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乳光

✍ dations ◷ 2025-10-02 10:59:07 #相变,临界现象

临界乳光(Critical Opalescence)是透明液态物质在二级相变(连续相变)区域内的现象。在其温度压力接近临界点时,液体会看似混浊。最早是由Charles Cagniard de la Tour在1823年在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发现临界乳光,后来托马斯·安德鲁斯在二氧化碳液态气体相变的条件下产生了临界乳光,之后也有许多其他物质的实验。最常用来说明的例子是用二元混合物进行的实验,例如环己烷和甲醇的混合物。当物质的状态接近其临界点时,液体和气体区域的大小开始大幅震荡(液态的相关长度(英语:Correlation length)发散)。当密度函数振荡到大约光波长的程度时,光会开始散射,因此原来透明的物质会变的不透光而混浊。

1908年,波兰物理学者马里安·斯茅鲁樵斯(英语:Marian Smoluchowski)在1908年首先提出了高密度下的临界浮光。爱因斯坦在1910年描述了临界浮光跟瑞利散射理论的关系。

相关

  • 心智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塔兹人滨海边疆区: 256 (2010)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2010) 萨哈林州 (2010)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2010)塔兹族,俄国远东少数民族。是在19世纪80年代起由乌德盖人、赫哲人与
  • 天然拱天然拱,又称天然桥,是一种有天然通道穿过下方的岩石拱形构造(地形)。大多数的天然拱形成于狭窄的山脊和悬崖的薄壁上,因为此处易受侵蚀作用的影响而变得狭窄。悬崖层下方较软的岩
  • 迈门辛市坐标:24°44′50″N 90°25′13″E / 24.7471492°N 90.4202734°E / 24.7471492; 90.4202734迈门辛市(英语:Mymensingh,孟加拉语读作moy-mon-shin-haw)是孟加拉国迈门辛专区与同
  • 陈凯歌陈凯歌(1952年8月12日-),原名陈皑鸽,出生于北京,籍贯福建福州长乐,中国导演。他导演的《霸王别姬》被部分影评家认为是中国文革后最有艺术价值的一部电影,诠释了中国半个世纪的风雨
  • M108M108自走炮为美国研制的自走炮,M108设计思路与当时开发的美国自走炮相同,采取共用底盘、不同口径的榴弹炮降低后勤复杂度,因此在动力机件上与M109自走炮共通。但105毫米榴弹炮
  • 吴光长南越(1955-1975)吴光长(越南语:Ngô Quang Trưởng,1929年12月13日-2007年1月22日),是一位越南共和国陆军(南越陆军)的中将。出身于大户人家,高中毕业后参军。于南越军校毕业后,正式
  • 大学报《大学报》是国立政治大学新闻学系的实习报刊,由新闻学系学生负责撰稿、组版、广告、发行等工作,是一份以大学校园生活为主要诉求的刊物。《大学报》创刊于1993年,由“大学报
  • 氰化亚铜氰化亚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N。纯氰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单斜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冷稀酸和乙醇,易溶于氨水、铵盐溶液和浓盐酸,在沸稀盐酸中分解为氯化亚铜和氰化氢。温度
  • 贾巴·约谢利阿尼贾巴·康斯坦丁诺维奇·约谢利阿尼(格鲁吉亚语:ჯაბა იოსელიანი,Jaba Ioseliani;俄语:Джаба Иоселиани,Dzhaba Ioseliani;1926年7月10日生于哈舒里-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