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纹

✍ dations ◷ 2025-07-21 01:20:41 #皮肤病学术语,血管外科

蛛网纹(Spider Veins)又名蜘蛛网状静脉曲张,是指表肤底层的静脉血管扩张,导致血液沉积并出现弯弯曲曲的情况。令皮肤表面呈现出底层静脉的颜色,如红、蓝、绿、紫等颜色,外观好像蜘蛛网一样向外伸延。

蛛网纹其实是扩张了的微丝血管,也代表早期的静脉曲张。

蛛网纹在全身都有机会出现,最常见出现在面部、腹部或腿部。

遗传、过胖或者怀孕都较容易有蛛网纹。

面部蛛网纹
俗称: 红血丝苹果脸
成因: 基因遗传,身体机能变化,紫外线长期侵害血管,微血管不正常扩张,多使用含激素的保养品及化妆品
状况: 呈现血丝网、瘀点或经常泛红,影响外观及化妆困难

腹部蛛网纹
俗称: 蜘蛛网
成因: 怀孕、分娩、短时间过度减肥
状况: 呈现蚯蚓理青筋或血丝网,引致外观问题

腿部蛛网纹
俗称: 鬼爪脚、青筋脚、浮脚筋
成因: 基因遗传、年纪增长、怀孕、过胖、暴晒、缺乏运动、过度体力劳动、久坐久立、坐姿不良、长期穿高跟鞋、静脉扩张
状况: 脚坠容易累、容易抽筋、酸脤酸痛、脚痹、静脉呈现紫红或青蓝色、青筋外露

蛛网纹一旦恶化,将会带来以下影响甚至变成静脉曲张。但蛛网纹的恶化速度很视乎个人。

相关

  • 获得性免疫后天性免疫(英语:adaptive immunity)也称为获得性免疫、适应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专一性防御,是一种经由与特定病原体接触后,产生能识别并针对特定病原体启动的免疫反应。和后天
  • 20α,22iR-二羟基胆固醇20α,22R-二羟基胆固醇(英语:20α,22R-Dihydroxycholesterol)或称为(3β)-胆甾-5-烯-3,20,22-三醇(英语:(3β)-cholest-5-ene-3,20,22-triol)是一种内源性的代谢中间产物,参与从胆
  • 易燃可燃性(英语:Combustibility,或者Flammability),是物质的一种化学性质,表示这种物质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可以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这个温度叫做燃点。具有可燃性的物质称作可燃物。
  • 肥皂,又名香皂、雪文(台湾话)、茶箍(台湾话)(但根据中华民国教育部的台湾闽南语常用辞典中指出,茶箍是用压榨茶油时所剩下来的渣滓,再把它压制成坚硬的饼形,可当肥皂用,但与肥皂其实不
  • 善恶善(古希腊语:ἀγαθὸν,拉丁语:bonum,英语:goodness),是宗教、哲学、伦理学等范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例如“善,德之建也。”(《国语·晋语》),“善”与“恶”相反。善的含义接近于道德
  • 欧洲统合欧洲一体化是指欧洲整体或部分地区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统合的历史。现代欧洲统合主要由欧洲联盟和欧洲委员会推动进行。最初提出欧洲统合构想的是理察·尼
  • 澳大利亚大陆澳大拉西亚(拉丁语:Australasia)一般指大洋洲的一个地区,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一词是由法国学者布罗塞(法语:Charles de Brosses)于1756年
  • 自杀防治专线列表此列表记录全球各地的自杀防治专线,依国家/地区划分。列表内的电话可为遭遇情绪危机和有自杀倾向的人提供援助。收录入此列表的自杀防治专线必须:
  • 瑙玛·希拉瑙玛·希拉(英语:Norma Shearer,1902年8月10日-1983年6月12日),美国女演员,曾凭1930年电影 《弃妇》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瑙玛·希拉1902年8月10日出生于魁北克省的蒙特利尔市,
  • 高氯酸镁高氯酸镁是一种强氧化剂,化学式为Mg(ClO4)2。它可以由氧化镁溶于30%高氯酸制得:反应过程需不断搅拌,分多次缓慢加入氧化镁粉末,缓慢滴加高氯酸溶液,溶液呈弱酸性后停止滴加。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