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硫氰酸盐

✍ dations ◷ 2025-11-10 08:19:18 #异硫氰酸盐
异硫氰酸酯(Isothiocyanate)是一类通式为R-N=C=S的有机化合物,可看作是由异氰酸酯中的氧原子被硫替换后形成。异硫氰酸盐是硫氰酸根(SCN−)用氮原子配位时生成的化合物(M-N=C=S)。它是硫氰酸盐的键合异构体。有时“异硫氰酸盐”也指“异硫氰酸酯”,比如异硫氰酸苯酯也被称作苯基异硫氰酸盐(Phenylisothiocyanate)。用伯胺与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加成,生成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后,用对甲苯磺酰氯处理,可以生成异硫氰酸酯。该官能团中,碳原子是亲电性的,可被亲核试剂进攻,使C=N键或C=S键打开:对蛋白质N端进行氨基酸测序的埃德曼降解反应中,就是利用了异硫氰酸苯酯中碳原子的亲电性,使末端氨基酸的氨基与其反应,并最后脱落生成乙内酰苯硫脲:异硫氰酸烯丙酯是造成芥子油刺鼻气味的物质,也是调味料山葵中会刺激鼻窦造成辛辣感的物质。近来研究表明,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的某些异硫氰酸酯类物质,如异硫氰酸苯乙酯和莱菔硫烷,具有控制癌症和肿瘤生长的功效。苯并芘和其他多环芳烃进入人体后,会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致诱变性更强的环氧化合物,使其致癌性增强。异硫氰酸酯的存在可以抑制细胞色素对多环芳烃的氧化。硫腈酸酯在中性条件下可自动环化成恶唑烷硫酮(OZT)。硫氰酸酯、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称为致甲状腺肿素。致甲状腺肿素优先与血液中碘结合,致使甲状腺素合成所需碘来源不足,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相关

  •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英语:dendritic cell)是一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一种白细胞。它存在于血液和暴露于环境中的组织中,如皮肤和鼻子、肺、胃和小肠的上皮组织。它们的作用是调节对当前环境
  • 石炭纪石炭纪(英语:Carboniferous,符号C)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
  • 都尔的额我略都尔的圣额我略(拉丁语:Sanctus Gregorius Turonensis,其名额我略也译作格雷戈里和国瑞),(538年11月30日-594年11月17日)是都尔主教及高卢-罗马史学家,也是基督教圣人。他的本名为额我
  • 青铜时代青铜时代(Bronze Age),又称青铜器时代、青铜文明,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阶段。青铜是红铜和锡或铅的合金,因为其氧化物颜色青灰,故名青铜。由于青铜
  • 心理表征心智表征,又称为认知表征,在心灵哲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领域中,指的是一种假设性的内在认知符号,能够表示外在现实;或是指一种利用某种符号的心理过程,这种符号
  • 瓷器瓷器,也作磁器,是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需经过高温(约1200℃–1400℃)的窑内烧制。瓷器最早出现于三国魏晋或隋唐(目前有争议),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窑炉内温
  • 顺磁性顺磁性(Paramagnetism)指的是一种材料的磁性状态。有些材料可以受到外部磁场的影响,产生跟外部磁场同样方向的磁化矢量的特性。这样的物质具有正的磁化率。与顺磁性相反的现象
  • 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半岛(阿拉伯文:شبه الجزيرة العربية)位于亚洲和非洲之间,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
  • 米格尔·阿托拉·加列戈米格尔·阿托拉·加列戈(西班牙语:Miguel Artola Gallego,1923年7月12日-)是西班牙历史学家和作家。他出名于对西班牙自由主义(西班牙语:Liberalismo español)的研究。加列戈曾在马
  • 甲喹酮甲喹酮(又称忽得或安眠酮,英语:Methaqualone),台湾亦称白板,于1951年首次在印度制成,有镇静催眠作用,是20世纪80、90年代曾经被广泛滥用的精神药品。长期滥用会导致肝脏和肾脏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