CBE(英语:Francis Simon,1893年7月2日-1956年10月31日)是德国、英国物理化学家、物理学家。他设计了气体扩散法并证实了其用于分离同位素铀-235的可行性,对核武器
  • 胞移作用胞移作用(英语:Transcytosis)是指大分子通过细胞的内部,大分子是在细胞的某一侧以囊泡进入细胞,穿越整个细胞,再从另一侧出去。这些大分子包含抗体中的IgA、运铁蛋白以及胰岛素。
  • 人均这是一个各国人均出口额列表。除非另有说明,所有数据都是基于2005年的各国出口额列表和2006年8月的国家人口列表。只列出人口超过100万的国家或地区。
  • 高雄地理高雄市位于台湾西南部,是中华民国的六个直辖市之一,也是台湾第三大城市。现今的高雄市行政区面积共2946.267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7万。共分38个行政区,其中11个属于原高雄市,2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