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船蛤科

✍ dations ◷ 2025-10-05 15:28:52 #Wikipedia articles incorporating a citation from Popular Science Monthly,牙买加动物,蛀

见内文

蛀船蛤科(学名:Teredinidae)是海螂目之下的一科海洋双壳纲软体动物。本科物种的外壳已退化,只余下一小块壳片在其又细长又软的裸露身体的前端。本科物种因为经常钻进浸在海水或海淡水交界的木里(最终使之被破坏)而知名;也有少量物种生活在淡水中。这些被破坏的木,包括:木制的码头、船坞及船体。它们利用身体前端的小壳进木里,然后把身体挤进通道内。因此,本科物种有着“海里的白蚁”的外号。

有一种巨型物种(长达1米,直径6厘米),生活在沉积物中。它是唯一一种不以死木(但它也没有肠脏)而是通过与硫化氢细菌共生的物种。

本科的学名“Teredinidae”源于从拉丁语转到古希腊语的τερηδών,意思就是“啃咬木头的蠕虫”;而这。从τείρω(“用户,咬,擦”)。

本科物种原属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ta,已弃用,尽管现时仍有文献仍在使用),今属海螂目。

哈佛大学的Ruth Turner是20世纪时本科物种的领先权威:她在1966年发表了一大册详尽的黑白绘本“A Survey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the Teredinidae”,由Museum of Comparative Zoology出版,详述本科物种。2009年,一项有关一种广泛存在于本科物种的鳃的固氮内共生菌()的基因图谱排序研究发现:这种细菌能够把木里的纤维素转化为能源,可用于未来的生物燃料生产过程。

本科物种现时包含有15个属,大致可分为三个亚科。过往本科之下的属高达数十个属,但现时有不少已被认为只是异名。在这15个属当中,以蛀船蛤属()最广为人知。历史上,加勒比海的蛀船蛤属物种的数量比其他海洋水体出奇地高。

以下详列本科15个属:

WoRMS不承认,认为只是蛀船蛤属的同种异名;但TaiBIF认同这个分类。

在菲律宾的巴拉望省及阿克兰省,本科物种是一种名为的美食:以制作柠汁腌鱼生的方式,将其肉洗净,以醋或柠檬汁腌制,加上切碎的辣椒和洋葱而食。

相关

  • 联邦卫生部俄罗斯联邦卫生部(俄语: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俄罗斯联邦政府组成部门之一,负责俄罗斯国内卫生
  • 雅克·桑特雅克·桑特(法语:Jacques Santer,1937年5月18日-),生于瓦瑟比利希,1979年任财政大臣,1984年7月任卢森堡首相兼国务和财政大臣。1995年至1999年任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
  • 胭脂素胭脂素,又称胭脂树橙、红木素。是一种在胭脂树红中发现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胭脂树红中包含5%的色素和70-80%的胭脂素。胭脂素可溶于油脂,难溶于水。
  • 北京奥运会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于8月9日至8月24日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举行,本届的篮球赛事设男子和女子篮球赛两个小项,会产生两枚金牌。2006年9月23日,国际篮联公布出本届
  • 阿拉帕霍人阿拉帕霍人(英文:Arapaho;法语:Arapahos,Gens de Vache)是历史上生活在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平原上的美洲原住民部落。他们是夏安族部落的亲密盟友,与拉科塔和达科他人(英语:Dakota p
  • 欧晋德欧晋德(1944年11月19日-),生于福建省永安县,是台湾政治人物、土木工程学者,曾任交通部国道新建工程局首任局长、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台北市副市长、台北智
  •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TdT、末端转移酶),是一种特殊的DNA聚合酶,显示出未成熟的、"前B","前T淋巴细胞"和"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淋巴瘤细胞"
  • 衙门差役衙门差役(简称衙差、衙役),古代中国吏役名。衙门内实际主管侦缉逮捕、处理管辖地区行政及司法事务的职位或人员。衙门差役于位阶上,与衙门胥吏相同的,都属于没有官品的行政人员,甚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中国项目《优秀实践名册》是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该公约在国际一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迄今共有一项中国非物质文
  • 曾对曾对(1906年-?),“盐分地带”人,与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等人相善,是佳里青风会、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的成员。又名曾晓青,原名曾对,西港人,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生,日治时期公学校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