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人

✍ dations ◷ 2025-07-18 18:26:05 #果敢人
果敢族(缅甸语:ကိုးကန့်လူမျိုး)是缅甸东北边境的世居民族,具有缅甸官方少数民族的地位。在缅甸,他们被认为从中国云南省而来,居住在果敢县的中国汉人;而在中国,有人认为他们是明朝在缅甸的遗民。在缅甸,这些果敢族人还成立了果敢邦(即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是缅甸境内唯一由汉族为主体成立的地区组织。果敢邦是由一个杨姓的土司家族所成立,他们声称是明朝永历帝的遗民,在17世纪明亡时迁移至云南省,然后再移居到中缅边境的狭小土地上。虽然大英帝国在1885年并吞了上缅甸,使果敢族的主权转移到英国,杨氏家族依然得以维持在区内的权力。缅甸独立后,上、下缅甸统一,使果敢族失去权力,而原来的统治家族亦因此而流亡海外。近年来,果敢汉人一直受到缅甸政府的压迫,不时发生缅甸军队攻击果敢族的事件。明朝末年,南明因为战争迁徙而来到云南与缅甸交界处,居住于科干山,果敢土司县。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定都肇庆,后来迁都昆明,号称“滇都”。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月初三,吴三桂带兵驱逐他们到明朝属国缅甸的边境瓦城(即曼德勒近郊的古都阿瓦),缅甸国王挽留他们住在那里。1661年,缅京老王宾德勒(莽达)遭其弟莽白所杀,新王比耶王(莽白)一上台就囚禁了永历帝且杀害永历帝身边多数的旧臣和下属官员,并将永历帝献给了吴三桂。康熙元年(1662年),永历帝在昆明金禅寺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南明政权灭亡。清政府设立“木邦宣慰司”管理该地区,命令一个杨姓的将领为“土司王”,实行了统而不治。1852年,大英帝国殖民者侵占缅甸。1897年,英国人和清王朝订立《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标志着大英帝国侵占了该地区,该地区并入英属缅甸,该地区成为英属缅甸的领土范围,并开始种植罂粟,并且迫使汉族改族名为“果敢族”,汉语改名为“果语”,中文改名为“果文”。1947年,缅甸立国的“班弄”会议,土司杨文炳作为“果敢族”的代表出席了民族加盟缅甸联邦政府的签字仪式,“缅甸政府正式承认300年来不被接纳的果敢族为其境内合法少数民族”。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华民国国军93师部在该地开办“云南省反共抗俄大学”,“果敢王”彭家声就是首批22个学员之一,罗星汉、坤沙也是学校的著名学员。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于是造成了该地几十年的动乱,1989年停战,并成立了“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1992年,第一特区政府内讧,彭家声离开果敢。1994年,杨茂贤潜入中国大陆云南省被当地警察抓获并按照法律贩毒罪处死,彭家声重新带领缅甸政府军占据该地。1995年12月20日,缅政府、彭家声、果敢三方成立了“果敢临时政府”。2003年,果敢特区政府承诺在2003年全境成为无毒区,开始全面查毒禁毒。果敢族辖制着缅北萨尔温江东岸,领土面积5200平方千米。族人20多万,95%以上是汉族血统,都是明朝永历帝朱由榔的部属后代。果敢族属于汉文化圈:果敢族使用日常以汉语西南官话交流,间杂一点当地其他民族语言以及缅甸语;果敢族现在使用简体汉字作为正式书写语言,间杂些许缅甸文。“果敢”是掸族语,“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果敢族的英文名称为“Kokang”,在雅虎网站上解释为 “居住在缅甸金三角的一支来自中国的少数民族”。果敢人对自己的解释却是:“果”等于果断,“敢”等于勇敢。“果断而勇敢”就是今天果敢人对自己族名的宣示。果敢族主要姓氏是杨氏、彭氏、罗氏。果敢族所在地区是自治区,享受民族高度自治权。前任特区主席是彭家声,现任是白所成。

相关

  • MALDI-TOF-MS基质辅助激光脱附电离(英语: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是一种用于质谱法的温和离子化技术,可以得到用常规离子化方法容易解离为碎片的一些完整大分子
  • 环加氧酶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 甲烯在化学中,甲烯(英语:methylene)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又称亚甲基或甲烯基,其化学式为CH2。在自然状态下,不会存在甲烯,除非是在低温、低压的特殊状态下,才可能有此
  • 疑源类疑源类(Acritarchs)是具有机壁的、亲缘关系不明的微体化石类群,它们很可能是多源的、具有不同亲缘关系的集合体。目前不能将它们归为任何已知的生物门类,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疑
  • 美国化学会美国化学学会(英语: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简称为ACS)是一个化学领域的专业组织。1876年于美国纽约大学成立,现有157,000位来自化学与化工界各个分支的会员,总部位于华盛顿哥
  • 亲缘关系学现代生物分类群体从它们的 共同祖先遗传分化的图示。进化论介绍(英语:Introduction to evolution) 演化的证据 共同起源 共同起源的证据群体遗传学 · 遗传多样性 突变 · 自
  • OsOsub2/sub二氧化锇(Osmium dioxide)是锇的氧化物之一,化学式为OsO2。有两种晶型:第一种:分子量222.20,桔棕色晶体。相对密度11.37(21.4℃),加热到500℃时,其中30%转化为四氧化锇。不溶于水
  • 88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U(SOsub4/sub)sub2/sub硫酸铀(IV)是一种水溶性铀化合物,化学式为U(SO4)2,高毒。硫酸铀酰溶液经过光化学还原可以得到硫酸铀(IV),以乙醇为还原剂,光化学还原可以在日光下进行。硫酸铀(IV)在溶液中结晶,
  • 三板桥三板桥,是台北市的一个旧地名,位于今中山区的西南部,以及中正区的东北部,范围大致包括中山区正得里、正守里、正义里的全部、康乐里的西半部,以及中正区梅花里、幸福里、幸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