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频率

✍ dations ◷ 2025-07-18 03:52:26 #空间频率

空间频率(spatial frequency)就是在每单位长度上,出现几个同样的几何结构。如果同样的几何结构重复的距离为λ,那空间频率就是λ的倒数。

这个概念与力学中的波动类似,λ可以视为周期T,f就是频率ν。

下图中(b)、(c)和(d)的空间频率分别是(a)的2倍、4倍和8倍。

不同的空间频率代表图像中不同的讯息,高空间频率出现在空间剧烈变化的位置,例如物体的边界,或是比较细腻的纹路。低空间频率则是物体整体的形状。

相关

  • 圆石藻钙板金藻(coccolithophores)又名球石藻、颗石藻,属于定鞭藻门(Haptophyta)、钙板金藻科、钙板金藻属(Gephyrocapsa),是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植物,广泛分布于海洋中。钙板金藻是真核微藻
  • 海森堡维尔纳·海森伯(德语:Werner Heisenberg,1901年12月5日-1976年2月1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创始人之一,“哥本哈根学派”代表性人物。1933年,海森伯因为“创立量子力学以及由此导致
  • 修道士修士(英语:friar,或fray),也称修道士、隐修士,是天主教以及东正教对于男性修行者的称呼,但并不属于神职人员。除了以担任神职人员为目标的一般修士之外,另有终身不做神父、专事修道
  • 日本美学日本美学是由一系列古老理念组成,包括:侘寂、幽玄及其他理念,建立了日本人判断品味与美的审美观。西方对日本审美观的研究约开始于两百多年前,虽然日本审美观在西方被视为一种哲
  • 朝元图《朝元图》是元代泰定三年(1325年)由马君翔等人绘制在永乐宫三清殿殿内的壁画,描绘了道教诸神朝拜元始天尊的故事。《朝元图》是中国现存的规模最大的元代壁画。
  • 瓦图曼德里区瓦图曼德里区(马达加斯加语:Vatomandry),是马达加斯加的行政区,位于该国东部,由阿齐那那那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瓦图曼德里,面积2,620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132,56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1
  • 班宇侠班宇侠(197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人,回族,九三学社社员,北京急救中心南区分中心副主任医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地区代表。2018年,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 红脖子红脖子(英语:Redneck),也可译为大老粗、乡巴佬,是一个美国俗语,原指因为长时期从事农活导致颈部皮肤被慢性晒伤以至于肤色发红的南部农民,后来影射一些思想保守、迷信顽固、受过很少教育的乡镇基层白人,由于见识不多而眼界狭窄,不愿接受新事物和进步思想。“红脖子”原本是美国北方人对南方人的称呼,多少有蔑视的含意,但时至今日已经成了美国南方代表乡镇中产人口的一种典型文化象征,并且延伸包括其他英语国家(比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乡镇白人。与“redneck”意思相近的词还有“cracker”,源自莎士比亚名剧《约
  • 豪尔赫·兰多豪尔赫·兰多(西班牙语:Jorge Rando,1941年6月23日-),西班牙画家,热中新表现主义艺术运动。出生于马拉加,20岁移居德国,他在那里结束他的哲理研究,在科隆落户。1984年,和他太太(Margit)一同回来马拉加,在哪儿落户。他是一著名西班牙的画家:从1960年代他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展览。他写的书在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大学和图书馆收藏。画了许多画 并上传到网上,网上可下载九万幅画以上。从2006年到2014年他们作品又在很多美术馆展览并受到很多奖赏。在马拉加的“Las Madres Me
  • 安·班克罗夫特安·班克罗夫特(Ann Bancroft,1955年9月29日-)是一位美国作家、教师、探险家和公众演说家。她是第一位完成多次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探险的女性。她于1995年入选国家女性名人堂。班克罗夫特出生于明尼苏达州门多塔高地(英语:Mendota Heights, Minnesota),在圣保罗长大。她在五六年级时在肯尼亚度过了两年。她8岁时就开始带领小伙伴探险,当时她说服堂兄弟们加入了她的后院探险队。班克罗夫特从小就患有失读症,但她还是从高中毕业并被俄勒冈大学录取,并于1981年获得体育学位。班克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