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面体

✍ dations ◷ 2025-10-11 07:02:41 #十一面体
在几何学中,十一面体(英语:Hendecahedron)是指具有十一个面的多面体。没有任何十一面体是正十一面体,也就是说找不到面由正多边形组成且每个面全等、每个角相等的十一面体。十一面体的英文是Hendecahedron,其命名方式为Hen-代表一,deca代表十,然后结合多面体字尾-hedron,就得到十一面体Hendecahedron。在所有凸十一面体中,包含镜射像共有440,564种拓朴结构明显差异的凸十一面体。拓朴结构有明显差异意味着两种多面体无法透过移动顶点位置、扭曲或伸缩来相互变换的多面体,例如五角锥柱和九角柱无论如何变形都无法互相变换,因此拓朴结构不同,但九角柱和九角锥台可以透过伸缩其中一个九边形面来彼此互换,因此三角柱和三角锥台在拓朴上并无明显差异。常见的十一面体有锥体和柱体、部分的詹森多面体和半正多面体,此处的半正多面体并非阿基米德立体,而是正九角柱。其他十一面体还有九角柱、十角锥、正五角锥反角柱的对偶、双对称十一面体等多面体,其中双对称十一面体可以密铺空间。在几何学中,截半三角柱是指经过截半变换后的三角柱,是一种十一面体,其侧面是正方形、底面是正三角形,另外还有6个等腰三角形面。截半三角柱可由三角柱将边的中点当作新的顶点,旧的顶点消失,来构造,换句话说,即是用三角柱由一条棱斩到另一条棱的中点(即斩去三角柱的顶点,但不是截角)而成。其具有D3h二面体群的对称性。在十一面体中,有3个是詹森多面体,它们分别为:正五角锥柱、二侧锥三角柱、侧锥六角柱。九角柱是一种底面为九边形的柱体,由11个面27条边和18个顶点组成。正九角柱代表每个面都是正多边形的九角柱,其每个顶点都是2个正方形和1个九边形的公共顶点,因此具有每个角等角的性质,可以归类为半正十一面体。十角锥是一种底面为十边形的锥体,其具有11个面、20条边和11个顶点,其对偶多面体是自己本身。正十角锥是一种底面为正十边形的十角锥。在化学中,将十八面体硼烷离子(2−)的氢全部去掉后,可以得到一个结构,它是十八面体,再将每个硼原子做垂直于重心到硼原子的面,可构造成新的多面体,即为十八面体硼烷结构的对偶多面体,也是十一面体之一。双对称十一面体(Bisymmetric Hendecahedron)是十一面体的一种多面体柏拉图和阿基米德立体,只有少数可以密铺于空间,也就是说堆砌在一起,不留空隙,以填补空间。Guy Inchbald描述了以个有趣的多面体,可以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利用11面体完成空间的密铺。曾有人提出一个十一面体,它的面数和顶点数是相同的,经过扭曲后,会得到不同的特性。最对称的自身对偶十一面体是双对称十一面体,它之所以会称为双对称是因为它有两个对称面。

相关

  • 多元不饱和脂肪多元不饱和脂肪是两类不饱和脂肪之一,分子中有多于一个双键,相比之下单元不饱和脂肪则只有一个双键,其余为单键。它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常见的这类脂肪包括亚麻油酸及次亚麻油酸
  • 酒壶酒壶是一种装酒的壶具,有大小的差别,小酒壶通常设计用来便于携带,属于扁壶的造型,一只手可握,有紧密的瓶塞设计;用来盛装烈酒居多。大酒壶在英语中叫Flagon,通常设计有把手、注口和
  • 塞擦音塞擦音(affricate consonant),或破裂摩擦音,辅音发音方法的一种。由塞音及同一器官产生的摩擦音(经常是同一器官发出的辅音)构成。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是清音,右边的是浊音。阴
  • 瓦尔省瓦尔省(法文:Var)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所辖的省份。该省编号为83。5个海外省及大区
  • 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亚历山大·威廉·威廉姆逊(英语:Alexander William Williamson,另译:亚历山大·威廉·威廉森,1824年5月1日-1904年5月6日),英国化学家,他被认为是有机合成的先驱人物。有机化学工业中
  • 艾尔弗雷德·福勒艾尔弗雷德·福勒,CBE FRS(英语:Alfred Fowler,1868年3月22日-1940年6月24日),出生于约克郡,英国天文学家。奖项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事物
  • 心房钠尿肽PDB 1ANP· receptor binding · hormone activity · diuretic hormone activity· extracellular space · nucleus · cytoplasm· cGMP biosynthetic process · i
  • 多核糖体多核糖体(Polysome)是一束或一组核糖体。这些核糖体可以附着在mRNA上,同时进行转译,使得蛋白质的转译速度大大加快。这一现象最早由 Jonathan Warner, Paul Knopf 和 亚历山大
  • 消弱消弱(英语:extinction,或称消弱作用),在制约学习中,随着制约刺激(CS)和非制约刺激(US)不断的重复呈现,而制约刺激能够完全的引发制约反应(CR)时,制约反应就已被获得(acquisition)。消弱作用
  • 处暑数据来源:喷气推进实验室线上历书系统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8月23日前后(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15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这时的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