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磁流体发电
✍ dations ◷ 2025-07-19 02:58:09 #磁流体发电
磁流体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发电方式,由于无需经过机械转换环节,所也称之为直接发电,燃料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用燃料(石油、天然气、燃煤、核能)直接加热成易于电离的气体,使之在2000℃高温下电离成导电的离子流,然后让其在磁场中高速流动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即由热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这种技术也称为等离子体发电。为了磁流体的离子化横切穿过磁场时,按电磁感应定律,等离子体的正负粒子在磁场作用下分离,而聚集在与磁力线平等的两个面上,由于电荷的聚集从而产生电。
本技术难点在于需要钾、铯等微量碱金属的惰性气体如氦、氩等作为工质,所以气体大规模且可接受成本的气体合成技术为一难关;另一方面,磁流体高温陶瓷通道需长期在2000-3000K温度工作,而电极在高温惰性气体下工作也容易腐蚀,因而材料加工术为另一大难关。
相关
- 缺氧缺氧(hypoxia),即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不能获取足够的氧,或能获取但无法运用。缺氧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只有身体部分部位缺氧。缺氧多半是病理过程,不过正常人动脉内的氧气浓度也会
- 气管切开术1 – 声带 2 – 甲状软骨 3 – 环状软骨 4 – 气管环 5 – 气囊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 /ˌtreɪkiˈɒtəmi/、UK also /ˌtræki-/;tracheostomy),简称“气切”,它是将气管软
- 失血出血是指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外出至组织间隙、体腔或身体表面。根据出血原因可分为两种:心脏或血管壁破裂的出血称为破裂性出血;毛细血管和细静脉壁通透性增高的出血称为漏出性出
- 冒险之星冒险之星(VentureStar)是1996年美国洛克西德·马丁以单级入轨(英语:Single-stage-to-orbit)(SSTO)、可再用的发射型运输工具(英语:Reusable launch system)(RLV)等理念所提出的一项设计
- 首府
- 命名实体识别命名实体识别(英语:Named Entity Recognition,简称NER),又称作专名识别、命名实体,是指识别文本中具有特定意义的实体,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专有名词等,以及时间、数量、货
- 敦化北路敦化北路是台北市最具代表性的林荫大道之一,属双向道路,全境位于松山区,北以过民权东路的台北松山机场为起点,南接敦化南路。
- 氯化锡氯化锡,化学式SnCl4,为无色发烟性液体。可于氯化亚锡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而制得。反应式:氯化锡的蒸气与氨及水汽混合,生成氢氧化锡及氯化铵之微粒而呈浓烟状,军事上用以制作烟
- 范德瓦尔斯半径范德华半径,在晶体中,相邻的两原子没有键结,而是以分子间范德华力互相吸引,加上原子间本身的排斥力交互作用,其核间最适距离可用来指定该元素半径,如氖之相邻两原子核间平均距离为
- 重量摩尔浓度在化学中,溶液的重量摩尔浓度(也可称质量摩尔浓度或重量克分子浓度,英语:molality,用b或m表示)是指溶质物质的量 n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