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乌斯·施雷克

✍ dations ◷ 2025-07-19 22:35:57 #1898年出生,1936年逝世,党卫队全国领袖,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军事人物,慕尼黑人,德国自由军团成员

尤利乌斯·施雷克(德语:Julius Schreck,1898年7月13日-1936年5月16日)是纳粹党早期的一位资深党员与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的亲密盟友。

施雷克出生于慕尼黑,曾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于战争结束后不久加入带有右派色彩的自由集团军。他于1920年加入纳粹党,随即与党领导人阿道夫·希特勒发展出亲密的友谊。施雷克是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创始成员之一,随后亦广泛参与该组织的各项活动。1925年,他成为第一任党卫队全国领袖,后来亦短暂担任希特勒的司机。施雷克于1936年罹患脑膜炎,最终于同年5月16日病逝。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并有部分纳粹高级官员出席。

尤利乌斯·施雷克于1898年7月13日出生在德意志帝国巴伐利亚王国的首府慕尼黑,后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役于德意志帝国陆军。1918年11月战争结束后,施雷克加入了反共产主义的右翼自由集团军,随后亦于1920年加入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即纳粹党),成为该党的早期成员之一,党员编号为53号。入党不久后,施雷克即与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发展出深厚的友谊。

施雷克是纳粹党的准军事组织“冲锋队”的创始成员之一,广泛参与了该组织的扩张与发展工作。冲锋队的原始设立目的是为纳粹党执行维安任务或至敌对政党的集会场合滋事、扰乱对手。党领导人希特勒于1923年早期下令成立一支组织架构与冲锋队类似,但专责保护他本人的小型独立随扈单位。该单位获命名为“仪仗警卫队”(Stabswache),最初成员仅有8人,并由施雷克与冲锋队成员约瑟夫·柏赫托德负责指挥。此时的仪仗警卫队仍隶属于规模不断壮大的冲锋队。为了激励团队意识,施雷克将仪仗警卫队的队徽改为精英作战单位专用的骷髅标记。

1923年5月,仪仗警卫队更名为“希特勒突击队(英语:Stoßtrupp-Hitler)”,职责则同样是保护希特勒个人的人身安全。1923年11月9日,希特勒突击队与冲锋队等其他准军事单位一同参与了在慕尼黑发动的啤酒馆政变。纳粹党人期望透过政变攫取慕尼黑市政府的权力,再以慕尼黑根据地挑战柏林中央政府的政权。然而政变行动很快便被当地警务部门镇压下来,最终造成16名纳粹党成员与4名警官身亡。政变过后,包含希特勒与施雷克在内的纳粹党领导人物均遭缉捕入狱,并关押于兰茨贝格监狱(英语:Landsberg Prison)。纳粹党与其附随组织悉数遭到解散,希特勒突击队亦不例外。

在希特勒于1924年12月20日获释后,纳粹党正式重组。1925年,希特勒要求施雷克组建一支名为“保卫总队”(Schutzkommando)的新随扈单位。希特勒希望随扈单位成员均能由如施雷克一般对其忠心耿耿的人员组成;而包含埃米尔·莫里斯与埃尔哈德·海登在内的前希特勒突击队成员亦均加入了新的保卫总队。保卫总队于1925年4月首次出现于公众场合;同年度时,该组织已扩张至全国规模,并于不久后更名为“突击卫队”(),最终于1925年11月9日定名为“党卫队”()。施雷克成为党卫队第五位成员,随后获希特勒任命出任党卫队全国领袖一职,负责管理党卫队。值得注意的是,施雷克在任内从未以“党卫队全国领袖”的头衔自称;当时的正式头衔为“党卫队总监”。

1926年,施雷克卸下党卫队总监一职,改由约瑟夫·柏赫托德接任。柏赫托德上任后即将头衔改为“全国领袖”。尽管如此,施雷克仍是党卫队相当重要的成员之一,并在埃米尔·莫里斯于1927年离任后担任希特勒的个人司机至1934年为止。1930年,党卫队在海因里希·希姆莱的领导下逐渐壮大;施雷克亦于此时获授党卫队旗队领袖的官衔,但实际掌握的权力并不大。此后他仍继续服侍于希特勒左右,两人的关系亦相当良好。

1936年,施雷克罹患脑膜炎,并于同年5月16日在慕尼黑逝世。施雷克在纳粹党中十分受到欢迎,希特勒亦因他的死而深受打击;他的最终党卫队官衔为党卫队上级领袖。施雷克获得纳粹德国国葬礼遇,希特勒亦在其葬礼上朗诵祝祷文。包含赫尔曼·戈林、约瑟夫·戈培尔、鲁道夫·赫斯、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康斯坦丁·冯·诺伊拉特、埃米尔·莫里斯、汉斯·包尔(英语:Hans Baur)、海因里希·霍夫曼(英语:Heinrich Hoffmann (photographer))与巴尔杜尔·冯·席拉赫在内的纳粹党高级官员均出席了施雷克的葬礼。与其他逝世的纳粹党成员一样,施雷克墓碑上的纳粹符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遭到磨去,现存的施雷克墓碑亦无墓志铭。

相关

  • 低氧症缺氧(hypoxia),即生物的组织或细胞不能获取足够的氧,或能获取但无法运用。缺氧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只有身体部分部位缺氧。缺氧多半是病理过程,不过正常人动脉内的氧气浓度也会
  • Web 2.0Web 2.0(也称为参与式网络或社交网络),指以最终用户为目标,强调用户生成内容、易用性、参与文化和互操作性(如:与其它产品、系统和设备兼容)的网站。Web 2.0这个词由达西·迪纽西在
  • 经度经度是一种用于确定地球表面上不同点东西位置的地理坐标。经度是一种角度量,通常用度来表示,并被记作希腊字母λ(lambda)。子午线穿过南极和北极并把相同经度的点连起来。按照
  • 陪审员选任制度陪审员选任制度(jury selection),是指在实行陪审制的情况下,选择并委任陪审员的司法程序。在需要实行陪审制的诉讼程序(包括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首先需要从法院所在地的地区居民
  • 硫酸四氨合铜硫酸四氨合铜(II)(Tetraamminecopper(II) sulfate)是化学式为SO4的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深蓝色的固体,是配合物。硫酸四氨合铜和Schweizer试剂(英语:Schweizer's reagent)有关,后者在
  • 前路话前路话,又称大田话,是闽语支大田片的一种方言,也是大田县的代表方言,流通于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的部分地区。前路话比较接近闽南语,其流通的地域包括均溪镇、上京镇、石牌镇、华兴
  • 美国债务上限危机2011年美国债务上限危机涵指美国国会就美国债务上限(debt ceiling)提升的一场激烈争辩。这场争议由民主和共和两党把持,两党在应否加税、削减开支、提高债务上限问题上存在尖锐
  • 兰诺·丝薇佛兰诺·丝维佛(Lionel Shriver,1957年5月18日-),是英国记者和作家,她在美国出生。兰诺·丝维佛生于1957年5月18日,本名是玛格丽特·安·丝维佛,出生于北卡罗来纳州加斯托尼亚一个宗教
  • 2019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2019年12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19年12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气压性牙痛气压性牙痛(英语:Barodontalgia),一般称为牙齿挤压,之前也称为高空性牙痛,是由环境压力变化所致的牙齿疼痛。当回到地面时,疼痛往往就会随之停止。而牙齿气压伤则是一种由于气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