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族等级
✍ dations ◷ 2025-09-28 07:22:13 #贵族等级
贵族等级制度是国家区分各类贵族身份尊卑、特权大小的体系,常为多种制度的复合体,一般主要包括针对世袭贵族的爵位制度,针对官僚阶层(文官及军官)阶层的“勋位制度”、“虚衔加恩制”等,如英国勋位中“世袭贵族”以外的封号,因不能世袭,均属于“勋位”;又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十二转”赠勋制度,用于嘉奖有功劳的官员;中国唐朝时则采取“虚衔”制度表示尊荣。中国爵位即贵族等级随朝代更替有所变化。最早期的贵族等级制度确立于商周时期,主要由“爵位制度”组成,以“爵”来代表其秩位尊卑,故称“爵位”。据文献载,周朝实行五等爵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除爵位制度以外,诸侯国实行“世卿世禄制”,由诸侯分封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等五个卿大夫等级,是没有爵位的世袭贵族等级。在1912年清朝灭亡前夕的贵族分级,爵位制度是帝制的一部分,行“五等爵”制,五爵以上通常是指限于皇室成员,封为亲王和郡王两个等级,其称谓、财产、以及特权是经由世袭的方式所维持与延续传承下去。朝鲜半岛历史上的朝鲜王朝贵族等级以“两班”为主要区分。这制度主要组成为东班(文官)和西班(武官)。但是实际上两班更接近于中华的世族,而非贵族。李朝君主的儿子封大君和君。其中储君称世子,嫡子称大君,庶子称君;嫡女称公主,庶女称翁主。1896年大韩帝国仿照日本帝国华族制度设立亲王及五等爵位。1910年日韩合并后,朝鲜王朝贵族系统转入日本贵族系统(李王家与朝鲜贵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为共和,贵族爵位被废除。而日本本身则由于1945年盟军占领、1947年日本国宪法通过后,宪法第14条(日语:日本国憲法第14条)中不承认华族和贵族制度,因此全面停止实施。至此整个东亚迄今再无任何贵族制度。汉语中,通常以英国和法国的贵族制度为参考,将西方贵族制度依中国爵位分为五个等级,依序是:除此另外还有作为王室的亲王、王子,五爵以下以下又有从男爵、爵士、骑士等贵族封号,但这些称号的地位不同于狭义贵族。其实西方国家的贵族制度虽与联合王国的五等爵位相似,但亦有出入,比如:德国的爵位分为15等,波兰的爵位分为4等(没有子爵),匈牙利的爵位分为3等(没有侯爵、子爵)。
相关
- 肠杆菌科肠杆菌科(学名:Enterobacteriaceae)是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的一科,为格兰氏阴性菌中的一个类群,皆为杆菌。它们普遍存在于动物体肠道、水、土壤、寄生虫等。其中,大肠杆菌是被研究
- 爱琴海坐标:39°15′34″N 24°57′09″E / 39.25944°N 24.95250°E / 39.25944; 24.95250爱琴海(希腊语:Αιγαίο Πέλαγος,土耳其语:Ege Denizi)是地中海的一部分,位于巴尔
- 排尿疼痛排尿疼痛、尿痛(英语:dysuria)是指在排尿过程中出现的疼痛现象,是与膀胱有关的症状(有时也作“下泌尿道症状”)。患者通常会形容排尿疼痛为“刺痛、灼烧、瘙痒”的感觉。该症状通
- 苯基苯基(Phenyl group)是从苯(C6H6)获得的一个疏水性芳香族官能团。它的分子式为-C6H5。它经常简写为-Ph。这种烃基可在许多有机化合物中找到,苯酚、苯胺等分子结构中都含有这种基
- 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英语:humanitarianism),是重视人类价值——特别是关心最基本的人的生命、基本生存状况——的思想。关注的是人的幸福,强调人类之间的互助、关爱,与重视人类的价值。相对
- 泛植物原始色素体生物(Archaeplastida)即泛植物,是真核生物的主要群体。包括红藻、绿藻、陆生植物(有胚植物狭义植物)及少量合称为灰胞藻的生物。除了狭义植物以外,这个组的其他生物只具
- 烂尾建筑烂尾建筑是指建筑工程已开始,在半途因故被迫停止而未能完成(楼宇、桥梁、道路或塔等)。起因通常是因为开发商(私人或政府)缺乏足够资金,无力完成工程。此外,还有因为产权发生纠纷、
- 经济互助委员会经济互助委员会(俄语:Сове́т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й взаимопо́мощи,缩写:СЭВ),中文简称经互会,由苏联组织建立的一个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
- 开放式循环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借译借译是在翻译外来语的过程中,按照来源语言的形态结构和构词原理直译过来。相对于音译和直译。在特定名词上的翻译经常用到这个方法,如摇滚乐团Green day,意译为年轻岁月,借译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