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齿翼龙属

✍ dations ◷ 2025-10-02 04:10:21 #鸟掌翼龙超科,白垩纪翼龙类

无齿翼龙属(学名:),在希腊文的意思为“没有牙的翅膀”,生存于晚白垩纪(康尼亚克阶到坎潘阶,约8,800万年前到8,000万年前)的北美洲,化石产地遍布美国各地(堪萨斯州、阿拉巴马州、内布拉斯加州、怀俄明州、与南达科他州),是最大的翼龙类之一,翼展长达3.8~5.6米长;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飞行中生代爬虫类”,更是化石发现最多的翼手龙类。

无齿翼龙虽然不属于恐龙,但经常和非鸟形恐龙一起在各种儿童读物、电影、电子游戏里面出现。在知名电影《侏罗纪公园3》、《侏罗纪世界》和《侏罗纪世界2》中,均有无齿翼龙的登场,作为恐龙公园内最大的飞行动物而知名;不过即使是同一系列的电影,每部里面的无齿翼龙的复原造型也各不相同,并且全部和现实的无齿翼龙不符。

与较早的翼龙类不同,例如:喙嘴翼龙、翼手龙属,无齿翼龙拥有缺乏牙齿的喙状嘴,类似现代鸟类。

在1870年,无齿翼龙的化石首次发现于堪萨斯州的烟山河白垩地层,年代属于白垩纪晚期。这些白垩地层是西部内陆海道的底层沉积物,西部内陆海道现在成为北美大陆的内陆。第一个无齿翼龙头颅骨由化石收集家S. W. Williston,于1876年,在堪萨斯州华莱士郡的烟山河发现,S. W. Williston为奥塞内尔·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工作。

烟山河白垩地层属于Niobrara组,自从1869年以来发现了许多化石,在这地层还发现了翼龙类、海龟、沧龙类、早期鸟类的化石。

无齿翼龙是爬行动物,但不是恐龙。根据定义,恐龙是拥有直立步态的双弓动物,包括蜥臀目与鸟臀目。先进的翼手龙类(例如无齿翼龙)拥有半直立的步态,它们的步态是独立演化于恐龙的直立步态,而翼龙类缺乏恐龙臀部明显的适应特征。然而,翼龙类与恐龙关系非常密切,大多数古生物学家将他们列入鸟颈类主龙。

自从1870年代以来,无齿翼龙已有许多种被发现,最著名的是模式种长头无齿翼龙()。它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6年命名。它翼展长达7米。其他种包括稍大的斯氏无齿翼龙(),翼展长达9米。Bennett等科学家将西方无齿翼龙()、残酷无齿翼龙()、、鸟身女妖无齿翼龙()、以及等种归类于疑名,它们可能是更著名种的异名。

在无齿翼龙的各种中,斯氏无齿翼龙是第一个发现有直立头冠的种。斯氏无齿翼龙的下颌有1.25米长。化石是在1952年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Hazelius Sternberg)发现,由Harksen在1966年命名,体型比长头无齿翼龙小,被认为是长头无齿翼龙的祖先。H.W. Miller的1971年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

马什将无齿翼龙属定义为,与原先已知翼龙目各属的不同处在于完全没有牙齿。这意味者任何颌部碎片缺乏牙齿的翼龙类,不管在哪个地方发现,倾向被列于无齿翼龙属。这造成大量的困扰,种也过多。任何缺乏牙齿且无法区别的物种,都归类于无齿翼龙,变成“未分类物种集中地”,类似恐龙的斑龙。包括Bennett、Padian、安文、Kellner、以及Wellnhofer等著名学者曾研究过无齿翼龙属的不同种。其中一种俄勒冈无齿翼龙()其实并非无齿翼龙,而被重新命名为俄勒冈班尼特翼龙()。同样地,东方无齿翼龙()也被重新命名为东方波氏翼龙(),并重新归类于神龙翼龙科。

无齿翼龙已知以鱼类为食;因为曾在一个无齿翼龙化石的胃部位置发现鱼骨头化石,而在另一个无齿翼龙化石的嘴部发现已化石化的鱼类食糜。无齿翼龙的翼形状显示它们可能以类似现代信天翁的方式飞行,借由上升热气流来滑翔。这个论点是根据无齿翼龙有高长宽比(9:1),类似信天翁的比例(8:1)。信天翁将大部分活动时间利用在海洋上捕食鱼类,凭借气流和涡流的动力在空中动力滑翔,而不需要拍打翅膀,而不必借助海面上缺乏的上升气流。然而,其他科学家认为无齿翼龙可以拍打它们的翼,用它们的力量飞行。它们使用大而轻的翼,进行长距离飞行。无齿翼龙等翼龙类可能可采动力滑翔飞行,也可利用上升气流来拍打飞行。近年的翼龙类风洞测试,将翅骨(Pteroid bone)保持在朝向前外下侧的姿势,以支撑者大型的前膜,测试证明前翼能产生相当高的升力,即使在高攻角的姿势也一样。与现代鸟类相比,翼龙类的胸骨脊较小,胸骨脊是胸肌的附着处。但翼龙类独有的翅骨,使翼龙类可采动力飞行。

无齿翼龙因为头上的冠饰而著名。冠饰可能用于求偶时的炫耀,或作为方向舵用,或者两者都有。也有科学家认为头冠可以在飞行时保持身体的稳定。有论点认为雄性的冠饰较大,但只靠化石是很难分辨出冠饰形状代表什么性别或是哪些物种。

无齿翼龙在地面移动时,是采四足方式还是二足方式,曾经是过去争论的主题之一。现在因为发现了数个翼龙类的足迹,大多数翼龙类研究人员认为无齿翼龙是采四足方式;某些近年的研究则认为无齿翼龙是采二足方式。在Bennett在2001的研究,以及Bramwell与Whitfield的研究里,曾短暂讨论过无齿翼龙游泳的可能性,现在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正进行一项借由形态度量学量化的研究无齿翼龙游泳的可能性。

在一般大众用语里,无齿翼龙常被错误地称为翼手龙()。然而,翼手龙()并非这动物的属名;而是常用来称短尾的翼手龙类,翼手龙类包括:无齿翼龙()、翼手龙属()、以及风神翼龙()。这个误用可能因为无齿翼龙中常在大众文化中,以典型翼手龙类出现。

无齿翼龙曾在1997年的《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 Jurassic Park)中最后短暂出现过,并再次出现在《侏罗纪公园III》(Jurassic Park III)。第三集的无齿翼龙被赋予了夸张的力量与侵略性(无齿翼龙被认为以鱼类为食,而且不能用脚掌抓紧),而且亲代有抚育幼体的行为。电影中的无齿翼龙在峭壁上筑巢,并且能够远洋飞行,就像是很多大型海鸟。

无齿翼龙也出现在《与恐龙共舞特别篇》(Chased by Dinosaurs)、《海底霸王》(Sea Monsters)、《远古入侵》(Primeval)等电视节目。

在早期电影特效专家雷·哈利豪森(Ray Harryhausen)所参与制作的电影里,1966年的《公元前一百万年》(One Million Years B.C.)、1969年的《暴龙关吉》(The Valley of Gwangi)曾出现无齿翼龙;另外,1933年的《金刚》(King Kong)也出现过无齿翼龙。而《哥斯拉》系列电影中的飞行怪兽拉顿(ラドン),就是以无齿翼龙为原形。

相关

  • 单糖单糖(monosaccharides (源自希腊语 monos: single, sacchar: sugar), 亦称:simple sugars)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其结构在众多糖分子中是最简单的。味道甜美,能溶于水和会结晶。单
  • 工作流程工作流(Workflow),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建模,即将工作流程中的工作如何前后组织在一起的逻辑和规则,在计算机中以恰当的模型表达并对
  • 徐叙瑢徐叙瑢(1922年4月23日-),生于山东临沂,中国发光学家,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
  • 异柠檬酸异柠檬酸(英语:Isocitric acid)是质子化了的异柠檬酸盐,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个酶作用物。异柠檬酸是在乌头酸酶的酶促反应下由柠檬酸生成的,在异柠檬酸脱氢酶的作用下形成草酰琥珀
  • 硅藻土硅藻土(Diatomaceous earth)是一种生物化学沉积岩;由硅藻的细胞壁沉积而成;淡黄色或浅灰色,质地软而轻,可轻易的磨成粉末;密度低、多孔隙、有粗糙感,有极强的吸水性。烘箱干燥的硅藻
  • 草铵膦草铵膦,固杀草, 英文名Glufosinate,其铵盐草丁膦(phosphinotricin)是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其作用机理是干扰谷氨酸的生物合成及氨的解毒。
  • 缅语支缅语支是缅彝语群的一个支系,分布在缅甸和附近地区,使用人口达3400万人。 分为两个亚语支:在中国,阿昌、仙岛被分为阿昌族,载瓦、浪峨、勒期、波拉被分为景颇族。缅语方言中与仰
  • 炮轰行动联合国仁川登陆战(朝鲜语:인천 상륙 작전/仁川上陸作戰;代号:铁铬行动(Operation Chromite))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进攻及战役。战役开始于1950年9月15日至9月28日结束,在两栖行动
  • 波兰圆桌会议波兰圆桌会议(波兰语:Okrągły Stół)于1989年2月6日到4月5日在波兰华沙举行。当时波兰政府为了抑制社会骚乱,与波兰团结工会和其他反对派举行了此会议。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工
  • 军种军种是国家军队的划分,通常分作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军种可进一步细分为兵种。有的国家的军队在三军之外还有特殊的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