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管原位癌 (DCIS)

✍ dations ◷ 2025-07-20 03:48:11 #乳腺管原位癌 (DCIS)
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简称DCIS) ,也称为乳腺管原位癌或乳管内原位癌,是发生在乳房的癌前(pre-cancerous)病变或非侵袭性癌症。DCIS在乳癌阶段(英语:Breast cancer classification)中归类为阶段0。乳腺导管原位癌很少会有症状,也没有可感觉到的肿块,通常是通过钼靶检查出来的。若罹患乳腺导管原位癌,表示乳房中一个或多个乳腺管内有发现异常细胞。In situ“原位”意味着异常细胞还没有侵犯乳腺管之外的其他乳房周边组织(而pre-cancerous“癌前”是指此病症没有演变成侵袭性癌症)。某些情形下,乳腺导管原位癌可能会侵入并扩散到其他组织,但是无法确定哪些病变无需治疗就能保持稳定,哪些病变会成为侵袭性癌症。乳腺导管原位癌涵盖疾病范围很广泛,从不危及生命的低级别病变(低恶性程度)到高级别(即潜在高度侵袭性,高度恶性)的病变。乳腺导管原位癌会根据细胞的结构模式(实心、筛状、乳头状和微乳头状)、肿瘤分级、以及是否存在毛刺(英语:Comedocarcinoma)组织来进行分类。可以通过钼靶检查来检查是否有小斑点的钙(称为微钙化(英语:Microcalcification))来检查是否有乳腺导管原位癌。不过在没有乳腺导管原位癌的情形,也可能会出现可疑的微钙化组织,所以会需要活检来帮助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若没有接受治疗,约有20-30%会发展成乳腺癌,这是在女性中最常见早期癌症类型。在统计上,对于乳腺导管原位癌是否要算作癌症有一些分歧:有的乳腺癌统计时会包括乳腺导管原位癌,有些则没有。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字面上的意思是“类似癌症”(cancerous)的上皮细胞,仍维持在乳腺管小叶内的正常位置(原位)。临床上认为这是癌前病变(英语:Precancerous condition),因为以生物学的角度,异常的细胞尚未穿过基底膜侵入周围组织。若在乳房的不同象限中有多个病变部分(称为DCIS的“病灶”)时,即称为“多中心”疾病。在统计上,有些人认为DCIS是“癌症”,而另一些则不是。当其归类为癌症时,会称为非侵入性(non-invasive)或侵入前(pre-invasive)的癌症。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将其描述为“非侵入性癌症”(noninvasive condition)。大多数罹患DCIS的妇女没有任何症状。大多数病例(80-85%)是在通过乳房筛查发现。如果癌症不断发展,可能会出现第一个征兆和症状。由于缺乏早期症状,所以钼靶检查时最常检测到DCIS。在一些情况下,DCIS可能导致:DCIS的具体原因还不得而知。不过这种疾病的危险因子与侵入性乳腺癌相似。有些女性比其他女性更容易罹患DCIS。例如有乳腺癌家族史,较早开始月经或是较晚绝经的女性 比较容易罹患DCIS。另外,从未生过孩子或晚年生育的女性也更有可能罹患DCIS。若在绝经后使用雌激素-孕激素的激素替代疗法(HRT)超过五年以上,有遗传突变(BRCA1(英语:BRCA1)或BRCA2(英语:BRCA2)基因),非典型增生,或是辐射暴露或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也可能有增加罹患的风险。发展为非侵入性癌症的风险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且在45岁以上的女性中更高。美国有80%的病例是通过乳房X光检查筛查出来的。BI-RADS(英语:BI-RADS)的全名是是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英语:Breast Imaging-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的缩写,乳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最初设计用于乳腺摄影的质量保证工具。 该系统是许多健康团体的协作努力,但由美国放射学会(英语: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出版并注册。该系统旨在标准化报告,并由医疗专业人员用来传达患者发展乳腺癌的风险。 该文件侧重于医疗专业人员使用的患者报告,而不是提供给患者的“诊断报告”。关于DCIS的最佳治疗,各方有不同的意见。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推荐外科手术切除,辅以放疗或他莫昔芬治疗DCIS。手术可以是保留完整乳房的手术,或是乳房切除术(全部或部分切除受影响的乳房)。如果使用乳房肿瘤切除术,通常会联合放射治疗。如果细胞显示雌激素受体(英语:Estrogen receptor)阳性,可以用他莫昔芬进行激素治疗。DCIS不需要化疗,因为这种疾病是非侵袭性的。手术虽降低了继发癌症的风险,但是许多人在未治疗的情形下也不会发生癌症,也并且没有伴随的副作用。目前还没有有关手术后和观察等待(英语:Watchful waiting)结果的比较资讯,某些情况下,观察等待(英语:Watchful waiting)有可能也是合理的处理方式。若在乳房肿瘤切除术进行放射治疗,其生存率(英语:Survival rate)可以提高到和乳房切除术相当的程度,不过同一侧乳房以进一步的DCIS或侵入性乳腺癌的形式复发的风险略高。系统综述(包括Cochrane文献回顾(英语:Cochrane Library))表明,与只进行乳房保留手术相比,在乳房肿瘤切除术中增加放疗,可以减少了DCIS复发或之后发生侵入性乳腺癌的几率,而不影响死亡率。Cochrane评价没有发现放射治疗有长期毒性作用的证据。作者也提醒说,在长期毒性作用有明确结论之前,需要对患者有更长时间的随访,而且指出,持续的技术改进应该会进一步限制健康组织的辐射照射。他们建议对接受这种治疗的妇女告知全面的潜在副作用信息。他们建议对接受治疗的妇女给予全面性的潜在副作用信息。乳房肿瘤切除术加上放射治疗似乎可将局部复发的风险降低到约12%,其中半数是DCIS,一半是侵入性乳腺癌;接受乳房切除术的女性复发风险为1%。没有证据表明乳房切除术在死亡率上优于保留乳房的乳房肿块切除术。不过乳房切除术可能可以降低在同一部位出现的DCIS或侵入性癌症的发生率。若是在局部切除后,边缘仍持续有微观癌细胞侵入的情形,或者诊断为DCIS,而且可能有弥漫性微钙化的患者,多半还是会建议进行乳房切除术。一些研究机构在DCIS乳房切除术后复发性浸润癌高发生率的情况下,已经认可了常规的前哨淋巴结活检(SNB)。也有些研究者认为只有特定的病患才需要前哨淋巴结活检。 大多数人同意,对于高危DCIS的组织学诊断(成像可触及肿块或较大的III级),以及对DCIS进行核心或切除活检诊断后进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应予以考虑进行SNB。由于DCIS通常很早发现,而且有进行治疗或管理,所以很难说如果不治疗会发生什么情况。确诊患有此病并且接受治疗的女性病患,在10年内死亡的几率为2%。生物标志物可以确定在确诊DCIS的妇女中,之后罹患浸润性癌症的风险高低。DCIS经常被乳房X线摄影检测到,但很少能被感觉到。 随着乳腺X线筛查技术的不断使用,非侵入性癌症的诊断更为频繁,目前占所有乳腺癌的15%至20%。由于引入了筛查乳房X线照相术,在美国1983至2003年期间,DCIS病例增加了5倍。 2009年大约有62,000例被诊断出来。

相关

  • 曾光曾光(1946年5月22日-),男,北京人,中国流行病学家。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1946年5月22日出生于北京。
  • 词干在语言学中,词干(stem),或语干,是词的一部分。在不同情况下使用,其含义有差异。词干的其中一种含义,是指词缀所附着的部分。 例如在英语单词friendships中包含了词干friend,词缀-shi
  • 双星藻目双星藻目(Zygnematales)为藻类植物之一植物目。该植物于植物分类表上,归于轮藻门(Charophyta)双星藻纲(Zygnematophyceae),为纲下唯一一目,包含水绵。
  • 淫祀淫祀指不合适的祭祀或祭祀不在国家祀典当中的神明。古代中国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以“礼”作为维系道德伦理之准则,希望人民能因为礼的教化而建立良好的道德观,为了避免百姓道德伦
  • 郁金香参见正文郁金香在植物分类学上,是一类属于百合科郁金香属(学名:Tulipa)的具鳞茎草本植物,又称洋荷花、旱荷花、草麝香、郁香(《太平御览》)、红蓝花、紫述香(《本草纲目》),原产地从南
  • 李 蓬李蓬(1965年10月-),女,江西宁都县人,分子生理学家,从事脂代谢和代谢性疾病研究。198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取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博士学位。2003年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
  • 锋面锋(英语:frontal surface)是指冷暖气流相遇所形成的一个面,是为冷暖气团交界面,通常也会伴随低压槽。锋面为中尺度系统。锋面依照性质分为四种,为别为冷锋、暖锋、滞留锋(或静止锋)
  • span style=color:white;行政院会议/span行政院会议,又称行政院院会,是中华民国行政院的决策机关,为《中华民国宪法》第58条所规定设立,由行政院院长、行政院副院长、各部会首长、行政院政务委员组成,以行政院院长为主席
  • 马尔代夫中华民国与马尔代夫关系是指中华民国与马尔代夫共和国之间的关系。两国于1966-1972年有官方外交关系,断交后,目前没有在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性质的代表机构。对马尔代夫的相关
  • 布伦内罗氏瘤布伦内罗氏瘤(Brenner tumors),是一类病发于卵巢的罕见肿瘤,它是一类表面上皮-间质肿瘤。这类肿瘤大多数是良性肿瘤,但也可能恶化为恶性肿瘤。大多数的病例都是在盆腔检查中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