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恒变形虫

✍ dations ◷ 2025-10-10 12:18:42 #无恒变形虫
无恒变形虫(学名:Polychaos dubium),又称无恒多卓变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变形虫,其基因组由多达6700亿碱基对组成,是已知生物中基因组最庞大者,惟此测量结果目前有所争议。无恒变形虫最早于1916年由美国生物学家阿萨·阿图·沙弗(德语:Asa Arthur Schaeffer)描述发表,当时被归入变形虫属中,名为Amoeba dubia,1926年沙弗认为本种与该属其他物种有所差异,而将其同属的囊多卓变虫一起归入新属多卓变虫属(Polychaos),并以本种为该属的模式种。无恒变形虫细胞质中的结晶呈双锥体状或平盘状,不具有胞内体,内质(英语:endoplasm)与外质(英语:Ectoplasm (cell biology))均为澄清,细胞核为椭球状。通常具有多个伪足(polypodal),平均为12个,不过快速移动时可能只剩下一个。无恒变形虫具有已知生物中最庞大的基因组,共有多达6700亿碱基对(670 Gbp),人类基因组大小的200倍。与衣笠草(1490亿对基因组)与石花肺鱼(1490亿对基因组)同为基因组大小最大的生物。不过有学者指出无恒变形虫基因组大小为1960年代以生化技术测定,并非以现代分子技术测得,可能受细胞质中的其他DNA影响,故应谨慎判读。变形虫属的大变形虫(英语:Amoeba proteus)(Amoeba proteus)基因组大小过去即被认为有多达3000亿碱基对,但以分子技术测定后发现仅有约400亿碱基对。无恒变形虫生长于淡水中,以藻类为食,在北美洲、欧洲与中国皆有发现。

相关

  • 遗传遗传(英语:Heredity),俗称随根,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遗传学是研究此一现象的学科,目前已知地球上现存的生命主要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除了遗传之外,决定生物
  • 外囊菌亚门外囊菌亚门是子囊菌门中的一个比较原始的分支,本门中其他菌种基本是由其进化出的,最新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明其是单源种。外囊菌亚门的种类基本是寄生的,以菌丝或酵母方式寄生在
  • 说话说话是人类透过口语来沟通的方式,是建基于词法和名称的句法组合是造出极大量的词汇(多数超过一万组),人类所说话的每个词语都是拼音系统中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产生而成,亦可以说是
  • 按摩按摩(法语:Massage),亦称推拿,指通过身体接触,对皮肤下的肌肉进行积压或拉伸的行为,以疏通经络,滑利关节,促使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治愈病痛的目的。在中国,
  • 大麻合法化大麻的医疗用途和娱乐用途的合法性因国家而异,且就持有、销售、种植、医用和个人使用等情况而有所不同。大多数国家的政策受到联合国在1961年的《麻醉品单一公约》、1971年的
  • 滴管滴管(Pasteur pipette、Pipette)是实验室中用于转移少量液体的器皿。滴管为一根开端很窄的中空玻璃管,末端有橡胶球。滴管通常是玻璃制的,但也有的是塑胶制的。通常滴一滴为0.05
  • 外肛动物门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其下的物种通称苔藓虫(bryozoans)。外肛动物过去常与内肛动物合称为苔藓动物门(学名:Bryozoa),目前所称的苔藓动物已专指外肛动物。目前生存
  • 辛普森氏果猴辛普森氏果猴(学名:Carpolestes simpsoni),又名辛氏盗果兽,是已灭绝的更猴形亚目的一种,是最早的像灵长目哺乳动物之一。根据它们的化石纪录,可以追溯至古新世晚期。辛普森氏果猴有
  • 细胞工程细胞工程(英文:cell engineering)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基于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所进行的的遗传操作。这些操作用于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
  • 贝蒂·福特伊丽莎白·安·布卢默·沃伦·福特(Elizabeth Ann Bloomer Warren Ford,1918年4月18日-2011年7月8日),美国第38任总统杰拉尔德·福特的妻子,美国前第一夫人(1974年-1977年)。以推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