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加朗

✍ dations ◷ 2025-10-07 15:23:50 #1945年出生,2005年逝世,苏丹副总统,南苏丹总统,革命家,丁卡人,空难身亡的国家元首,非洲纸币上的人物,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校友,格林内尔学院校友,爱荷华州立

约翰·加朗·德·马比奥(英语:John Garang de Mabior;1945年6月23日-2005年7月30日),苏丹共和国前副总统,苏丹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袖,南苏丹国父。

加朗出生于苏丹南部尼罗河上游地区一个丁卡人部落贵族家庭。1962年,在第一次苏丹内战中加朗希望参加当地军队,但是军队首领建议他还是先去接受教育,于是他前往坦桑尼亚求学,后又获得奖学金,得以前往美国艾奥瓦州格林内尔学院经济学专业就读。经过刻苦学习,加朗于1969年毕业。之后,他拒绝了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开出的奖学金,回到达累斯萨拉姆大学攻读东非农业经济研究。在校期间,他结识了也在该校就读的约韦里·穆塞韦尼(后成为乌干达总统),同其成为终生好友。

1972年,苏丹内战双方签署了《亚的斯亚贝巴和平协议》,宣布结束内战,大批苏丹南部黑人随之被吸收入苏丹军队,加朗也回国从军,到1983年,他已升迁至位于恩图曼的苏丹参谋学院校长一职,军衔上校。在从军期间,他还在美国艾奥瓦州立大学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3年5月,加朗受命前往苏丹南方地区,劝说500名黑人官兵接受调动,前往北方换防。但其实这只是加朗密谋反对苏丹政府的一部分。当这些官兵举起反旗后,加朗改道前往埃塞俄比亚建立反政府基地,并接纳这些反政府军加入。7月时,加朗已经召集了3000余名原苏丹军队中的黑人官兵,正式组建起“苏丹人民解放军”,以反对苏丹北部阿拉伯人的统治。这标志着第二次苏丹内战的开始。

苏丹人民解放军受到了利比亚、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的支持,他们很快就控制了大部分苏丹南部地区,取名“新苏丹”。直到2005年1月9日,加朗方才与苏丹政府签署《内罗毕全面和平协议》,结束了第二次苏丹内战。7月9日,加朗就任苏丹副总统。

7月30日,加朗在同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会谈后乘坐其直升机返回苏丹,途中飞机坠毁,加朗遇难。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接任其出任苏丹副总统,南苏丹自治政府首脑和苏丹人民解放军领袖。

相关

  • 糖蛋白糖蛋白是一种含有寡糖链的蛋白质,两者之间以共价键相连。其中的寡糖链通常是经由共转译修饰或是后转译修饰过程中的糖基化作用而连结在蛋白质上。糖蛋白多肽链常携带许多短的
  • 赫尔辛基赫尔辛基(芬兰语:Helsinki 聆听;瑞典语:Helsingfors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
  • 陈式刚陈式刚(1935年-),浙江温州人,中国理论物理学家,长期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他先后培养了17位博士,现担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2001年当选为中国
  • 古里·马尔丘克古里·伊万诺维奇·马尔丘克(俄语:Гу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арчук,1925年6月8日-2013年3月24日),前苏联及俄罗斯科学家,研究领域涵盖数学、计算机、大气物理学。1968年,
  • 邹祗谟邹祇谟(1627年-1670年),字
  • 亚伯拉罕·亚伯·方特斯亚伯拉罕 "亚伯" 方特斯(英语:Abraham Abe Fortas,1910年6月19日-1982年4月5日),自1965年出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至1969年退休。方特斯来自田纳西州,后来成为了耶鲁的法学教授,还曾
  • 猫眼综合征猫眼综合征(英语:Cat eye syndrome)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眼睛虹膜的缺损,使眼睛看起来像猫眼一样。其在瑞士的发生率约为1/50000至1/15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无家族史的偶
  • 富贵烤双方富贵烤双方又称富贵双方,是一道彭长贵创作的湘菜。最早出现于国宴中,亦在湘菜馆中出现。彭老有位做火腿的朋友,三天两头就要调头寸。正所谓“救急不救穷”,为了帮助这位朋友,彭老
  • 马打兰苏丹国马打兰苏丹国(Sultanate of Mataram)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一个伊斯兰教王国。于1586年由马打蓝(今日惹特区一带)的领主苏托维佐约推翻巴章国后建立。苏丹阿贡在位时一度统一中爪
  • 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简称“国际自由工联”,是1949年从世界工会联合会中分裂出来的,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国际性工会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并在日内瓦、纽约和华盛顿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