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社会论坛

✍ dations ◷ 2025-10-29 14:58:28 #国际会议,另类全球化运动,反全球化,2001年建立的组织

世界社会论坛(World Social Forum,WSF)又称社会运动论坛世界峰会,是反全球化运动与另类全球化运动成员的年度聚会。成员们利用此聚会来联合世界活动、分享与讨论组织战略及互相交换关于世界与自身议题的运动资讯。

将会议定在一月的原因是因为它的“资本主义敌人”─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也是在一月开会。这不是巧合。会议日期订定的原因是很难在达沃斯组织一个民众的抗议活动,而这样的时间开会可以在新闻媒体上试着掩盖世界经济论坛的报导。

世界社会论坛已经鼓舞了许多区域性社会论坛的组织,包括欧洲社会论坛、亚洲社会论坛(英语:Asian Social Forum)、地中海社会论坛(英语:Mediterranean Social Forum)、非洲社会论坛(英语:African Social Forum)以及许多地方性或全国性的社会论坛,像是利物浦社会论坛(英语:Liverpool Social Forum)与波士顿社会论坛(英语:Boston Social Forum)等等。连第一次召开的美国社会论坛(英语:US Social Forum)也在2007年6月于亚特兰大举行。而大多数的社会论坛皆奉行世界社会论坛订立的《原则宪章》。

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于2001年1月25日至1月30日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该活动由在不同反全球化运动中的参与团体所合作举办,包括著名的法国社会运动团体“课征金融交易税以协助公民组织”。

而第一届世界社会论坛有部分受到巴西劳工党执政的阿雷格里港政府所资助。当地政府对这个城镇施以一个实验性的创新模式:结合代议政治体系与大众公开集会的参与。12,000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参加了这个集会。同时,巴西也正面临政治转向的时代,劳工党的总统候选人卢拉·达·席尔瓦在稍后赢得了选举的胜利。

第二届世界社会论坛于2002年1月31日至2月5日同样于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共有123个国家的12,000名官方代表,60,000名参与者,652个工作坊,以及27场演讲。

第三届世界社会论坛也于2003年1月在巴西阿雷格里港举行。有许多平行工作坊,包括讨论聚焦于非共产主义者,非资本主义者,以及在社会、政治、经济等不同面向的参与可能性 的“资本主义后生活”(Life After Capitalism)工作坊。而其中一个著名的演讲者是美国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

第四届世界社会论坛于2004年1月16日到1月21日在印度孟买举行。参与者人数预期达到75,000人而最后比预期超过数千人。文化多样性是该论坛著名的面向。另一个注目的决定则是在自由软件的立场。本届论坛重要的演讲者则是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史迪格里兹。

第五届世界社会论坛于2005年1月26日至1月31日在巴西阿雷格里港。有155,000人登记参与论坛,大多数来自于巴西、阿根廷、美国、乌拉圭与法国。一部分的参与者在论坛中发表了《阿雷格里港宣言》。

第六届世界社会论坛在2006年1月于委内瑞拉卡拉卡斯和马利巴马科,以及2006年3月于巴基斯坦卡拉奇多地以“多中心主义(英语:Polycentrism)”的方式举办。巴基斯坦的论坛延后到3月是因为当地发生了克什米尔大地震。

第七届世界社会论坛在2007年1月20日至1月25日于肯亚内罗毕举行。有来自110个国家的66,000登记与会者与1,400参与的组织使得该论坛较过去数届更为“全球化”。它被评论成“NGO的大拜拜”(an NGO fair) 且肯亚与南非的穷人运动对于部分以非洲穷人的名义参加论坛的NGO展开了强而有力的抗议行动。

第八届世界社会论坛并未在同一个地方举行,而是由全球上千个地方团体在世界各地举行,举行的时间在2008年1月26日前后几天,本届世界社会论坛也被称为“Global Call for Action”。

第九届世界社会论坛于2009年1月27日至2月1日在巴西的贝伦举行,论坛场地位于亚马逊雨林当中。

由于只停留在一般非专业性且含糊不清的批判新自由主义与帝国主义,却很少提供实践的理念,世界社会论坛曾被社会主义者与共产主义者离席批评。另一方面,部分无政府主义者则批评世界社会论坛企图尝试在不同意见的团体中使用像共产国际那样的中央极权立场。多数的世界社会论坛参与者会认为世界社会论坛并非是一个决策体,而是一个公开商议的空间。而一些盛传的批评则是在另一个立场:团队并未建立程序采纳与论的陈述倡议。

世界社会论坛也容易遭受批评在于支持反全球化运动方面,论坛认为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是最有效率达到全球性的贫困。而批评者认为论坛所反对的全球化与资本主义是不可避免的。世界社会论坛参与者则回复,所谓的“全球化是不可避免的”是个意识形态的神话,因此,他们信仰一个口号:“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

在现今全球秩序下的右翼反对者批评世界社会论坛的多元性只是包含从社会民主主义至无政府主义等左派的运动观点而已。

一些参加世界社会论坛的成员所举办的活动也会被批评,如在2001年世界社会论坛时,部分成员侵入孟山都企业的基因改造作物农场并且摧毁作物。

相关

  • 平滑在图论中,边收缩是指将一个图的其中一个边移除,并将被移除边的两个顶点合并,同时保持与被移除边之顶点相连的其他顶点之连接关系的一种变换,为图子式理论中的基本算子之一,然而此
  • 氯苯氯苯是苯的一个氢被氯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6H5Cl,室温下为无色易燃的液体。氯苯用于生产杀虫剂,与三氯乙醛反应得到DDT,也可作为制取苯酚、硝基氯苯、二苯醚的原料,
  • 牵引机拖拉机(英语:Tractor,又称为牵引机、曳引机)是一种用来拖拉、牵引其他不能自行移动设备的装备。一般来说,它是一种用来拖拽其他车辆或设备的车辆。这词源自拉丁语trahere、traho
  •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英语:Laser rangefinder)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测定距离的仪器。其基本原理是,向待测距的物体发射激光脉冲并开始计时,接收到反射光时停止计时。这段时间即可以转换为激光
  • 叶笛 (作家)叶笛(1931年9月21日-2006年5月9日),原名叶寄民,台湾诗人、作家、评论家、翻译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台湾台南人。台南师范学校(现国立台南大学)毕业,后来到日本留学,在东京大学等校学习
  • 脱藩脱藩是指日本江户时代的武士从藩中脱离而成为浪人的行为。虽然在战国时代,臣下违抗主命的行为常有发生,但进入江户时代后,将脱藩视为“以臣下之身背叛主上”而无法原谅的风潮高
  • 伺候席伺候席,是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大名登上江户城参觐将军时的坐席次序。伺候席是根据拜谒者的家格、官位以及役职来分别的。由于对于大名家族来说这是表示其身份地位的事物,故伺候席
  • 鰕鳉科Cynolebiidae Hoedeman, 1961 Nothobranchiidae Garman, 1895 Rivulidae Myers, 1925 鰕鳉科为辐鳍鱼纲鲤齿目的其中一科,还包含了曾是独立1科的假鳃鳉科()、溪鳉科()已并入鰕
  • 毛蕨毛蕨(学名:),为金星蕨科毛蕨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澳洲、太平洋岛屿、拉丁美洲和南非的沼地。
  • 穆勒鞋穆勒鞋(拉丁语:mulleus calceus;英语:Mule,英语发音:/mjuːl/)是一种鞋子,最大特点是露出脚后跟的设计。穆勒鞋历史上主要为高跟设计,穿戴者主要是女性。当代又出现了平底,以及男性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