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 (著作)

✍ dations ◷ 2025-07-09 15:40:24 #方言 (著作)

《�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简称《方言》,或为《扬子方言》,西汉语言学家扬雄著,是中国第一部记录方言的著作。

戴震曾考订《方言》为汉扬雄所著。《汉书·艺文志》和《汉书·扬雄传》均无扬雄编撰本书的记载。最早在应劭《风俗通义·序》首次提及扬雄受严君平启发,求问于各地孝廉与卫卒,最终历时二十七年方成本书。其间刘歆编《七略》,求观《方言》,被扬雄回绝:“未定,未可以见”。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序》有“周秦常以岁八月遣�轩之使,求异代方言,还奏籍之,藏于秘室”,这解释了书名的含义,即秦朝以前,每年八月,政府派遣“�轩使者”(乘坐轻车的使者)到各地搜集方言,并记录整理。这些材料由于战乱而散失。《方言》很有可能是集体创作,扬雄的老师严君平曾经收集了1000多字,林闾翁孺保存有目录提纲一类的资料(梗概之法)。扬雄的亲戚也有了解。洪迈即认为《方言》非扬雄所造,而是“汉魏之际好事者为之”。后来学者卢文弨、钱绎、王先谦、王国维、罗常培等皆认为确实是扬雄所著。

《方言》全书十五卷,收录9000余字。今本仅十三卷,收11900多字。应劭记载,全书九千余言,但今本反而为多,大约后人有所增益。

《方言》目次编排与《尔雅》类似。其体例也大致有两种:给出一词,分列各地称谓的不同,如卷八释“猪”;再有,罗列一组同义词,给出共同解释,再分别辨析各地之不同,如释“嫁、逝、徂、适”。另外,《方言》前三卷、卷六、卷七和卷十、卷十二、十三都是语词部分,有动词、形容词和一些名词,卷四解释衣服,卷五释各种物,卷八解释动物,卷九解释车船、兵器,卷十一解释昆虫,这种内容编排模式大致与《尔雅》相近。

《方言》记录的词语地域范围广泛,东起东齐、海岱,西至秦、陇、凉州;北起燕、赵,南至九嶷、桂林;东北至朝鲜、洌水,西北至秦晋之北鄙;东南至吴、越、东瓯,西南至梁益、蜀汉,几乎概括了汉朝时整个国土。其内容十分丰富,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一) 通语 — 或称凡语、凡通语、通名。这是指没有地域限制、在西汉时通行地域较广的共同语。例如︰“嫁、逝、徂、适,往也。自家而出谓之嫁,由女而出为嫁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

(二) 某地某地之间通语 — 或称四方之通语、四方异语而通者。这是通行地域较广的方言。例如︰“覆结谓之帻巾,或谓承露,或谓之覆 。皆赵魏之间通语也。”

(三) 古今语 — 又称古雅之别语、古雅,均是指在实际语言中残存的古代方言。例如︰“敦、丰、厖、�、怃、般、嘏、奕、戎、京、奘、将,大也,凡物之大貌曰丰。厖,深之大也。东齐海岱之间曰�,或曰怃。宋鲁陈卫之间谓之嘏,或曰戎。秦晋之间,凡物壮大谓之嘏,或曰夏。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燕之北鄙,齐楚之郊或曰京,或曰将。皆古今语也,初别国不相往来之言也,今或同。而旧书雅记故俗语,不失其方,而后人不知,故为之作释也。”

(四) 某地语、某地某地之间语 — 这是不同地域的方言。“垤、封,场也。楚郢以南蚁土谓之垤。垤,中齐语也。”

(五) 转语 — 对于因方言语音差异而形成的词语,扬雄称之为“转语”,其形成原因则称为“语之转”。“转语”虽然书写形式不同,但语音上往往相近。例如︰“庸谓之倯,转语也。”

相关

  • 唐骝千唐骝千(英语:Oscar L. Tang,1938年-)是一位美籍华裔金融家、慈善家。1938年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无锡。唐骝千早年赴美定居,1956年毕业于美国知名私立高中菲利普斯学院。后考入耶鲁
  • 台湾鹎台湾鹎 (学名:),又名台湾鹎,为台湾特有种,只分布在当地东部和南部。虽然在某些地区相当普遍,此鸟种仍被列为易危,因栖地的破坏和同属鸟种白头鹎杂交造成数量减少,此两鸟种分布在某些
  • 势阱势阱(英语:Potential well)是一个包围着势能局部极小点的邻域。被势阱捕获的能量无法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例如能量从重力势阱中逃脱转化为动能),因为它被势阱的局部极低点捕获。
  • 木村政彦木村政彦(1917年9月10日-1993年4月18日)是一位知名的日本柔道家。被誉为是史上最强的柔道家,有“木村之前无木村 木村之后无木村”的美誉。16岁时木村政彦即取得柔道四段,18岁时
  • 库姆赫尔库姆赫尔(Kumher),是印度拉贾斯坦邦Bharatpu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0294(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0294人,其中男性10890人,女性9404人;0—6岁人口3794人,其中男2056人,女1738人;识字
  • 穆恩达尔吉穆恩达尔吉(Mundargi),是印度卡纳塔克邦Gadag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031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0318人,其中男性10505人,女性9813人;0—6岁人口2717人,其中男1419人,女1298人;识字
  • 卡瓦尔达卡瓦尔达(Kawardha),是印度恰蒂斯加尔邦Kawardha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178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1788人,其中男性16449人,女性15339人;0—6岁人口4684人,其中男2394人,女2290人
  • 阮福绵寈阮福绵寈(越南语:Nguyễn Phúc Miên Tha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
  • 艾洛蒂·克劳威尔艾洛蒂·克劳威尔(.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
  • 帕达木帕达木(邵语:Pajtadu),又称排大木,是台湾邵族传说中的第一任头目,也是发现并带领族人前往日月潭的祖先。过去邵族住在阿里山一带时,有一年为了要准备祖灵祭典的供品,帕达木带领族人上山打猎,遇到一只奇特的白鹿,便追着它抵达了日月潭的“普及(Puzi,白)”地区(今古亭仔一带),发现日月潭不仅环境漂亮、水里还有许多十分肥美的鱼,便回到部落通知族人,全族最后决定迁村至当地,也有说法是帕达木从日月潭回来后,因为无法忘怀当地的景象,因此决定带领家人迁村,而有数百个族人也跟随他前往,成为最早的一批邵族 。抵达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