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资本
✍ dations ◷ 2025-07-19 08:30:11 #社会资本
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网络 · 理性化 · 都市 · 阶层
流动 · 社会不平等 · 社运 · 社会变迁
社会心理学 · 发展 · 偏差 · 犯罪
教育 · 知识 · 科学(英语: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 医疗
健康(英语:Sociology of health and illness) · 法律 · 政治 · 军事(英语:Military sociology) · 体育
经济 · 世俗化 · 工业 · 互联网
传播 · 文化 · 反文化 · 社会企业
宗教 · 文学(英语:Sociology of literature) · 家庭(英语:Sociology of the family) · 性别社会语言学 · 媒体研究
社会哲学 · 社会统计学
系统科学 · 世界体系理论
经济地理学 · 经济思想史
社会人类学 · 文化人类学
文化研究 · 性别研究生态层次分析
社区赋权
社群意识
社区运动
社区优势
社区复原
社会资本社区心理学
社区谘商
社区谘询
群体介入社区联盟
社区总体营造
社区发展
社区心盛社区学院
社区中心
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资本的一种形式,是指为实现工具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过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社会资本在社会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以及政治学等学科,都是很重要的概念。通过研究人际间的关系结构、位置、强度等,可以对社会现象提供更好的解释。资本的另外两种形式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对于这两种资本,有一个很好的比拟,在一个组织中,提供工具给工人相当于提供物质资本,提供培训给工人相当于提高了工人的人力资本,这些对于组织绩效都有正面影响。社会资本一般通过提高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信任,或利用组织成员与外界的联系,为组织获得有用的机会和信息,进而影响组织绩效。但是,社会资本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有两面性的。很多研究发现,较高的内部社会资本,在某种条件下,会使得组织更加保守,抵制创新,形成小团体。而较高的外部社会资本,也可能使组织的隐秘信息流失。因此,社会资本与组织绩效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十九世纪末,受到政治经济学的古典资本理论的兴起以及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影响,早期的社会资本概念中,“资本”的特性非常明显,往往被用来指一些具有公共物品特性的,属于国家或社会的公共资本。主要代表人物包括政治经济学家,如奥地利经济学派,《资本实证论》的著者庞巴维克教授;德国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资本论》著者卡尔·马克思;英国哲学家,19世纪末期的功利主义代表人物亨利·西奇威克;和英国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原理》著者阿尔弗莱德·马歇尔等等。在他们的文献中,都能够找到社会资本的影子,但有关的论述由于受制于当时的情景,因此都较为侧重于资本的特性。如卡尔·马克思早在1867年的德文著作中就使用社会资本来形容为投入到未来的再生产而将众人的资本集合起来所形成的资本。Marshall则在他的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用社会资本这一词来区分储存有形资本时的临时性与永久性。根据马歇尔和西奇威克的说法,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视角的资本,与个人资本(包括个人所有财产与投资)刚好相反;马歇尔指出,社会资本包括全国性的生产工具,发明,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如公路,桥梁,国家机关等,也包括,人口的技能与素质,以及西奇威克所强调的声誉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社会资本的概念开始出现有关社会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反映了公民平等以及社区教育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著名的哲学家,教育思想家约翰·杜威。杜威的批判性实用主义哲学思想(Critical Pragmatism)对社会资本非常重要,他认为批评应该是有建设性的,才能够解决并改善社区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避免简单负面的批评;其次应该具有同情心,人们应该关心或同情那些被社会忽略或者天生有缺失的人或群体的习惯。同情心反映了一种,在群体中,对应有的道义的认知与理解的社会功能。最后,杜威在他的多个论述中都使用了社会资本一词,他第一次使用社会资本是在《The Elementary School Record》(译作:《小学教育手册》)一书,他强调学校的教学不能仅仅把学生的思想局限在简单的知识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更多接触实实在在的社会。他的原文是这样的:“将教学方法调整一下,让教学内容具有更多与社会相关的内容。这样做有两方面的实用意义,既增加对社会成长过程中用于累积智慧方法的认识;也让孩子们接触到巨大的社会资本的财富从而拓宽其人生经验。”在他的《The School and Society》(译作:《学校与社会》)一书中,除了提出了学校对形成社区群体性及社区归属感的重要性,更提出通过教育的手段,学校可以成为社区以及社群生活的中心。受到教育家杜威的学校对社区的影响以及实用主义影响。1916年美国西维珍尼亚的州政府乡村中学督学官海尼凡(英语:L. J. Hanifan)先生的一篇有关乡村中学与社区中心的文章提出了如何让乡村中学成社区中心的想法与实践方法,其中他对于社会资本的描述是这样的:“人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存在某些实在的内容,可以被观察到而且显得非常重要,例如,慷慨的行为,伙伴关系,同情心,以及个人以及家庭之间的交往形成的社会组织。......孤立的个体在社会上是无助的。......当个体与邻居开始交往,并进一步拓展到邻居的邻居时,社会资本就开始累积,可能马上满足个体的社会需要,也可能是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资本具有持续不断地改进整个社区中的不稳定性的潜能。”在杜威和海尼凡对于社会资本的描述中,反映了比较多美国社区主义。海尼凡先生虽然提出了社会资本的较完整的论述,但是在他以后的文献中发现,人们对社会资本的概念的使用和兴趣好像是暂时停止了,海尼凡先生有关社会资本的论文也很少被引用。社会资本也可能因互动网络的紧密而有不同的层次,Gittell与Vidal(1998: 15)即循着Putnam社会连结亲疏远近的概念,将社区层次社会资本划分为“结合型社会资本”(bonding social capital)与“桥接型社会资本”(bridging social capital),这样的区分方式与Granovetter(1973, 1983)的网络“强连结”(strong ties)与“弱连结”(weak ties)理论有相似之处。近来,关注到不同层级之个体、社群或公共机构之间的互动,学者们便将这种跨越层级界限的关系,归纳为所谓的“连结型社会资本”(linking social capital,Halpern, 2005)。综合而言,因个人或团体之间网络的强弱以及不同层级间的互动关系,一般可将社会资本归纳为三种类型(Côté, 2001: 30; Gilchrist, 2004: 6; Gittell & Vidal, 1998: 15; OECD, 2001: 42; Putnam, 2000: 22; Woolcock, 2001: 71-72):
相关
- 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英语: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llution from Ships,简称MARPOL),现称“关于1973年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之1978年议定书(英语:Proto
- 土地在经济学中,土地(英语:land)概括了所有自然资源,包括地理位置、土壤、矿产、森林、渔业资源、水资源、空气质量、地球静止轨道、电磁波谱、太阳等。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是所有商品
- 超嗜热古菌超嗜热生物指能在极热的环境(60°C以上)中生活的生物。其生长最适温度通常在80~110°C,而2003年发现的一株古菌“菌株121”甚至能在和灭菌锅相同的温度,即121°C下,24个小时内,细
- 红磨坊红磨坊(法语:Moulin rouge),位于法国巴黎十八区皮加勒红灯区,靠近蒙马特,是建于1889年的一个酒吧,与巴黎奥林匹亚音乐厅同属于约瑟夫·欧勒。皮加勒红灯区是一个具有18世纪风貌的街
- 吴培亨吴培亨(1939年-),上海人,中国超导电子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39年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南京大学超导电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国电子学会超导电子学分会主任。20
- 竞速滑冰竞速滑冰在1924年奥运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 正式项目, (d) = 表演项目The following table shows when events were contested at each Games. Women's events were demo
- ʀ小舌颤音是辅音的一种,在一些口语中存在。国际音标中表示该音的符号是⟨ʀ⟩,一个小型的大写字母R。与之等价的X-SAMPA符号是⟨R\⟩。该辅音是喉音R中的其中一种。在中文世界,
- 物权物权(拉丁语:ius in rem、jus in rem;right in rem、英语:real right、德语:Dingliches Recht)是指物权人直接支配特定的物并排他性地享受其利益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奥斯威辛集中营纳粹集中营转移营比利时:布伦东克堡垒 · 梅赫伦转移营法国:居尔集中营 · 德朗西集中营意大利:波尔查诺转移营荷兰:阿默斯福特集中营 · 韦斯特博克转移营挪威:法斯塔德集中营部
- 九年一贯课程九年一贯课程为台湾教育改革主要政策之一,亦为该改革中最重要一环。以中华民国教育部为主导机关的该教育改革政策,乃指将台湾境内国民小学与国民中学两学校层级课程中的科目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