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兔猴科
✍ dations ◷ 2025-07-19 10:40:34 #兔猴科
兔猴科(Adapidae)是多样及已灭绝的灵长目,主要于5500-3400万年前始新世开始演化的。当中一个专有的亚洲特有种(西瓦兔猴)生存至中新世。兔猴科的化石主要在北美洲、欧洲、亚洲及非洲发现。它们是始新世两类分布至全北区的灵长目之一,另一类则是始镜猴科。大部分兔猴科的特征包括细小的眼眶、长吻突、适合吃叶或果实的颊齿、并相对较重的身型(一般重于1公斤)。但是于始新世早期至中期的欧洲特有种(如Anchomomys)则很细小,少于约250克,并且是部分吃昆虫的。在如假熊猴属及兔猴属等都有细小的眼眶,可见它们可能是白天活动的。始新世末期欧洲最少有一类兔猴科(原懒猴属)有大的眼眶,并可能是晚间活动的。就像现存的灵长目,兔猴科有可以抓住东西的手及脚,手指及脚趾上有指甲而非爪。颅后骨骼显示大部分兔猴科都是树上栖息及四足行走的。北美洲的假熊猴属有极长的指,颅后部分则像现今的狐猴。另外,有些学者始新世末期欧洲有一类兔猴科适合悬挂及攀爬。兔猴科的分类及演化关系被受争议,但却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们是属于原猴。从兔猴科的脚跟及手腕有现今原猴的衍生相似性。不过,兔猴科缺乏了原猴的独特性,如齿梳子、二趾上的爪、缩小了的内颈动脉等。
相关
- 苯佐卡因苯佐卡因(Benzocaine),又称“阿奈斯台辛”(Anaesthesine),学名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无色或白色斜方结晶粉末。无臭,味微苦,后有麻醉感。遇光逐渐变色。难溶于水,微溶于脂肪油,溶于稀酸、
- 皈依皈依(巴利语:saranam gacchami),又作归依、归信,佛教术语,是成为正式佛教徒之前的宣誓仪式。佛教信徒在完成皈依仪式后,就是正式佛教徒,依性别之男女可以称为“优婆塞”或“优婆夷”
- 猎头族猎首(headhunting),又称猎头,中国古籍作馘首,台湾原住民称出草,指将人杀死后砍下头颅并收集的一种习俗。许多古代文明都曾流行过猎首的做法,有史籍记载的包括:古中国人、台湾原住民
- 王广厚王广厚(1939年11月-),安徽肥西人,中国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淡水湖淡水湖是指以淡水形式积存在地表上的湖泊,有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封闭式的淡水湖大多位于高山或相当内陆区域,没有明显的河川流入和流出。开放式的则可能相当大,湖中有岛屿,并有
- j̊清硬颚近音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写作⟨ j̊ ⟩。清硬颚近音在很多情况下能被视为清化闭前不圆唇元音的semivocalic版本(如),此二者几乎相同(英语:distinctive
- 杜仲杜仲(学名:Eucommia ulmoides),别名木棉、思仙、思仲、思锦树、石思仙、扯丝皮、棉皮、玉丝皮,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化学成分包括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甾醇
- 乙酰甲胺磷乙酰甲胺磷(Acephate),学名O,S-二甲基-N-乙酰基硫代磷酰胺。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微溶于乙醚、苯、甲苯、二甲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8
- 饮尿饮尿俗称喝尿,是指饮用尿液的行为,可能是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尿液。在不同用途的人类饮尿者当中,喝尿的目的也不同:例如部分人用尿保健养生,而部分人为追求性快感而喝尿。从人类的角
- 真假三文鱼之争真假“三文鱼”之争,指在中国大陆地区围绕虹鳟是否可以以三文鱼之名销售并归为可生食鱼类的争议。中国大陆地区以“三文鱼”名义行销虹鳟的报道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上海市的市