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库利

✍ dations ◷ 2025-07-06 03:50:50 #詹姆斯·库利

詹姆斯·威廉·库利(英语:James William Cooley,1926年-2016年6月29日)是一位美国数学家。库利于1949年在纽约布朗克斯的曼哈顿学院获得学士学位,1951年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于196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1953年至1956年,他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担任约翰·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程序员,在那里他特别为布莱克曼-图基变换进行了编程。

1956年至1962年,他在纽约大学科朗研究所从事量子力学计算工作,当时他是纽约约克镇高地的IBM沃森研究中心(英语:Thomas J. Watson Research Center)研究人员。1991年从IBM退休后,他加入位于金斯顿的罗德岛大学电机工程系,担任计算机工程项目的教员。

他对数学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重新发现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他在1965年为IBM的研究部门工作时与约翰·图基共同开发了这一算法(见库利-图基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

此动机是由IBM沃森研究所的理查德·加温(英语:Richard Garwin)博士所提供,他关心的是为SALT会谈验证与苏联的核武条约。加温认为,如果他有一个非常快的傅里叶变换,他可以在苏联周边国家的地面上安装传感器。他向库利和图基建议如何对傅里叶变换进行编程以使其更快。他们做了这项工作,传感器被植入,他能够将核爆炸的位置定位在15公里之内。

库利是IEEE数字信号处理委员会的成员,因其在FFT方面的工作而或选为IEEE院士,并获得IEEE百年纪念奖章(英语:IEEE Centennial Medal)。2002年,他获得IEEE杰克·S·基尔比讯号处理奖章(英语:IEEE Jack S. Kilby Signal Processing Medal)。他对数字信号处理术语的建立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相关

  • 山雷酋长山雷(‘Hin-mah-too-yah-lat-kekt’,美国拼字法(英语:Americanist phonetic notation)为‘Hinmatóowyalahtq'it’;一般被称为约瑟夫酋长或小约瑟夫;1840年3月3日-1904年9月21日)是内
  • 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济南铁路运输中级法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的铁路运输中级法院。1955年,济南铁路运输法院成立。1957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撤销铁路、水上运输法院的决定》,
  • 布莱恩特·塔克曼布莱恩特·塔克曼(英语:Bryant Tuckerman,1915年11月28日-2002年5月19日),美国数学家,生于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市。他在普林斯顿大学修读拓扑学期间研究出将flexagon(英语:flexagon)的一
  • 乔治城 (华盛顿特区)乔治城 (英语:Georgetown)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一个社区。该社区有一所自己的大学乔治城大学,包括超过100个餐馆酒吧,区中的M-大街是华盛顿最有名的大街之一。
  • 穿裘皮的维纳斯《穿裘皮的维纳斯》(德语:Venus im Pelz)是奥地利作家利奥波德·范·萨克-马索克的代表作。这篇小说是马索克本人预想的史诗系列该隐的遗产中的一部分。《穿裘皮的维纳斯》属于
  • 海森伯群在数学里,海森堡群是以维尔纳·海森堡来命名的,为如下之三阶上三角矩阵所组成的群:元素、、可以取成某种交换环,一般会取成实数环或整数环。若、、为实数,则可得到一个连续海森堡
  • 瓜塔佩巨岩瓜塔佩巨岩(西班牙语:El Peñón de Guatapé),也被称为“埃尔佩尼奥尔巨岩”(西班牙语:Piedra del Peñol),或简称“拉·皮耶德拉”(西班牙语:La Piedra,意为“岩石”),是位于哥伦比亚安
  • 雷蒙德·洛威雷蒙德·费拿·洛威 或译 雷蒙·洛伊(该译名被广泛中文学术著作引用)、洛伊威等名,(法语:Raymond Fernand Loewy,1893年11月5日-1986年7月14日),生于法国巴黎,20世纪最著名的美国工业
  • 蛇信与舌环蛇信与舌环(日语:蛇にピアス),为2009年岀品日本电影,以日本国内青年次世代刺青,穿环,分舌的现象探讨该世代的落寞。导演为曾导演过《青之炎》的蜷川幸雄。
  • 海侵海侵(transgression),又称海进,是一种地质事件,指在相对短的地史时期内因海面上升或陆地下降,造成海水对大陆区侵进的地质现象。在此期间,海平面相对于陆地上升,海岸线向高地移动,从而导致洪水。海侵可由陆地下沉或洋盆水容量减少引起。可能由造山运动等构造事件、冰期等严重气候变化或冰或沉积物移除后的均衡调整引起。海侵成因包括: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造成全球性海侵;地球自转速度加快,赤道地区海侵,速度减慢,两极地区海侵;构造运动导致洋中脊扩张加快、体积增大,可在两岸地区发生海侵;地球膨胀也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