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ions ◷ 2025-07-26 18:37:00 #核
核天体物理学(nuclear astrophysics)是天体物理学和核物理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的领域有恒星结构,天体质量与其寿命的关系等,并从中了解恒星如何产生能量,认识化学元素的起源和演变,分析驱动天体物理现象的机制。19世纪许多物理学家,如迈耶(英语:Hans Ferdinand Mayer)、沃特森(英语:John James Waterston),冯亥姆霍兹和开尔文勋爵等,认为太阳的能量来自于重力势能,但是利用维里定理推算太阳的年龄只有19万年,远小于地球的年龄。然而在贝克勒尔还没在1895年发现放射线 ,相对论和量子论也未被提出的时候,此问题无法获得解决。1920年,爱丁顿提出太阳里的质子经由某种过程聚变成氦核,并产生巨大能量,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冯·魏茨泽克经由计算,得出氢原子经过四步核聚变反应可形成氦。1939年,美国天文学家汉斯·贝特认为氢聚变成氦有两种过程。第一种是质子﹣质子链反应,是质量与太阳相似或比太阳轻的恒星产生能源的主要过程;第二种是碳氮氧循环,是质量比太阳大恒星的主要能源;这些反应产生的能量能持续维持恒星内部的高热。1946年,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提出高温的恒星最终可创造出铁元素,并在1954年导出核聚变的步骤,表现出恒星如何合成从碳至铁的元素。1957年,威廉·福勒与玛格丽特·伯比奇、杰佛瑞·伯比奇和霍伊尔一起写的《恒星内部的元素合成》,描述恒星内部通过核合成的反应而形成元素的过程,并列举出重元素被观测到的丰度分布情况。福勒开创了核天体物理学的研究,他也因此论文获得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除了少数较轻的元素,如氢、氦等,其他的元素都是在恒星内产生的,恒星内部有核聚变反应,将较轻的元素组成较重的元素,此过程因质量亏损而产生巨大能量,成为恒星能量的来源。恒星核合成理论预测了太阳系从氢到铀的丰度.。

相关

  •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英语:Gram Staining)是用来鉴别细菌的一种方法:这种染色法利用细菌细胞壁上的生物化学性质不同,可将细菌分成两类,即革兰氏阳性(英语:Gram Positive)与革兰氏阴性(英语:Gram
  • 4d10 5s2 5p52, 8, 18, 18, 7蒸气压((正交))第一:1008.4 kJ·mol−1 第二:1845.9 kJ·mol−1 第三:3180 kJ·mol主条目:碘的同位素碘(Iodine)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元素符号是I
  • 核污染放射性物体或放射源缺少防护措施,会导致放射性污染。核工业中会产生放射性废弃物、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当核电站发生事故时,也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如切尔诺贝利事件
  • 囊泡病毒科囊泡病毒科(Ascoviridae)是双链DNA病毒中的一个科,该类病毒主要感染无脊椎动物,下有一属:
  • 组织细胞增生症医学中,组织细胞增生(英语:Histiocytosis)是指组织细胞(英语:histiocyte)(组织巨噬细胞)之过量存在;组织细胞增多症或组织细胞增生症常被用来指代一系列以此为特征的罕见病。偶见以此
  • 升糖指数升糖指数(Glycemic index,简称GI),又译糖生成指数,用于衡量糖类对血糖量的影响。在消化过程中迅速分解并且将葡萄糖迅速释放到循环系统的糖类具有高升糖指数。反之,在消化过程中缓
  • Pm6s2 4f52, 8, 18, 23, 8, 2第一:540 kJ·mol−1 第二:1050 kJ·mol−1 第三:2150 kJ·mol主条目:钷的同位素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Pm,原子序61,属于镧系元素与稀土元素,它所有
  • 命题命题(proposition),在现代哲学、逻辑学、语言学中是指一个判断(陈述 (逻辑))的语义(实际表达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定义并观察的现象。命题不是指判断(陈述)本身。当相异判断(陈述)具
  • MIT马萨诸塞理工学院(英语: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为MI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学校成立于1861年,主校区沿查尔斯河而建,当时目
  • 牛至牛至(学名:Origanum vulgare),又名滇香薷,欧洲语言中称为“俄勒杆叶”、“披萨草”或“野马郁兰”(意大利语:origano;英语:oregano、pizza herb、wild marjoram),是唇形科牛至属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