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陆军特种部队司令部

✍ dations ◷ 2025-07-26 04:16:43 #德国特种部队,反恐单位,军事特种部队,1996年建立的组织

特种部队司令部(德语:Kommando Spezialkräfte,缩写:)是德国联邦国防军陆军的特种部队指挥机构。该部队曾多次的获得美国和北约的嘉许,它亦经常奉命参与联合反恐行动,最显著的是在波黑和中东地区的行动。

从1973年直到1996年,西德(两德统一后为德国)政府一直把执行各种反恐和特种行动的职责给予德国联邦警察第九国境守备队──一支于1972年慕尼黑惨案后成立,接受过高度训练的特种警察部队。在1973年以前,陆军中的远距离侦察部队(德语:Fernspäher)、海军中的游泳作战部队(德语:Kampfschwimmer),和其后于1989年成立的特种武器护送连(德语:Sonderwaffenbegleitkompanien)为西德拥有的唯一可以匹敌外国特种部队的军事单位。随着1997年1月1日KSK活跃后,几乎所有隶属特种武器护送连的分队均遭到解散或并入这支新建立的部队。

就像德国所有的军事单位一样,KSK的部署均需要获得来自德国联邦议院的授权。从成立至今,该部队已从事过无数次在欧洲和其他地区的反恐行动,目前已知他们曾在波黑、科索沃和阿富汗活动过。基于这支部队是这样的单位,他们具体的行动细节,例如成功和伤亡率被认为是最高机密,必要时甚至还会向联邦议院的最高级别成员隐瞒。这种做法引起了一些严重的问题,并导致一份协议的签定,以增加透明度和​​问责性。协议的内容为:透过向联邦议院的选定成员披露较详尽的任务细节,并就KSK部队的未来部署进行协商。

于2001年阿富汗战争期间,KSK虽在名义上受持久自由行动部队的指挥,实则上自2005年起开始受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指挥,并参与了邻近驻喀布尔德军据点的多次行动,包括于2006年10月成功破获基地组织自杀式炸弹客的一间安全屋。KSK队员亦向德国媒体就国家对他们所实施的限制作出评论,他们更以KSK曾在K-Bar任务部队活跃为先例,表明希望以“持久自由行动—阿富汗部队”的身份与美国人直接合作。

自KSK于1996年成立至今,这支部队一共有10名司令,详尽如下:

战备单位被分成四支约百人组成的突击连。特别突击连通常都拥有着经验丰富的成员,以担任各种支援角色。每四个连中有五个排,各自专司独特任务,并且可以适应各种地形和局势,但这也取决于其所需任务的类型:

每个排共有四支突击班,各自包含约四名从德国陆军挑选出来的熟练人员,这些人员均安排到最适合自己发挥能力的排上,队员分别受过各方面的专业训练,以作为武器专家、军医、战斗工兵或通信专家。此外,某些班可能还包含其他专家,如:重型武器或语言专家。

主要负责部队在国内的供给任务。该单位主要由以下编制组成:

由三个信号排所组成。

在行动中负责部队的供应任务,它是由以下编制所组成:

最初,只有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军官和士官才能够申请加入KSK并进行试用。作为先决条件,申请人必须亲自完成德国联邦国防军突击队课程(德语:Einzelkämpferlehrgang)。然而自2005年起,一般平民和常规部队的士兵也能够申请。在KSK剧烈的选拔过程开始之前参与者还必须先完成为期18个月的远程监视训练周期。

选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个为期三周的生理和心理训练方案(通常合格率约40%),接着是三个月之久的体能耐力阶段(通常合格率约8 - 10%)。在后一阶段,KSK考核官会以黑森林作为考生的考场。在这段时间里,考生必须接受艰苦和九十小时之长的越野跑,随后就是要于德国为首的多国“特种作战训练中心”(前称为“国际长距离侦察学校”)接受为期三周的国际“战斗生存课程”。

当成功完成选拔过程后,考生可获允与KSK开始他们为期两至三年的培训周期。这些培训场地包括丛林、沙漠,城市和在世界各地十七所以上的学校举行的反恐课程;在挪威接受北极地形、奥地利接受山地地形;埃尔帕索、德州或以色列接受沙漠或丛林训练;在圣地亚哥接受两栖作战训练,和在伯利兹感受丛林体验。

根据2008年5月的一则报导,德国联邦国防军正在招募女兵加入KSK。 这是基于KSK无法达到所需的目标人数。自德国联邦国防军于2001年向女兵开放各种单位后,KSK已不再局限于男性士兵的加入。

KSK的成员会佩戴栗色贝雷帽以作为他们在空降部队的象征。另外他们各人亦会在帽上佩戴一枚金属徽章。徽章上有一把被橡树叶环绕的剑,剑的底部刻有一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旗。

突击队徽章(德语:Kommandoabzeichen)是一个穿在制服的左边口袋上的布制徽章。其设计类似于戴在贝雷帽上的金属徽章。它描绘了一把在浅绿色背景下由橡树叶环绕的银剑。该徽章已于2000年获联邦总统约翰内斯·劳允许使用。

KSK部队的部队颜色(德语:Waffenfarbe)为绿色,类似于步兵单位。在成为独立的军事部队之前KSK曾是步兵部队的一部分。

KSK的国际标记符号为字母SF,意思代表特种部队。

戴在贝雷帽上的徽章

由步兵单位使用的部队颜色

国际标记符号


2018年,德国联邦刑警局侦破一宗涉及KSK队员的犯罪阴谋,约200名有着新纳粹背景的现役KSK士兵和退役队员企图谋杀一些德国著名政治家,包括:克劳迪娅·罗斯、海科·马斯和约阿希姆·高克等人。他们并密谋针对居住在德国的移民发动袭击。同年,蒂宾根的检察官调查在“告别”仪式使用了新纳粹符号的士兵当中是否涉及KSK队员。

相关

  • IFN-γ1EKU, 1FG9, 1FYH, 1HIG, 3BES· extracellular space· nega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 · neutrophil apoptotic process · r
  • 脏器逆位脏器逆位,亦称内脏逆位(situs inversus)是一种先天性的结构缺陷,症状是患者的内藏各器官的位置与一般人正好左右相反(镜像对称),譬如患者的心脏位在右手边,肝脏位在左手边。这种先天
  • 醋酸盐乙酸盐 (英文: Acetate),俗称醋酸盐,是乙酸所成的盐,含有乙酸根离子CH3COO−,即乙酸去掉羧基质子后形成的阴离子。乙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它是一种羧酸根离子,并且是乙酸的共轭碱
  • 马克斯·冯·劳厄马克斯·冯·劳厄(德语:Max von Laue,1879年10月9日-1960年4月24日),德国物理学家,因发现晶体中X射线的衍射现象而获得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879年10月9日,马克斯·劳厄出生于科布
  • 过极化超极化,又称过极化(英文:hyperpolarization),静息时细胞膜内负外正的状态称为膜的极化状态。超极化是指神经细胞膜的一种生理状态。膜内电位大于70毫伏,达到80毫伏,甚至90毫伏。
  • 2-己醇2-己醇,是一种醇类的有机化合物,是在二号碳上接羟基的己醇。它的化学式是C6H13OH、示性式是C4H9CH(OH)CH3,是正己醇的一种异构物。 2-己醇有一个手性中心,故存在光学异构物
  •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欧洲自由贸易协会(英语:European Free Trade Association,缩写为EFTA)是欧洲一个促进贸易的组织。该组织于1960年5月3日成立。成员国有冰岛、挪威、瑞士以及列支敦士登 ,前成员国
  • 侍郎侍郎为中国、越南、朝鲜官制名称,一般来说,创建于汉代,并沿用到20世纪初。相当于今日的副部长。汉朝为郎官的一种,本为是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作为尚书的属官,初任为郎中,满一年为
  • 特拉华河特拉华河是美国大西洋流域的一条河流。全长579公里。流域面积35,297平方公里。发源于纽约州的卡兹奇山,向南流经宾夕法尼亚州、新泽西州、特拉华州,最后经过特拉华湾流入大西
  • 驻越韩国军驻越韩国军司令部(朝鲜语:주월한국군사령부/駐越韓國軍司令部;英语:Headquarters of Republic of Korea forces in Vietnam,缩写ROKFV),是越南战争爆发、韩国出兵越南后,根据“国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