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T4反装甲火箭弹发射器
✍ dations ◷ 2025-07-19 12:45:00 #AT4反装甲火箭弹发射器
AT4(或AT-4)是瑞典萨博博福斯动力(Saab Bofors Dynamics)生产的一种单发式单兵反坦克武器,它取代了美国和NATO武器库内的M72 LAW火箭弹。萨博集团在AT4的销售上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为普遍的反坦克武器之一。此武器的设计是希望使步兵单位有能力去摧毁或瘫痪他们所遇到的装甲部队和防御工事,不过它对于击毁现代主力战车不是很有效。此武器的发射器和火箭弹在制造后会先行组装好再做为单一弹药释出,而非一武器系统与弹药,发射筒在用后即抛弃。AT4的名称来自于弹头口径尺寸(84mm)的英文读音“Eighty-four”。AT4是瑞典陆军在1960年代采用的60mm Pskott m/68(Miniman)的后继型。如同m/68,AT4是由佛伦内德制造厂(Förenade fabriksverken;FFV)所设计,并由他们设在瑞典卡尔诗达(Karlstad)尔圭斯斗(Zakrisdal)的工厂制造。在AT4被瑞典采用之前,它便参与了美国陆军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竞标,最后决胜者为AT4和德国的十字弓火箭筒(Armbrust),虽然对AT4很满意,美国陆军仍认为它的瞄准具和背带还有改善空间,在重新设计后,AT4被美军采用并称之为M136反坦克榴弹发射器(antitank grenade launcher;LAW),瑞典陆军也认同这些改善,并加上一支可折叠的小握把,称之为Pansarskott m/86(Pskott m/86)。在1990年代初,一种130 mm纵列装药版本的AT4曾经测试,此版本能贯穿任何现代主力战车(MBT)的装甲,不过计划最后因苏联解体和国防预算萎缩而取消。AT4是一种无后座力武器,这代表炮弹向前推进的惯性与炮管后方喷出的推进气体的能量达成平衡。因为这种武器几乎完全不会产生后座力,因此可以使用其他单兵携带武器所不能使用的、相对更大规格的炮弹。另外,因为炮管无需承受传统枪炮所要承受的强大压力,它也可以设计的很轻。此种设计的缺点是它会在武器后方产生很大的“后焰”区域,可能会对邻近友军乃至使用者造成严重的烧伤和压力伤,这使这种武器很难在封闭地区使用。要发射此武器,使用者必须先确定目前没有友军或装备在后焰区,若是趴射,还必须将脚放至侧边以免烧到自己。然后将两个保险装置打开,扳起开火击针和压下扳机。瞄准是靠一个塑胶可调距瞄准具完成,运输时以滑盖保护,除此以外,此武器还可在一个可拆式固定架上加装光学夜视镜。使用AT4无需太多训练且操作容易,这使它能适用于很多情况。因为单价昂贵,它并不适合定期实弹射击训练,因此有一些与之操作完全相同的练习版本,区别是发射的为可重上弹的9mm或20mm曳光弹;20mm版本也是一种无后座力武器,并受瑞典陆军喜爱,因为它的后焰相比9mm的“磅”声(类似以手指敲空罐的声音)增加了真实性。后焰的问题后已被新出现的AT4-CS解决,AT4-CS会在发射时向后方排出盐水以减缓冲击波,此改良使得部队无须再将身体曝露在敌火下即可向敌方装甲运兵车或坦克射击。AT4有许多不同种类火箭弹。因为AT4是一次性武器,这些火箭都预先装填在发射器中。AT4-CS(Confined Space)是一种为都市战而设计的AT4次型,一般的AT4从密闭空间发射是非常危险的事,因为会使周边压力急速增加,若后膛(英语:Breech-loading weapon)15米内有墙或其它硬件,后方火焰也可能会回扑士兵身上。CS版在发射时会从后方排出盐水以中和后焰,同时将初速从原本285m/s降低至220m/s,让使用者可以安全的从掩体或建筑物内发射。但也因为初速下降,使得AT4-CS版本攻击效果较差。
相关
- 古气候学古气候学(Paleoclimatology或palaeoclimatology)是研究古代地质时期气候条件并试图建立可靠的大气过程模型的综合科学。包含许多学科组成。古气候的变迁则记录呈现于地层、树
- Hsub4/subSnOsub4/sub锡酸(英语:stannic acid)是一种含锡无机酸,其化学式为H2SnO3。锡酸拥有类似于碳酸的结构,不易溶于水,可溶于有机物如丙酮,溶解后可解离成锡酸根离子(SnO32-),也同样拥有类似碳酸根的共
- 白昼之夜白昼之夜(法语:Nuit Blanche,又称白夜,也曾被翻译为白色夜晚)是法国首都巴黎举办的一个文化活动,开始于2002年10月,于每年10月第一个周六晚间六点至周日清晨六点举行。在白昼之夜时
- 阿布扎比阿布扎比(阿拉伯语:أبو ظبي,Abū Z̧abī;英语:Abu Dhabi)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之阿布扎比酋长国的首府,也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首都。阿布扎比位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中西边
- 中德协约中德协约于1921年5月20日在北京签订。签订方中华民国政府和德意志共和国政府在一战后为恢复和平建立外交关系,中华民国方面由于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遂签订此条约。一战爆发后,
- 鸟瞰图俯视图(Bird's-eye view),也叫鸟瞰图、顶视图、上视图,是由物体上方,向下做正投影得到的视图。常用于航照图等地方。巴黎俯视图画作(1850年)伦敦市中心飞越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次毫
- 皆伐皆伐(英语:Clearcutting)是林业和伐木业采取的一种方法,指一致地伐光一个区域内的大部分或全部林木。这一方法和渐伐和母树一道,被林务员用来创造特定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保护指
- 1593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宋康昊宋康昊(韩语:송강호,1967年1月17日-),韩国男演员。舞台剧演员出身,曾多次获韩国重要电影奖项影帝,也是首届亚洲电影大奖影帝得主,有韩国“国民影帝”之称,主演的电影在韩国屡屡创下亮
- 国际园艺家协会国际园艺/花卉节或博览会(英语:Garden / Flora festival / exposition),是由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园艺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rticultural Producers,AIPH / IAHP)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