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志倭人传

✍ dations ◷ 2025-07-10 01:18:34 #纪传体,弥生时代,中日关系史,倭人传,邪马台国

《魏志倭人传》是日本对于中国史书《三国志》中记载魏国历史的《魏书·东夷传》(通称《魏志》)中的倭人条的通称。《魏志倭人传》为西晋的陈寿所作,是现存对于古代日本的情况最早的纪录(约成书于3世纪后半,280年~290年间)。现存数种版本,以百衲本为最善本。

全文共1988字,描写了日本在大和王权建立以前(即弥生时代)的情况。当时的倭(后来的日本)是由许多小国构成,文中记述了各小国的位置、各国的生活样式以及各国的官名等等资讯。由于其对各小国位置的记述可以有多种解释方式,这就是现今对于邪马台国所在位置的争议起源。总之该文详实记录了当时倭人的风俗习惯、倭国的动植物等资料,可说是现今研究弥生时代后期的古代日本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

相关

  • 肠炎小肠炎(英语:Enteritis)是小肠的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或饮料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如沙雷氏菌(英语:Serratia)。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古柯碱、放射治疗,以及
  • 欧洲法院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法院(法语:La Cour de justice de l'Union européenne (CJUE);德语:Der Gerichtshof der Europäischen Union (EuGH);英语:Europe
  • 破伤风芽孢杆菌破伤风梭菌(学名:Clostridium tetani)是一种梭菌属的杆状专性厌氧菌,外观类似网球拍和鸡腿,是破伤风的病原体。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1576年
  • 诱导效应诱导效应,即因分子中原子或基团极性(电负性)不同而致使成键电子云在原子链上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效应。其本质是静电感应。电子云偏向电负性较强的基团或原子(如氟)移动。诱导效应的
  • 格罗特·雷伯格罗特·雷伯(英语:Grote Reber,1911年12月22日-2002年12月20日),美国天文学家,也是无线电天文学先驱之一。他以仪器重做了卡尔·央斯基早期的工作和一些简单的研究,也进行了首次的
  • 早云寺殿廿一个条早云寺殿廿一个条是日本战国时代相模国的后北条氏制定的分国法。传说是北条早云制定。全21条构成,但是,成立年代不明。内容大部分是对主君的奉公、生活上的心得等。江户时代之
  • 公立小松大学公立小松大学(日语:公立小松大学/こうりつこまつだいがく  *)是一所位于日本石川县小松市的公立大学。2018年创校。
  • 柳条 (科罗拉多州)柳条(英语:Osier)是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科内霍斯县的一个非建制地区。该地的面积和人口皆未知。柳条的座标为37°00′48″N 106°20′11″W / 37.01333°N 106.33639°W / 37.01
  • 盖方泌盖方泌(1768年-1838年),字季源,又字碧轩,号春舫,山东蒲台(滨州市博兴县)盖家村人,清朝政治人物,贡生出身。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盖方泌以贡生身份担任陕西通判,后在陕西商州知府任内,训练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