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缓刑
✍ dations ◷ 2025-07-18 23:13:32 #缓刑
客体 · 行为(作为 · 不作为)
危害结果 · 因果关系 · 犯罪主体
主观要件(故意 · 过失)
未遂 · 既遂 · 中止 · 预备阻却违法事由
正当防卫 · 紧急避难心神丧失 · 精神耗弱
原因自由行为 · 责任能力
期待可能性 · 犯罪意识直接正犯 · 间接正犯
共同正犯 · 共谋共同正犯
教唆犯 · 帮助犯想像竞合 · 牵连犯 · 连续犯
数罪并罚 · 一罪一罚死刑 · 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 · 罚金 · 科料
拘役 · 没收
褫夺公权 · 剥夺政治权利
量刑 · 宣告刑
自首 · 减刑 · 缓刑缓刑,刑法上的一种刑罚制度。法院在刑事审判中,根据被判处刑罚的罪犯的犯罪情节和认罪表现,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如在考验期内,满足一定的条件,原判刑法将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因此,简言之,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例子:如罪犯被判刑“判囚21日,缓刑1年”,代表该罪犯只要在1年内没有再犯事便可免去入狱的刑责,否则即时判囚21日。缓刑与死刑缓期执行(简称“死缓”)制度都是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也都不是独立的刑种,但两者在适用对象、执行方法、考验期限和法律后果等方面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49条规定:“在战时,对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因此,战时缓刑制度是缓刑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点在于考验期满后可能撤销原刑罚,而并非“不再执行”原刑罚。因此对罪犯而言,战时缓刑比普通缓刑制度更为有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缓刑需要符合下列条件: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3条规定,考验期限如下表所示:在考验期间内,犯罪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犯罪人住所地的司法机关负责对犯罪人进行上述事项的监督,犯罪人的所在单位或者当地基层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要予以配合。通常是由乡镇街道办的司法所负责对缓刑犯人接受社区矫正的考察监督,至少每月当面报告并提交书面汇报材料。此外,根据刑法72条第2款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并不影响附加刑的执行。因此,缓刑的效力不及于附加刑。根据刑法76条的规定,犯罪人在考验期间内没有再犯新罪,没有发现尚未判决的漏罪,没有情节严重的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的,在经过考验期间后,原判的刑罚将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这意味着原判决的有罪宣告依然有效,原判刑罚也无错误,只是由于犯罪人满足了某种条件后,原刑罚不再执行。通常是由缓刑罪犯社区纠正所在地的县区司法局书面填写解除社区纠正通知书,并一式四联书面告知原判法院、本地公安局、本地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缓刑的撤销,是指由于未满足上述条件,而将原判决的缓刑撤销,使犯罪人执行原判刑罚的手续。这包括两种情况:中华民国刑法第1编总则第9章就是缓刑。刑法第74条(缓刑要件)规定,受2年以下有期徒刑(少年犯为3年)、拘役或罚金之宣告,而有特定情形之一,认以暂不执行为适当者,得宣告2年以上5年以下之缓刑,其期间自裁判确定之日起算。因为规定认以暂不执行为适当者,可宣告缓刑,所以不是所有初次犯轻罪者都能缓刑。
民国45年(1956年)11月2日,中华民国司法院大法官释字第66号解释公务员贪污被判缓刑,须俟缓刑期满而缓刑之宣告并未撤销时,始得应任何考试或任为公务人员。必须以前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或前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执行完毕或赦免后,5年以内未曾因故意犯罪受有期徒刑以上刑之宣告,而法院认为以暂不执行为适当者。缓刑期间自裁判确定之日起算。法院为缓刑宣告,得斟酌情形,命犯罪行为人为下列各款事项:1、缓刑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撤销其宣告:2、受缓刑之宣告而有下列情形之一,足认原宣告之缓刑难收其预期效果,而有执行刑罚之必要者,得撤销其宣告:缓刑期满,缓刑之宣告未经撤销者,其刑之宣告失其效力,不再执行,与未曾受刑之宣告相同。日本刑法第25条,也规定了缓刑制度,称为“执行犹豫”(现代日语:執行猶予)。其适用条件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50万日元以下罚金。
相关
- 辅酶辅因子(英语:cofactor)指与酶(酵素)结合且在催化反应中必要的非蛋白质化合物。某些分子如水和部分常见的离子所扮演的角色和辅因子相当类似,但由于含量不受限制且普遍存在,因此不归
- 柔红霉素道诺霉素(Daunorubicin或daunomycin,又名柔红霉素)是一种属于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类的化学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癌症(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
- 汉斯·李普希汉斯·李普希(荷兰语:Hans Lippershey,1570年-1619年9月),或称作约翰·李普希(Johann Lippershey),德国-荷兰眼镜制造师与发明家。因最早申请望远镜的专利而闻名于世,但现时仍未清楚他
- 生物群落生物系统层级关系:生物圈 > 生态系统 > 群落 > 种群 > 个体群落(英语:biocoenosis)或称为“生物群落”。生存在一起并与一定的生存条件相适应的动植物的总体。群落生境是群落生
- 1,3-丙二醇1,3-丙二醇(英语:1,3-Propanediol)是化学式为CH2(CH2OH)2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三碳二醇,无色透明液体,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1,3-丙二醇通常由丙烯醛水合反应合成。
- 夜丘产区尼伊丘产区(法语:Côtes de Nuits),亦被广泛误译作夜丘产区,是位于法国东部勃艮第地区科多尔省中部至南部的葡萄酒产区。尼伊丘产区北起马尔萨奈拉科特,南至尼伊圣乔治,长度约20公
- 微博微博(英语:microblog)是一种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Twitter开始的140字)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微型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随着发展,这
- 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Southern African Customs Union,缩写SACU)是南部非洲国家成立的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前身是1910年6月29日南非联邦与南部非洲英属殖民地签订关税同
- 时差问题由于地球围绕着太阳的公转和地球的自转,使得生活在不同经纬度的人们处于不同的时区。因旅行的缘故,改变了人们所处的时区,出现时差,使身体产生了各种不适,最主要的后果是睡眠障碍
- 超验主义超越主义,或超越论(英文:Transcendentalism),也称作“新英格兰超越主义”或“美国文艺复兴”,是美国的一种文学和哲学运动。它兴起于1830年代的新英格兰地区,经过不断发展成为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