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菩提分法

✍ dations ◷ 2025-07-21 09:05:33 #佛教并称名词,佛教阿毘达摩术语,佛教名数37

菩提分法(巴利文:bodhipakkhikā dhammā、bodhapakkhiyā dhammā;梵文:bodhipakṣa dharma),有三十七项,即三十七菩提分法,又译为三十七道品,三十七品助道法,为四圣谛中道谛的仔细开展,是佛教修行的基本内容,是趋向解脱、获得证悟的道路。

菩提,意译为觉,是觉悟的意思。分,有条件、要素的意思。法,是由释迦牟尼所发现、教导的修行法。字面上来说,菩提分法,意指成就觉悟的修行方法。

分(巴利语:pakkhiyā),字根来自于巴利语:pakkha或梵语:paksa,意指鸟类的双翼。由此字根引申,巴利语:pakkhiya,或梵语:paksya、paksika,原义为亲族的资助,有帮助、助益的意思。因此觉音在《清净道论》中,用巴利语:upakara来取代pakkha,解释它的意义为助成觉悟。那连提耶舍译《阿毘昙心论经》将其译为“三十七助菩提分法”。

在北传《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以及南传《长部》、《中部》、《相应部》、《增支部》、《小部》中,已提到菩提分法这个名词,但只有提到七菩提分法,也就是七觉支。虽然四念住、四正胜、四神足、五根、五力和八道支都已经被提到,但并未被称为菩提分法,也未提出这些法可以被并称为三十七菩提分法。直到《增一阿含》以及《增一阿含》、《中阿含》的别出单经,才开始提到三十七菩提分或其同义词。

早期的各部派论典中,也未提到三十七菩提分,但已经开始对菩提分法进行汇整,如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非问分·道品》记载了佛陀说过种种道,并将菩提分法按增支法归结为:一种一支道,一种二支道,二种三支道,九种四支道,六种五支道,六种六支道,三种七支道,三种八支道,三种九支道,三种十支道,一种十一支道,涵盖了“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三种四支道,两种五支道,一种七支道和一种八支道。直到北传的《大毘婆沙论》及南传《弥兰王问经》、《清净道论》之后,才开始使用三十七菩提分这个名词。

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对此进行了解释,有说是相关契经年代久远而隐没了,还记载分别论者立“四十一菩提分法”,此外再加上四圣种。

菩提分法是佛陀自觉证道之法和最后付嘱之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分为七种:

相关

  • 新几内亚新几内亚(英语:New Guinea;巴布亚皮钦语:Niugini;印尼语:Papua)位于澳大利亚北面,是世界上第二大岛屿。有时,本岛亦被称为“巴布亚”,但有时巴布亚亦单指本岛的一部分。此外,印尼官方过
  • £英国英镑(货币符号:£)是英国法定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兰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发行机构。最常用于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
  • 附着语素附着语素(英语:Clitic;源自古希腊语:ἐγκλιτικός“倾斜”)是一个词法学概念,上指在句法作用有如一自由词素,在语音学上却表现出规范语素特性的语素,其发音必须依附于前面或
  • 阿立哌唑阿立哌唑(Aripiprazole)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常见商品名安立复(Abilify),化学式C23H27Cl2N3O2。它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其他用途包括作为重症忧郁症、抽动综合症
  • 世 (地质学)世(epoch)是指地质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时间单位。最初由莱伊尔在他的《地质学原理》一书中,首先使用“世”的附加时间单元来表示恐龙时代以后的时期。其中由远而近有渐新世(Oligoce
  • 绝缘子 (基因)绝缘子(英语:insulato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调控元件之一,亦为一种边界元件。功能为阻止临近调控元件,对它所界定基因的启动子起增强或者阻遏的作用。它对增强子的抑制作用具有极
  • 姬透目天蚕蛾姬透目天蚕蛾(学名:)即柞蚕,为天蚕蛾科目天蚕蛾属下的一个种。可产柞蚕丝。喜食壳斗科植物的树叶,特别是栎属及栗属的植物。
  • 李张瑞李张瑞(1911年-1952年),台湾诗人。早年与杨炽昌等就读于台南第二中学,接触了普鲁斯特、哥德等人的作品。他是风车诗社的代表者之一,其诗富有乡土气息、同情弱者。受日本教育,不会写
  • 金奥玛金奥玛(缅甸语:ခင်ဥမ္မာ,发音:;英文:Khin Ohmar,1968年-),是一位缅甸民主活动家,为8888民主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为缅甸妇女联盟(英语:Women's League of Burma)和缅甸伙伴组织(Burma
  • 大笋螺大笋螺(学名:),是新腹足目笋螺科笋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中国大陆、台湾,常栖息在浅海砂底、低潮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