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母

✍ dations ◷ 2025-10-02 07:41:49 #玛利亚的称号,汉语基督教术语,东正教神学,天主教神学术语,基督教神学争议

诞神女,天主教称天主之母(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ókos,/ˌθiəˈtɒkəs/,叙利亚文: ܝܳܠܕܰܬ ܐܰܠܳܗܳܐ‬,Yoldath Alloho,拉丁语:Deipara、Dei genetrix、Mater Dei,英语:Mother of God,教会斯拉夫语:Богородице),又译为上帝之母、神之母,是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的称号之一,相当于东方亚述教会所称的我们的上帝和救主基督之母(英语: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ur,或汉译为我们的天主、救主基督之母)或基督之母( Mother of Christ)。在正教会、东方正统教会与天主教会中,都使用这个称号来称呼马利亚。

字面上的翻译,Theotókos可直译为生神者(英语:God-bearer,Birth-Giver of God,the one who gives birth to God)或汉译为诞神女,天主教会译为“圣母”或“天主之母”。这个称号在古代叙利亚教会中极为重视,在以弗所公会议中决议给予马利亚这个称号。

古希腊语:Θεοτόκος(Theotokos)是由两个希腊语单字组成的词,其中希腊语:Θεός是神、上帝的意思,而希腊语:τόκος是怀孕、生子的意思,相当于拉丁语:Deipara、Dei genetrix。学者雅罗斯拉夫·帕利坎(Jaroslav Pelikan)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是“那位生下神的人”(the one who gives birth to the one who is God)。

在英语世界中,Theotokos通常被译为Mother of God ,但就字面意义而言,这是一个不精确的翻译。英语:Mother of God对应于拉丁语:Mater Dei,相当于希腊文单字Μήτηρ του Θεού (Mētēr tou Theou),或古希腊语:Θεομήτωρ(Theomētor,另一个拼法为Θεομήτηρ,Theomētēr),这两个单字都是“神的母亲”之意。它通常被缩写为MP ΘΥ,作为马利亚的象征符号。在中世纪时,拉丁语:Deipara与Mater Dei被视为同义,随后被传译为英文Mother of God。利玛窦和徐光启则将天主教传统中的拉丁文Mater Dei汉译为“天主圣母”,有时也以圣母代替Regina(Queen;“后”,天上母后)等其他玛利亚的称号。

但不管是Theotokos 或 Mētēr tou Theou,在古希腊文基督教文献中,都是使用于马利亚怀孕与生下耶稣的时候。在三位一体教义中,耶稣与天父为一体,在某些基督教派别中,认为耶稣就是天主,马利亚为耶稣之母,因此也可称为天主之母。在西方基督教的应用中逐渐被不特指生育耶稣事件,而强调圣母子间恒久特殊关系,因此圣母(天主之母、神之母、基督之母)成为较为通用的译名。

但这些观点引起在神学上的争议,因为这不代表马利亚生下上帝(神,天父,天主),更精确的说,马利亚生下的是神的化身、肉身(Incarnation),也就是圣子耶稣。因此,也有人主张,应译为“神的化身之母”或“神的肉体之母”(Mother of God Incarnate)。也有如聂斯脱里等人,认为生神女(Theotokos)这个称号太容易使人混淆,主张以基督之母(古希腊语:Χριστοτόκος,Christotokos)的称号来加以取代。东方亚述教会将这个称呼变为“我们天主救主基督之母”(Mother of Christ, our God and Saviour)。天主之母其实为“天主第二位圣子耶稣基督之母”的缩写。

1994年11月11日,罗马天主教会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与东方亚述教会大公牧首玛·丁克哈四世签署了《共同声明》,支持两项东方亚述教会惯用的称呼,“基督之母”或是“我们天主救主基督之母”,将东方教会与西方天主教会的称呼传统合一。

俄利根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以“诞神女”(Theotokos)来称呼马利亚的人,但是这个说法根据的文献可靠性有所争议,无法确认。

在早期教父中,使用“诞神女”(Theotokos)来称呼马利亚的有亚他那修、圣额我略·纳齐安、金口若望、希波的奥古斯丁等人。

相关

  • 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中耳的主要结构是鼓膜eardrum(亦称“耳膜”)和听骨链ossicles由三个听小骨构成。骨膜和听骨链形成一个力学系统,其功能是
  • 被字句被字句,又称被动式,是汉语中一种被动式动词谓语句,句中的主语是动词施动的对象。被字句有两种基本形式:如果句子有宾语的话(即第一种形式),则宾语是施动者。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使用
  • 兹韦勒艾哈迈德·哈桑·泽韦尔(阿拉伯语:أحمد حسن زويل‎,转写:Ahmed Hassan Zewail,又译泽维尔、扎威尔,1946年2月26日-2016年8月2日),埃及化学家,飞秒化学上的专家。他研究的技
  • 继母继亲是亲属的一种,是指生父与生母离异或父母其中一方逝世后,子女跟随其中一方。再婚配偶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孩子和再婚配偶自身儿女之间的关系。其再婚配偶对于孩子就是继父
  • 杰斐逊钝口螈杰斐逊钝口螈(学名:Ambystoma jeffersonianum)是美国东北部、安大略省中部及南部和魁北克西南部特有的一种钝口螈科。其名字是为纪念宾夕法尼亚州的华盛顿与杰斐逊学院(Washingt
  • 侯官片侯官片,又称闽东语南片,是闽东语的一个方言片区,通行于清末福州府(福州十邑)所辖的大部分地域,大致相当于福州市区、闽侯、永泰、闽清、长乐、罗源、连江、福清、平潭、屏南和古田
  • 科曼奇人科曼奇人(英文:Comanche,科曼奇语:Nʉmʉnʉʉ),又译作科曼切人,是一个在大平原上的美洲原住民,传统上居住在德克萨斯州西北部大部分,以及新墨西哥州东部、科罗拉多州东南部、堪萨斯
  • 第三大道第三大道是纽约市曼哈顿东部的一条南北走向大道,从库珀广场向北共120多街块。通过第三大道桥穿过哈莱姆河延续到布朗克斯,北到东129街以北到西福德姆路(Fordham Road)的福德姆中
  • 大巢鼬大巢鼬(Galictis vittata),又名南美毵鼬,是中美洲及南美洲一种巢鼬属,分布在墨西哥南部至巴西及玻利维亚,栖息在近河流的大草原及雨林。大巢鼬是地盘性及夜间活动的,有时也会在早上
  • 亚洲野猫亚洲野猫(学名:Felis silvestris ornata)是非洲野猫的一个亚种,分布于里海附近至中国西部和印度西部的广大地区。高加索山脉将其与欧洲野猫分开。其现存种群数目并未曾得到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