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瓦尔德泽米勒

✍ dations ◷ 2025-10-16 21:03:28 #马丁·瓦尔德泽米勒
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德语:Martin Waldseemüller,约1470年-1520年3月16日),又译作马丁·瓦尔德塞弥勒、马丁·瓦耳德西姆勒,是日耳曼的一位地图家,他与马蒂亚斯·林曼为了向佛罗伦萨的探险家亚美利哥·韦斯普奇表示敬意,在《瓦尔德塞弥勒地图》中使用“亚美利加”表示美洲,被普遍认为是最早在地图上使用该词的人。马丁·瓦尔德泽米勒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巴登-符腾堡布赖施高县沃尔夫韦勒,后与父母移居至布赖斯高地区的弗赖堡,母亲是博登湖附近的拉多尔夫采尔人。瓦尔德泽米勒毕业于弗莱堡大学,毕业后的欧洲正逢中世纪结束、文艺复兴开始。瓦尔德泽米勒在洛林公国(今德国、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四国交界处)圣蒂艾(Sankt Diedolt)的一所高中工作,并于1507年4月25日发表了自己绘制的球状​世界地图和12块面板构成的世界挂图,即《瓦尔德塞弥勒地图》。之后,球状地图、挂图和相关研究共同出版成《宇宙学入门》一书,本书的文字部分并不十分著名,内容只有一本小册子的大小,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两个地图,这是世界上首次以亚美利加称呼美洲的地图。《宇宙学入门》在孚日圣迪耶印刷。在《宇宙学入门》第一部分的第九章,瓦尔德泽米勒的好友和助手,一位同样希望将新大陆命名为亚美利加的诗人马蒂亚斯·林曼,解释为什么以亚美利加称呼美洲:ab Americo Inventore ...quasi Americi terram sive Americam 自探险家亚美利哥起……就好像是亚美利哥的土地了,因此叫亚美利加。之后,瓦尔德泽米勒开始考虑更改对美洲的称呼,一是因为瓦尔德泽米勒同时代的一些人反对以亚美利哥·韦斯普奇的名字命名新大陆,反对者认为亚美利哥对美洲探索的功劳还没到能以其名字命名的地位;二是因为最早,亚美利加只是指美洲大陆周边岛屿和南美洲的东北海岸。在1513年再版的地图中,瓦尔德泽米勒将美洲标注为“未知地”(terra incog­ni­ta)。但因已发行了1000份世界地图,亚美利加的名称一直保留 。挂图在后来长期失传,一直到神父约瑟夫·费舍尔于1901年在瓦尔特一个城堡的图书馆意外发现了地图原本,瓦尔德泽米勒所作地图才重新被找到。2001年,当地与美国国会图书馆达成购图协议,2003年5月正式购得,国会图书馆将该图放置在图书馆入口处的大厅中。瓦尔德泽米勒于1520年3月16日在现属法国洛林的孚日圣迪耶去世,去世时仍是圣迪埃的修士会的成员 。弗莱堡政府在瓦尔德泽米勒故居前树立一座纪念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瓦尔德泽米勒所作地图列入世界历史文献遗产。

相关

  • 林奈氏分类系统二名法(英语:Binomial Nomenclature,Binominal Nomenclature 或 Binary Nomenclature),又称双名法,依照生物学上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所给定的学名之形式,自林奈《植物种志》(1753
  • 胰脏炎胰脏炎(英语:Pancreatitis)也称为胰腺炎,指的是胰脏的发炎。胰脏是身体里的一个大型器官,位置在胃后方,功能有分泌消化酵素等等。 胰脏炎有两种,分别是急性(英语:Acute_pancreatitis)
  • 层状鱼鳞癣 2层状鱼鳞癣 (自体隐性遗传)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皮肤角质化不良,角质会增厚及局部角化不全。皮肤亦因不正常的角质而缺乏防水功能。此遗传病的发生率由500000至600000分之1。
  • 康恩氏综合征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
  • μm微米(Micrometer、㎛)是长度单位,符号µm。1微米相当于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10-6,此即为“微”的字义)。此外,在ISO 2955的国际标准中,“u”已经被接纳为一个代替“μ”来代表10-6的国
  •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
  • 葡萄胎葡萄胎也称水泡状胎、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 是一种异常的人类妊娠,系由着床但未成功发育的受精卵所造成。因其特征为胎盘绒毛间质水肿,形成透明或半透明的薄壁水泡,形似
  • 久留米大学久留米大学(日语:久留米大学/くるめだいがく)是一所位在日本国福冈县的私立大学。1946年申格。设有医学系,商学系,经济学系,文学系,法学系。也是日本少有独立医学中心,康复中心,医学院
  • 放射性碘碘(I,原子量:126.90447(3))有37种已知同位素,其中只有碘-127是稳定同位素,其他都具有放射性,因此碘是一种单一同位素元素。天然存在的碘元素中含有两种同位素,主要为127I,以及痕量的1
  • 演化的证据此条目为生物演化的证据。查尔斯·达尔文在生物学家中第一个科学地论证了生物的演化,并汇集了系统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古生物学等领域的证据,说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