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国旗
✍ dations ◷ 2025-09-30 16:27:39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国旗
孟加拉国国旗于1972年1月27日正式采用,纵横比3:5。此旗以1971年孟加拉解放战争中使用的旗帜为原形,原旗帜为红色太阳照耀下的孟加拉国版图。为了飘扬的时候的视觉效果,红色圆形稍偏向旗杆方向,半径为旗帜长度的五分之一,圆心在旗帜9/20和正中水平线交界处。代表太阳在孟加拉升起,也代表为孟加拉独立献身的烈士们的鲜血。底色绿色代表孟加拉富饶的土地。孟加拉国政府对国旗的规格作了规定和说明:原始的带有孟加拉国版图的国旗由该国画家哈桑(Quamrul Hassan)设计,并于1971年3月3日首次在达卡大学被升起。1971年3月23日,该旗首次在齐亚·拉赫曼总统官邸前被升起。由于原旗帜中的孟加拉国版图会使人联想到令人不愉快的东、西巴基斯坦的分裂,而且从反面看去版图是左右颠倒的,后来这一图案被从国旗中删除。1971年-1972年1972年-至今
相关
- 乍得语族乍得语族(Chadic languages)是亚非语系(闪含语系)之下的语族之一,语言人口主要分布于中、西非的尼日利亚北部、尼日尔、乍得、中非共和国及喀麦隆。乍得语族大致上可以分为比乌
- 埃斯特雷马杜拉语埃斯特雷马杜拉语(Estremeñu)是一种罗曼语族语言,在西班牙的埃斯特雷马杜拉自治区使用。埃斯特雷马杜拉语通常分为三个分支(北部或“高埃斯特雷马杜拉语”——artu estremeñu,
- 氯气氯气是卤族元素氯的单质形式,化学式为Cl2。瑞典化学家卡尔·威廉·舍勒(Carl Wilhelm Scheele)在1774年使用盐酸与软锰矿通过下述反应制得氯气:继舍勒之后,贝托雷对氯气进行了更
- 活机器活机器(Living Machines)又称活的机器、生活机器或生命机器,它是一种废水处理的设计形式,以模仿湿地的清洁功能。他们是密集的生物修复系统,也可以产生有益的副产物,如甲烷煤气,食
- 伊拉克总统伊拉克总统是伊拉克的国家元首。1958年伊拉克推翻君主立宪制后建立共和国,并开始设立总统一职。在绝大多数历史时期,伊拉克的总统职权都被专制独裁者所垄断,没有一个明确的宪政
- 巴贝尔堡摄影棚巴贝尔斯堡摄影棚(德语:Studio Babelsberg)是位于德国波茨坦的制片厂,为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制片厂,建于1912年,占地2万5千平方米,建成百年以来,拍摄电影过千部,其中较著名的电影包括
- 淡水县淡水县为台湾清治时期之台湾行政区划之一。另外, 在台湾接管计划纲要地方政制中,淡水县也是国民政府计划在台湾设立的行政区之一。光绪元年年底(1876年)新设台北府之际,将原隶属
- 布拉灰人布拉灰人(Brahui people or Brohi people)是达罗毗荼人的一支,人口220万人,大多生活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卡拉特区,少部分分布在邻国阿富汗及伊朗。其使用的语言称为布拉灰语(Brah
- 文 焕文焕,满洲镶黄旗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101名。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 鞭蝎目鞭蝎(学名:Thelyphonida),蛛形纲之无脊椎动物,有鞭目的统称。此外鞭蝎也被命名为uropygid亦指“尻尾”,是来自古希腊语的οὐροπύγιον (ouropugion)。鞭蝎为卵胎生繁殖,雌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