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宫调

✍ dations ◷ 2025-07-06 01:37:11 #中国音乐史,中国戏剧史,中国曲艺,中国古典文学

诸宫调是中国于北宋出现的一种说唱文学或叙事韵文,起源于北宋,兴盛于南宋,进入元朝后渐与元朝当时更受欢迎的体裁融合。

诸宫调或源自山西。北宋后期,诸宫调由山西泽州人孔三传在开封首创。现存《刘知远诸宫调》在山西平阳刊印,《刘知远诸宫调》和《西厢记诸宫调》故事都发生在今山西境内,其押韵均属山西方言。故调宫调或起源于山西。

北宋后期,孔三传在开封的瓦肆勾栏中演出诸宫调,颇为流行,“士大夫皆能诵之”。宋室南渡,诸宫调由南迁的艺人带到南方。南宋时,临安有男女艺人效法孔三传,演出诸宫调;其他大城市中,也偶有女子以诸宫调卖艺维生。入元后,诸宫调曾在忽必烈宫中演出。

诸宫调消亡于14世纪,无人演出,作品逐渐散佚。明代重刊《西厢记诸宫调》时,题目已不用“诸宫调”之名。

诸宫调采用不同的宫调与曲子,合成一组,加插说白,说故事与唱曲合而为一,从而讲唱故事。以《西厢记诸宫调》为例,共用15宫调,129曲子。

诸宫调开首有开场诗。早期诸宫调的曲子,采用词的两片结构,套数组织较简单,多由一支双片曲子与一支结朿曲组成。后期诸宫调,曲子则多采用曲的单片结构,套数组织转趋繁复。

诸宫调中的套数,包含一支或一支以上的曲和一支“尾”。(若套数中只有一支曲时,这支往往是双片曲。)“尾”的发明是诸宫调的主要特点。诸宫调的“尾”必由三句七言诗组成,句句押韵。最后一句往往是点明题旨、引人发笑的妙语。

孔三传的诸宫调,以“灵怪”和讥诮讽刺读书人为主题,题目失传。今可考诸宫调仅有4部:《刘知远诸宫调》、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双渐小卿”及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刘知远诸宫调》作者不详,原有12卷,今存5卷,1907-1908年间由俄国考古探险队在张掖发现。

故事讲述刘知远由贫贱而发迹,位至九州安抚使,夫妇兄弟子母团圆。作品文风俚俗,语言明显带北方方言特色。

《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约撰于12世纪晚期,长约5万字,故事改编自唐传奇《莺莺传》,作者题“董解元”。“解元”可指未出仕的士人或职业艺人。在元代,董解元以为人乐天知命、恬静闲适而著名,有两部杂剧以董解元为主角。

《董西厢》文字熟练,人物描写绘影绘声,深刻精细,内容讲述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人的爱情冲破礼法藩篱,其婚姻却又建立在门第功名之上,反映士大夫的思想。

《董西厢》现存最古版本刊于1557年,是现存唯一一部完整的诸宫调。

此诸宫调原名不详,12世纪中张五牛原著,13世纪中期商道(1190?-?)改编,今佚,情节讲述书生双渐和名妓苏小卿的爱情故事。双渐与苏小卿山盟海誓,鸨母却将苏小卿卖给富商,双渐高中科举后携苏小卿逃走,团聚结合。

作者元代涿州人王伯成,成书于13世纪后半期,今无完帙,部分曲子辑入明代的《雍熙乐府》。这部诸宫调中曲子与套数的排列,与元代杂剧分别不大。

南宋戏曲《张协状元》的开场诗自称为诸宫调,但这部戏曲没有诸宫调的一般特征。后世把《张协状元》划为南戏(或称戏文),而只有其开场诗部分被视为诸宫调的残篇。

诸宫调多在大都市的娱乐场所“瓦肆勾栏”中演出,男女艺人以此卖艺维生,演出时一人讲唱。明代时有官员家中唱《董西厢》,则数十人轮唱。

诸宫调唱曲,以用鼓、锣、板或琵琶伴奏。作品卷中或每卷之末,往往都制造悬念。演出时,往往在悬念处暂停,以便演员将周围的听众吸引过来。

《董西厢》英译本由陈荔荔译出,1976年于剑桥出版;荷兰文译本由Wilt L. Idema(伊维德)译出,1984年于阿姆斯特丹出版。

相关

  • 生物检定法生物检定法(英文:Bioassay),也称作生物览定及生物检验,是用以测定某生物或生物性材料对外来化合物的刺激之反应,藉以定性测试该化学药剂是否具有活性,或定量地测定适当的药量。生物
  • Hsub2/subNsub2/subOsub2/sub连二次硝酸(化学式:H2N2O2),也称为连二亚硝酸、连二次亚硝酸(Hyponitrous acid),无色小片状晶体,是氮的含氧酸之一。可溶于水和乙醇。是硝酰胺(H2N-NO2)的异构体。结构写作HO-N=N-OH,有
  • 具体化谬误具体化谬误(reification fallacy),是一种非形式谬误,指将抽象概念当做真实存在的物体,而做出不合逻辑的论证。
  • 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简称《四朝诗》、《御定四朝诗》,为清朝官修诗歌总集,由康熙帝敕命张豫章等人编纂,收录宋、金、元、明四朝诗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成书进御,共三百十七卷
  • 长尾虎猫(L. wiedii)长尾虎猫(学名:Leopardus wiedii)是原住在中美洲及南美洲的猫科,学名以维德-新维德亲王(Prince Maximilian of Wied-Neuwied)来命名。它们是独居及夜间活动的,喜欢栖息在雨林的深处
  • 一目均衡表一目均衡表(日语:一目均衡表/いちもくきんこうひょう  */?),又称一目均衡图、日平均图,为一技术分析图表。由日本记者细田悟一(日语:細田悟一)发明,并以笔名一目山人(Ichimoku Sanjin
  • 陶菲格·哈基姆陶菲格·哈基姆(阿拉伯语:توفيق الحكيم‎,1898年10月9日-1987年7月26日),常被称为“阿拉伯戏剧之父”,是埃及杰出的作家。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法官家庭,作品对当代埃及社
  • 沃伊斯拉夫·舍舍利沃伊斯拉夫·舍舍利(塞尔维亚语:Војислав Шешељ;拉丁字母转写:Vojislav Šešelj;1954年10月11日-)是南斯拉夫政治人物、塞尔维亚激进党创设者、党魁。南斯拉夫内战时
  • 5.9千年事件5.9千年事件是全新世一场强烈的干旱事件,发生在5,900年前,即公元前3,900年。结束了新石器亚雨期(法语:Événement_climatique_de_5900_BP),可能开始了撒哈拉的沙漠化进程。因此,这
  • 新井耕吉郎新井耕吉郎(あらい·こうきちろう、Arai·Kokichiro,1904年2月6日-1947年6月19日),日本群马县利根郡东村(现沼田市利根町)人,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农学部。在日治时期来台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