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里丘斯

✍ dations ◷ 2025-10-09 06:13:34 #法布里丘斯
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丹麦语:Johann Christian Fabricius,1745年1月7日-1808年3月3日)是一位丹麦昆虫学家,因通过昆虫的口器进行昆虫分类的研究而知名。出生于丹麦南部城市岑讷,曾在德国的阿尔托纳和哥本哈根等地学习,后进入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学习,成为卡尔·林奈的学生。1775年被基尔大学聘为自然历史学和金融学教授。主要著作有《Systema Entomologiae》 (1775),《Genera Insectorum》(1776),《Philosophia Entomologica》(1778),《Betrachtungen über die allgemeinen Einrichtungen in der Natur》(1781),《Species Insectorum》(1781),《Entomologia Systematica》(1792–98),《Resultate natur-historischer Vorlesungen》(1804)。法布里丘斯1745年1月7日生于丹麦石勒苏益格公国岑讷市,是当地医生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和安·汉宁森的次子。老法布里丘斯思想开放,在1754年给两子种痘,为公国首例。对儿子的教育,他文体并重,亲传骑射,板球,九柱戏,并延家教授习道德,绘画,舞蹈,音乐,和语言。不过相对拉丁文等枯燥学科,小法布里丘斯对父亲年轻时收集的四卷腊叶标本集更感兴趣。标本集里的植物以杜纳福尔的体系命名,兄弟俩将它们取出,比对林奈的《植物种志》重新鉴定并以此为乐。他们也自己采集植物,捕捉昆虫,学习《植物种志》及《植物学哲学》。法布里丘斯喜欢读书,十四,五岁时即熟读了彭托皮丹的《挪威的自然历史》。1761年,法布里丘斯随父到阿尔托纳的文科中学学习应用数学与拉丁作文,并于1762年进入哥本哈根大学。同年秋天,父亲准其与亲友索伊加前往乌普萨拉大学学习。他在那里师从林奈,度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年”。

相关

  • 轮状病毒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最常见原因,几乎世界上小孩在大约五岁时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
  • 绝症绝症(英语:Incurable deadly disease)是医学意义上无法医治的致命永久性疾病。有些疾病在以前是绝症,之后出现治疗方法后就不再是绝症,所以绝症这个词有时效性。某些疾病在医理上
  • 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类抗生素,一个广效抗生素(Broad-spectrum antibiotic)药物家族的泛称,因其氢化并四苯母核而得名。本类药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螺旋体、衣原体、立克
  • 悬浮粒子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绩效奖金绩效工资(英语:Performance-related pay, PRP)是根据员工在工作场所的表现付出的金钱。比如汽车销售人员、生产线工人的工资可能以这种方式或佣金支付。商业理论家弗雷德里克·
  • 慢鼻渊慢鼻渊以鼻流浊涕不止、鼻塞、嗅觉不灵、头胀头重为主要症状。常为急鼻渊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致,其起病较慢,病程较长,为鼻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类似于西医的慢性化脓性鼻
  • 牛顿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英语:Newton's laws of motion)描述施加于物体的外力与物体所呈现出的运动彼此之间的关系。这定律被誉为经典力学的基础,是英国物理泰斗艾萨克·牛顿所提出的三条
  • 松果腺细胞松果腺细胞(pinealocyte)是松果腺最主要的细胞,负责制造和分泌褪黑素。松果腺细胞有一个细胞器叫作突触带(synaptic ribbon),这被认为是松果腺细胞一个特别的标志。松果腺细胞的大
  • 端粒端粒(英语:Telomere)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 由于DNA复制的机制,每次染色体复制后,延迟股上的染色体末端必无法被复制
  • 萤光鱼萤光鱼是一种经过转基因而培育成功的新种观赏鱼,因为植入水母的萤光基因而能发出蓝、绿、黄、红等不同颜色的萤光。这种新品种的斑马鱼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科学系的教授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