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愚 (作家)

✍ dations ◷ 2025-07-23 14:48:10 #1905年出生,1959年逝世,台湾散文作家,台湾诗人,台湾日治时期作家,彰化人,杨姓

杨守愚(1905年3月9日-1959年4月8日),本名杨松茂,彰化人,台湾新文学作家,笔名守愚、村老、洋、翔、Y生、静香轩主人、瘦鹤、慕、曙人、睦生等,为日治时期台湾新文学作家中,笔名最多的一位。

杨守愚身兼日治时期新文学作家与汉诗诗人双重身份,其学养过程包含台湾传统书房的儒家汉学基础,与日本引进的新式教育知识系统,在知识分子分层上,属乙未割台世代。

由于父亲是前清秀才,因此杨守愚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具有相当的汉学基础;之后杨守愚又进入彰化第一公学校,接受日本殖民当局所引进的新式教育。如此的求学经过,对于杨守愚日后的创作有相当关键的影响。

杨守愚是彰化汉诗社“应社”、“庆社”的成员,除了创作汉诗,也以中国白话文混杂大量的台湾话文创作小说、新诗等新文学作品,其作品陆续发表于《台湾民报》、《台湾新民报》、《台湾文艺》、《台湾新文学》、《台湾文化》等刊物。

除了参加汉诗社,杨守愚在1927年曾与王诗琅、蔡孝乾等人筹组“台湾黑色青年联盟”(后遭到检举),并且在1934年与张深切、赖明弘等人筹组“台湾文艺联盟”,成为会员,并在其机关杂志《台湾文艺》发表作品。

1935年杨逵脱离“台湾文艺联盟”,另外发行《台湾新文学》,杨守愚参与这份杂志的编务工作,并且在上面发表作品。台湾总督府禁止汉文以后,杨守愚转向汉诗的创作,与赖和、陈虚谷等人组织“应社”。;战后,曾担任《台湾文化》的撰稿人。

杨守愚后来任教彰化工业职业学校,在1959年4月8日过世,享年55岁。

张恒豪分析杨守愚作品指出:“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倾向,题材呈现出繁复的多样性,所关注的主题,有日本警察的残暴,蔗糖会社的剥削,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的勾结,封建制度下女性的呻吟,这些黑暗面和挣扎面,与新文学运动的反抗反封建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它道尽一个苦难时代的悲情与希望。”咸认其创作与同世代作家赖和影响。

相关

  •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英语:natural killer cell)是一种细胞质中具有大颗粒的细胞,简称NK细胞(NK cell),也称作大颗粒淋巴细胞(LGL, Large Granular Lymphocytes)。由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发育而
  •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圣迭戈州立大学(英语: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的一所公立大学,始建于1897年,属于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CSU)系统中的一员。在美国新闻(U.S.NEWS)202
  • 海外集体在法国,海外集体(法语:collectivité d'outre-mer,缩写为COM)与大区一同作为法国的一级行政区划。海外集体包括一些前法国海外殖民地(英语:Overseas territory (France))。其它有特
  • 智乐堂智乐堂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英语:Zealot Digital International Corp),简称智乐堂,是台湾的电脑游戏研制、发行公司,旧名为汉堂国际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英语:Dyansty International Infor
  • 民俗艺术民间艺术是艺术的一种。指的是与特定文化脉络或社区密切关联,受到传统方法或原则引导而产出的艺术与手工艺术,包含绘画、陶瓷、织品、雕塑与其他艺术形式。意义与手工艺有点接
  • 北部湾事件北部湾事件,也作东京湾事件,是1964年8月北越和美国之间在北部湾(东京湾)海上发生的武装冲突。该事件导致美国国会通过针对北越的北部湾(又音译东京湾)决议案(英语:Gulf of Tonkin Re
  • 武装直升机武装直升机(Armed helicopter)是装备了航空武器的军用直升机。按其用途可分为:按军种又可分为:
  • 牛 (消歧义)牛(学名:Bovini),即是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牛还可以指:
  • 阿拉帕霍国家森林阿拉帕霍国家森林(英语:Arapaho National Forest)是美国的一处国家森林,1908年7月1日建立,位处科罗拉多州,占地面积约723,744英亩(2,928.89平方千米),最近的城市为丹佛。
  • 玛利亚·埃曼努埃尔玛利亚·埃曼努埃尔(德语:Maria Emanuel,1926年1月31日-2012年7月23日),生于德国雷根斯堡,迈森藩侯,维丁家族阿贝丁系族长,萨克森王位继承人。玛利亚·埃曼努埃尔是迈森藩侯弗里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