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二次刚果战争
✍ dations ◷ 2025-09-29 12:51:24 #第二次刚果战争
第二次刚果战争,是主要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一场战争。在第一次刚果战争中被卢旺达扶植上台的卡比拉对迟迟不肯撤离的卢旺达驻军渐生猜忌,在试图强制其撤出后,卢旺达势力开始把枪口转向了卡比拉政权。战争在1998年爆发,至2003年交战双方达成和解并共同组建刚果民主共和国过渡政府才结束。第二次刚果战争是非洲现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前后涉及非洲9个国家,20支武装力量,导致总计有超过100万人被迫流亡,大量迁移至周边国家,有“非洲的世界大战”之称。尽管2003年的停战标志着该战争的正式结束,但是整个国家仍然冲突不断,东部地区仍时有激烈的武装冲突。2004年,估计每天有至少1000人死于军事冲突、社会保障不足或食物的短缺。持续不断的局部冲突导致大量人口被迫流亡国外。
相关
- 先天性碘缺乏综合征先天性碘缺乏症候群(又称矮呆病、克汀病、呆小病)是指因产妇对碘的摄取不足,使得婴儿先天性缺乏甲状腺激素(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症),而导致严重阻碍身心发展的一种症状。一般通过
- 儿医学小儿科(或称儿科)是现代医学的一个分支,专门医疗患病的婴儿、儿童及青少年。最大的年龄通常至青春期。一个受到这方面知识专门训练的医生被称作儿科医生。
- 甘油醛-3-磷酸甘油醛3-磷酸(英语: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缩写、GADP、GAP;或3-phosphoglyceraldehyde, PGAL)是生物体中的常见分子,是糖解作用的中间产物之一,以及卡尔文循环的糖类产物。这
- 手性拆分试剂手性拆分(Chiral resolution),亦称光学拆分(Optical resolution),或外消旋体拆分。在立体化学中,用以分离外消旋化合物成为两个不同的镜像异构物的方法,为生产具有光学活性药物的重
- 糖分糖(sugar)泛指各种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会用在食品。糖在有机化学中属于糖类,由碳、氢及氧三种原子组成。单糖是结构较简单的糖,包括
- 电容率在电磁学里,介电质响应外电场的施加而电极化的衡量,称为电容率。在非真空中由于介电质被电极化,在物质内部的总电场会减小。电容率关系到介电质传输(或容许)电场的能力。电容率衡
- span class=nowrapUClsub4/sub/span四氯化铀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UCl4,有放射性。四氯化铀可以通过二氧化铀与氯化亚砜或四氯化碳的反应来制备:四氯化铀遇水产生氯化铀酰,在空气中加热也会氧化到此产物。遇到
- 710年前9世纪 | 前8世纪 | 前7世纪前730年代 前720年代 | 前710年代 | 前700年代 前690年代前715年 前714年 前713年 前712年 前711年 | 前710年 | 前709年 前708年 前707年 前
- 非介入性研究非介入性研究(Unobtrusive research),或译非侵入性研究、暗地调查法等,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在不惊动调查对象的前提下,进行资料搜集工作,从而避免“主体反应”(subject
- 严绳孙严绳孙(1623年-1702年),字荪友,又字冬荪,号秋水,自号藕荡渔人。江南无锡县(今江苏无锡市)人。清初学者。严绳孙六岁就能写径尺大字,其后以诗词书画闻名。他读书不重强记,但所学终身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