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手机

✍ dations ◷ 2025-09-26 09:52:02 #平板手机
平板手机(英语:Phablet,/ˈfæblɪt/,为混成词,取自手机"Phone"与平板电脑"Tablet")是一种结合了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两者功能的移动设备。它的屏幕尺寸原先认知为介于5.3英寸至7.0英寸(16:9比例)之间,随着主流智能手机屏幕尺寸逐渐放大,以及无边际全屏或18:9屏幕比例手机成为趋势,现在认知尺寸介于5.7吋以上屏幕才算大屏幕手机。大屏幕尺寸强化了移动网络与多媒体的阅览效果。兼具更大的可触摸屏幕面积、更大的电池面积、更容耐废热、零件排列紧密而薄、省去携带多样设备的功能重复等实用优势,并一度被认为是综合手持设备的最终稳定发展方向。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公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数据,与2013年第一季度相比,2014年同期5英寸或以上的智能手机呈现出巨大的增长趋势,同比增幅高达369%。而这部分智能手机占第一季度智能手机总出货量的34%。从区域分布来看,亚太地区5英寸或5英寸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占该区域总量的43%。全世界第一台5英寸以上的智能手机是2007年的HTC Advantage,不过“Phablet”这个词的始源则是在2011年的IFA展出的三星Galaxy Note。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成功也造就市场掀起Phablet的潮流,其后苹果公司和华为也推出iPhone Plus版及华为Mate系列。 全球平均手机尺寸从原本的4英寸左右提高到截止2015年的5英寸左右。2019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厂商纷纷推出5G折叠屏手机,代表的有三星Galaxy Fold(可垂直折叠向内折叠,展开时7.3英寸屏幕售价1980美元)、华为 Mate X(向外折叠,整屏8英寸售价2599欧元)等。2013年8月,牛津词典在线版(Oxford Dictionary Online)收录了这个新名词,解释是“屏幕尺寸介于典型手机和平板之间的智能手机 (a smartphone having a screen which is intermediate in size between that of a typical smartphone and a tablet computer)”。

相关

  • 炮弹病毒水泡病毒属 Vesiculovirus 丽沙病毒属 Lyssavirus 短时热病毒属 Ephemerovirus 胞内水稻黄矮炮弹病毒属 Cytorhabdovirus 核内水稻黄矮炮弹病毒 Nucleorhabdovirus 粒外弹状
  • 小儿急疹小儿急疹,俗称玫瑰疹,古时中国又称奶疹、假麻疹,是一种常见于6个月到3岁之间幼儿的疾病。根据最近中国大陆的数据,此病发病率高达98.2%。虽然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开始怀疑是
  • MEP巨核细胞–红细胞祖细胞(megakaryocyte–erythroid progenitor cell、或MEP、或人类HMEP)是一种,使人们产生巨核细胞及红血球的细胞。它是从共同骨髓祖(CFU-GEMM)而得。
  • 12固体、 液体、 气体12族元素(常称锌族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上第12族(ⅡB族)的元素,位于11族元素和硼族元素之间。12族元素包含锌(Zn)、镉(Cd)、汞(Hg)、鿔(Cn),均为过渡金属元素,其中鿔为人
  • 原发疫源地指示病例(英语:index case),又称为原发病例(英语:primary case),俗称零号病人或零号感染源(英语:patient zero),在流行病学调查中是指在一定人群中的最初的病例。指示病例可能表示疾病的
  • 阿龙·贝克亚伦·特姆金·贝克(英语:Aaron Temkin Beck,1921年7月18日-),美国精神病医生,同时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精神病学的名誉教授。他是认知疗法之父,他开创性的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抑
  • 夏尔·阿兹纳武尔夏尔·阿兹纳武尔(法语:Charles Aznavour,1924年5月22日-2018年10月1日),出生名为沙赫诺吾尔·瓦希纳格·阿兹纳武里安(Shahnour Vaghinag Aznavourian,亚美尼亚语:Շահնուր Վ
  • 史密森学会史密森尼学会,有时也译作史密松学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 /smɪθˈsoʊniən/ smith-SOE-nee-ən)是美国一系列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集合组织,其地位大致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国
  • 电子鼻电子鼻是一种用于检测气味的设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电子技术和商业的角度来看,“电子传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所谓“电子传感”是指使用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系统再现人类感
  • 郭烈锦郭烈锦(1963年-),江西遂川人,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9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1989年7月迄今,在西安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