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彻

✍ dations ◷ 2025-07-16 03:15:13 #吴明彻

吴明彻(512年—580年),字通照。南朝秦郡(辖境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南朝武将。

祖父吴尚,字景安,曾为南齐南谯郡太守,父吴树,南梁右军将军。侯景之乱爆发,秦郡大饥,明彻将粮食分给邻居。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陈霸先在京口与吴明彻结交,封他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绍泰元年(555年),随周文育征讨杜龛、张彪。

永定元年(557年),陈霸先称帝,王琳不服,起兵作乱。陈霸先以吴明彻为安南将军,与侯安都率兵征讨王琳。吴明彻曾夜袭湓城,被任忠击败。天嘉元年(560年)二月,王琳兵败,奔亡北齐。王琳移守寿阳(安徽省寿县),与扬州道行台尚书卢潜,刺史王景显合守外郭。吴明彻认为寿阳城内人心不稳,再度发动奇袭,以水灌城,寿阳果然陷落,王琳、王贵显、卢潜等同时被俘。

太建九年(577年),吴明彻北伐,至吕梁(今江苏徐州东南),以萧摩诃为前锋,北齐军大溃。

太建十年(578年,北周宣政元年)二月,再度出兵吕梁,包围彭城,以清水灌城。宇文邕派上大将军王轨率军驰援梁士彦,据淮口(今江苏清水入淮之口)。吴明彻苦于背部之疾,难以作战,为北周大将王轨所俘,北周对他以礼相待,拜吴明彻大将军、持节,封怀德郡开国公。

大象二年七月廿八日(580年8月24日)死于长安,享年67岁,后葬于京兆郡万年县的东郊。

据《陈书》本传载:至德元年,陈后主下诏追封吴明彻为邵陵县开国侯,儿子吴惠觉袭爵。

782年,吴明彻配享武庙。963年退出,1123年恢复配享。

相关

  • δ逆转录病毒属δ-逆转录病毒属 (Deltaretrovirus)是一个逆转录病毒科的属。它外源几组在哺乳动物身上发现。例子有牛白血病病毒和人类T型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 人类T型淋巴细
  • 赫布里底群岛赫布里底群岛(Hebrides,发音为/ˈhɛbrɨˌdiːz/)位于苏格兰西部大西洋中,由内赫布里底群岛和外赫布里底群岛组成。群岛自中石器时代起就有人居住,凯尔特语、古诺尔斯语和英语文
  • 米克特兰特库特利米克特兰特库特利(Mictlantecutli,意为“冥王”。)是阿兹特克人的冥界之神,祂掌管米克特兰(阿兹特克的冥界)的第九层,也就是最底层。祂的女性面相,或说妻子,是米克特卡西瓦特尔(Mictec
  • 林凤冈林凤冈(1645年1月11日-1732年7月22日)名又四郎、春常、信笃,字直民,号凤冈、整宇,日本江户时代儒学学者。林鹅峰次子,生于江户。因兄春信(梅洞)早逝而成为林家继承人。1680年继任大学
  • 日满华共同宣言《日满华共同宣言》又称《日满汪共同宣言》,是1940年11月30日,汪精卫政权行政院院长汪精卫、日本驻汪精卫政权大使阿部信行和满洲国参议长臧式毅在汪精卫政权首都南京签订的宣
  • 溥仪宣诏退位纪念馆溥仪宣诏退位纪念馆即溥仪宣诏退位旧址,又称伪满皇帝溥仪行宫博物馆,曾是东边道开发株式会社大栗子铁矿技工养成所的大礼堂(即大栗子矿山员工食堂),位于中国吉林省临江市大栗子街
  • 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驱使印加人到银矿劳动。西班牙人到来,对南美原住民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印加人的人口下跌速度,比其他美洲原住民的人口下跌速度更加快。学者估计,印加人口下跌速度最高的中安第斯山脉地区,在1520年至1571年间,人口下跌比率达到54:1。疾病是造成人口下跌的主要原因。西方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将旧世界的疾病带到新世界。疾病对原住民所造成的打击,比战争所造成的打击深重。印加并没有阿兹特克、玛雅那样的书写传统,所以学者很难估计人口下跌的数字,也无从得知西班牙人到来后所发生的事件。不过,疾病显然在西班牙人进入印加地区之前
  • 宫刑宫刑,又称阉刑、腐刑、阴刑、胥靡之刑、椓刑、剢或宫,中国古代的一种刑罚,受刑者会丧失性能力和生殖能力。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男性的宫刑是施以阉割,割除破坏阴囊和睾丸。汉代宦官人俑皆去除睾丸而没有切除阴茎,亚洲一带有畜牧基础能力的民族皆有此能力。而切除阴茎因切断六条动脉,则需要外科手术技术,并没有资料显示清朝以前中国有此技术,“对男性施宫刑以后,因为伤口容易腐烂,所以通常在密不透风的“蚕室”中待百日,以保全性命。唐颜师古解释蚕室说:“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
  • 滕卫平滕卫平(1952年11月-),男,浙江温岭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生、政治人物,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滕卫平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并在原校历经研究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等阶段;后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历任主治医师、讲师,主任医师、教授等职。1988年至1995年间曾分别赴笈英国剑桥大学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临床医学院作高级访问学者。回国后服务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并于2002年起任中国医科大学校长。2006年5月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2009年8月,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出任中
  • 郭锡瑠郭锡瑠 (1706年-1765年),又名锡流,字天锡、天赐。后人感念他的事迹,尊称“瑠公”;由其创建、灌溉台北东区的水圳因而名为瑠公圳。郭锡瑠,原籍福建省漳州南靖县古谿厝,幼年随父亲移民至台湾,居彰化,利用八堡圳开垦油车、镇平、埔心三庄。1736年 (清朝乾隆元年) 与族人至台北,定居于大加蚋堡兴雅庄。利用陂塘兴建圳道灌溉今台北市信义区、松山区一带的田地,但因陂塘只能仰赖天候积蓄雨水,加上土石淤积,渐感水源不足。1740年 (清朝乾隆五年),他变卖家产创“金顺兴”号,集众在新店溪上游青潭附近开凿水圳,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