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行星
✍ dations ◷ 2025-10-12 15:42:35 #小行星
小行星 25143,又名糸川(IPA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日语:イトカワ),是一颗会穿越火星轨道的阿波罗小行星。日本科学家正在通过隼鸟号太空计划对其进行详细研究。糸川小行星是继小行星433(Eros)后,第二个有人造飞行器着陆的小行星,也是第一个被人类采样,并成为第一个被带回样品的小行星。这颗小行星是在1998年在丽倪耳计划中被发现的,当时的临时编号为1998 SF36,在2003年,日本的隼鸟任务发射升空后,成为其目的地的这颗小行星就被命名为“糸川”,以纪念日本的火箭科学之父糸川英夫(Hideo Itokawa)。糸川是一颗S型小行星,在金石观测站的雷达影像呈现不规则的细长型。“隼鸟任务”证实了这项研究结果,团队并认为糸川是由两个或多个更小的小行星以重力作用结合在一起的聚合体。出乎众人意料之外的,糸川的组成行星的表面缺乏撞击坑,表面布满了星罗棋布的粗糙冰砾。任务团队形容这些特殊的冰砾为“瓦砾”。这意味着糸川不是单独巨石(monolith),而比较像是经过长时间凝聚在一起的瓦砾堆。日本的探测器“隼鸟号”于2003年5月升空,并于2005年9月12日抵达糸川的附近,先是固定在太阳与小行星连线上距离20公里之处,然后移近至7公里的距离上。隼鸟在11月20日花了30分钟的时间尝试操作设备登陆并采集样品,但没有成功。在11月25日做了第二次登陆和采集样品的尝试。隼鸟在离开小行星后,于2010年6月13日深夜返回地球,且将样品的胶囊舱降落在澳洲南澳大利亚州的乌美拉(Woomera)。隼鸟的工作团队依据星球命名系统的原则提出了主要特征的名称,交由国际天文联合会审议。可以参考糸川的地质特征名称表。隼鸟的工作团队也为更小的表面特征命名:
。小行星25143上的撞击坑,多以科学研究所的所在处和太空发射中心命名。小行星25143上的区(地形特征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多以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相关地点命名。序号 · 卫星 · 名称意义小行星族 · 主带 · 近地小行星(阿波罗小行星 · 阿莫尔型小行星 · 阿登型小行星) · 特洛伊小行星(火星特洛伊) · 光谱分类半人马小行星 · 达摩克型小行星 · 海王星特洛伊 · 海王星外天体(独立天体 · 柯伊伯带 · 离散盘 · 奥尔特云)
相关
- 身心性疾病身心性疾病,也翻译成身心症(somatoform disorder),是指由心理引起生理的疾病。
- 依附依附理论(英语:attachment theory)是一种心理学、演化、动物行为学理论,旨在探讨“人际关系”:二或多个个体间的感情纽带。依附理论最重要的原则是,幼童因为社会与情感需求,而至少
- 多汗症多汗症,是一种症状,系指身体在必要性的调节体温的范围时,产生异常增加发汗的症状。好发于手、足、腋窝(即腋下),在日常生活中被认为是有过度发汗的疾病患者。。
- 神经信息学神经信息学通过在对神经系统建模和分析的过程中应用计算的方法和观念来整合各种对神经系统进行模拟的尝试性工作。理解人类神经系统是21世纪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神经系统的
- 异构调节别构调节(Allosteric regulation,源自希腊语allos——“其他”、stereos——“固态(物体)”)又称变构调节、异构调节或是异位调节,是酶活性调节的一种机制,也称为变构调节。其原理
- 从化温泉从化温泉,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北部,广州-从化断裂北端。面积14.5平方公里,流溪河穿流其间,又称流溪河温泉。泉水附存于燕山期花岗岩裂隙中,沿流溪河两岸及谷底成带状分布,水
- 四号德尔塔-4运载火箭是德尔塔系列运载火箭的一个型号,由波音综合国防系统集团(IDS)设计,由位在阿拉巴马州迪凯特的联合发射同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所建造。在最后一次位于联合
- 洒尔佛散洒尔佛散(德语:Salvarsan),也称作砷凡纳明或胂凡纳明(英语:Arsphenamine)或606,是第一种有效治疗梅毒的有机砷化合物,又用于治疗昏睡病,还是第一种现代化疗药物,1910年代初投入应用。19
- 威廉·贝利斯威廉·贝利斯爵士(英语:Sir William Bayliss,1860年5月2日-1924年8月27日),英国生理学家。他以揭示分泌素的作用机理而知名,此外还研究了酶的机理、心电图的原理以及血管的收缩扩张
- 肖开提·萨利霍夫肖开提·伊斯梅洛维奇·萨利霍夫(俄语:Шавкат Исмаилович Салихов,1944年12月12日-),乌兹别克斯坦化学家。其主要从事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是乌兹别克斯坦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