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后期

✍ dations ◷ 2025-09-30 10:13:47 #中世纪后期

中世纪后期 (Late Middle Ages),或称中世纪晚期、中世纪末期、中古后期、中古晚期、中古末期,是历史学者用来描述14世纪至15世纪(约1300年-1499年)欧洲历史的术语。中世纪晚期位于中世纪中期(High Middle Ages)之后,而在近代早期(Early Modern)之前。

到了1300年左右,欧洲几世纪以来的繁荣与成长告一段落。欧洲遭受一连串的饥荒和瘟疫的打击,例如1315-1317年的大饥荒和14世纪中期的黑死病大流行。这段时期还伴随着人口下降、社会动乱和各个地区性的战争。英国和法国都发生了严重的农民起事:札克雷起事和百年战争。雪上加霜的是,天主教教会还发生了大分裂。这些事件有时被合称为“中世纪晚期的危机”。

尽管有这些危机存在,14世纪的欧洲在科学和艺术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古希腊罗马的文献重新吸引人们的注意,这个运动被后世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由于十字军东征时与阿拉伯人的接触,对拉丁文献的研究风潮在12世纪就开始了。但西欧取得希腊文献主要是在君士坦丁堡陷于奥斯曼土耳其之手后,因为在当时有许多拜占庭学者逃难至西方,尤其是意大利。

除了古典文化的复兴外,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文字的传播更便利、教育更普及,而这两者在未来导致了宗教改革。而这个时代的末期也是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哥伦布于1492年到达美洲,达伽玛于1498年航行非洲和印度,这些发现增强了欧洲各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这些发展所造成的改变使许多学者认为中世纪晚期是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的开始。不过,这样的区分还是会让某些学者觉得不自然,他们认为古典文化从未在中世纪欧洲断绝过,且古典时期与现代(Modern)有着连续。有些学者,尤其是意大利学者,宁可拒绝使用中世纪晚期一词,而将14世纪的文艺复兴是向现代的直接转换。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东罗马帝国末期

相关

  • 电解质失衡电解质在生物体的自平衡维持上相当的重要。电解质可调节心臓及神经机能、输送氧气、维持体液平衡(英语:fluid balance)及酸碱平衡等。电解质的不平衡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产生:过
  • 中山南中山南路是台北市主要南北向道路之一,位于中正区。全线属于省道台9线。本路不分段,北接中山北路,南接罗斯福路。本路因临近博爱特区,周围建物多为重要机关所在。中山南路原为台
  • 安宁病房安宁病房或宁养中心是指进行安宁缓和医疗(临终关怀)的病房或医院,一般是针对癌症末期或绝症、治疗已不容易再见效的病者。安宁照护这个观点在11世纪的西方社会就被提出。安宁病
  • 灵菌红素灵菌红素(Prodigiosin,正式名称为2-methyl-3-pentyl-6-methoxyprodiginine)是Prodiginin(中文名不详)的一种。它具有Prodiginin的基本结构,也就是三吡咯环,其中的一个吡咯环C2上带
  • 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亦称《塔城议定书》、《塔城界约》,是俄罗斯帝国与清朝签订的割占中国西北地区领土(今称外西北)的不平等条约。今由于苏联解体,全境归属于中亚国家。这地
  • 陈廷焯陈廷焯(1853年-1892年),字亦峰,又字伯与,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县)人,清代词人、诗词理论家。咸丰三年(1853年)出生,性情磊落,“与人交,表里洞然。无骩骳之习”,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1月)撰成《白
  • 莫斯科和平协定莫斯科和平协定是一份由芬兰和苏联于1940年3月12日签订的和平协议,此协议标志着为期105天的冬季战争的结束。协议规定芬兰割让部分领土予苏联。签订协议的苏联方人员为维亚切
  • 叶须虫目见内文叶须虫目(学名:Phyllodocida)是多毛纲足刺亚纲之下一个目。这些物种主要在海洋生活,而有少量生活于咸淡水交界处。本目物种大多数是活跃的底栖生物,在沉积物的表面上移动或
  • 特赦特赦指以行政权免除罪犯全部或部分的服刑。宋代以前中国即存在特赦,有所谓“八议”之同罪异罚之说。学者认为特赦权的开始始于19世纪的英国君主,在司法独立以及国会扩权的时代
  • 弗吉尼亚方案弗吉尼亚方案(英语:Virginia Plan)也称伦道夫方案(英语:Randolph Plan)或大州方案(英语:Large-State Plan),是由当时的弗吉尼亚州州长埃德蒙·伦道夫于1787年5月29日在美国费城召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