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虫

✍ dations ◷ 2025-10-09 05:38:42 #皮卡虫
皮卡虫(属名:Pikaia,得名自发现地一带常出没的鼠兔 Pika),又名皮凯亚虫或皮克鱼,是寒武纪的一类已灭绝动物,其化石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伯吉斯页岩发现。它是由查尔斯·沃尔科特(Charles Walcott)发现及于1911年描述。由于皮卡虫化石上有明显及规则的节,沃尔科特将它分类在多毛纲中。它的样子很像头索纲,游泳时可能更像鳗鱼。于1979年再次审查柏吉斯页岩的动物群时,古生物学家康卫·毛里斯(Simon Conway Morris)因皮卡虫有非常原始的原脊索,故将它分类在脊索动物门中,使它可能成为现今脊椎动物的最早祖先。但昆明鱼与海口鱼的考古年代又比皮卡虫更早。发表于英国《生物学评论》(Biological Reviews)的研究论文指出,经分析一九一一年在加拿大洛矶山脉出土的化石确定,已在寒武纪灭绝的纤细皮卡虫,是已知最原始的脊索动物。现今的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虫类及哺乳类都属脊索动物。研究团队在一百一十四件纤细皮卡虫化石标本中发现了,脊椎动物背脊中的脊索,以及脊索动物特有的肌节(肌原纤维的基本单位)、神经索和血管系统。研究领导人剑桥大学教授莫瑞斯表示,团队长期找寻肌节以作为“确凿证据”,在肌节、神经索、脊索和血管系统都找齐后,这项研究“明显证明纤细皮卡虫是地球最原始的脊索动物”。论文共同作者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卡鸿指出,电子显微镜让团队得以看清楚纤细皮卡虫各剖面的精微细节。他说,从天鹅、蛇、熊、斑马和人类“都与这不比拇指长的小生物有深厚渊源”,让他深感自身的卑微。皮卡虫平均只有5厘米长,它可以利用其身体及阔尾鳍来游出水面。皮卡虫可能在游泳的同时过滤水中的物质。目前只有发现60个皮卡虫的标本。 英国剑桥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以最先进显影技术重新检视纤细皮卡虫的化石样本,发现它原来有脊椎前身的脊索神经结构、两旁有约100块肌节,让它能在水中快速游动,确认它的脊椎动物先祖身份

相关

  • 中间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或secondary host)是指寄生物的幼虫、童虫或于无性生殖阶段时用以寄生的物种。如需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则依顺序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这类宿主也
  • 诺氏疟原虫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可缩写为P. knowlesi)又称猴疟虫,是一种常见于东南亚的灵长类疟原虫。它能在食蟹猴体内引起疟疾,但它也可能自然或人为地感染人类。由于卵形疟原
  • 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是指一种为未发现化学元素和已发现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个临时西方文字名称并规定一个代用元素符号的命名规则。此规则简单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
  • 流体动力学流体动力学(英语:Fluid dynamics)是流体力学的一门子学科。流体动力学研究的对象是运动中的流体(含液体和气体)的状态与规律。流体动力学底下的子学科包括有空气动力学和液体动力
  • 新光三越百货新光三越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英语:Shin Kong Mitsukoshi Department Store Co., Ltd.,简称:新光三越,英文缩写:SKM),是经营连锁百货公司。1989年由新光集团与三越百货以合资公司的方式
  • Q77–Q78ICD-10 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ICD规定的各类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 循环系统
  • GS1国际商品编码(International Article Number),即欧洲商品编码(European Article Number, EAN),原来只是欧洲范围内商品,而现在已是全球范围内产品交易的商品代码。为了适应读码器辨
  • 上吊自缢,又称自经,俗称上吊,指的是故意将自己用系在高处(如房梁)的绳子套住脖子自杀的方式,它是一种普遍且高效的自杀方式。Gunnell et al认为实践了这种行为的人的死亡率是七成。 其
  • 珠玑巷南雄珠玑巷,原名敬宗巷,位于中国广东省南雄市北9公里,自唐朝丞相张九龄开凿梅关驿道之后,成为梅关驿道上的一个商业重镇。它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民经商或躲避战乱迁徙岭南地区的
  • Cristidiscoidea核形虫是一类原生生物,具有丝状伪足,生活在土壤和淡水里。它们与同样具有丝状伪足的vampyrellid形态上非常相似,但可以通过线粒体的盘状嵴来鉴别。核形虫与动物、真菌以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